39健康

上消化道出血——胃癌发出的警报

  问:我母亲是几十年的胃病患者,并一直伴有贫血。前不久,她突然出现黑便,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早期胃癌。但是之前她并没有任何特殊不适的症状,请问这是为什么?

  广西读者 何女士

  天津市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主任梁寒教授答:呕血和黑便是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对于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特别是伴有慢性贫血的胃病患者,如果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就应该警惕是否得了胃癌。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在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或胆道的出血。出血时,如果血量又多又急,严重时可能引起休克,甚至死亡,易被诊断;而当血量既少又慢时,一般不发生呕血,而是表现为黑便或便潜血化验阳性,此时,很容易被患者和家属忽视。

  胃癌早期一般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因此应该特别注意慢性消化道出血这样的胃癌信号。一般来说,中老年(一般在45岁以上)胃癌患者,有出血现象的,占到10%以上。老人由于感觉不灵敏,39.8%的人出血前可能毫无感觉。或者即使不适也说不准确,等到出血积累到一定量,突然发生呕血或黑便时,病情已经十分严重,所以警惕老人隐匿出血,格外重要。

  胃癌患者出血前常有食欲不振及消瘦,出血后上腹疼痛会加剧,同时有慢性、少量出血,但当癌组织糜烂或溃疡侵蚀血管时可引起大出血。如果上腹同时触及到包块,左锁骨上窝及直肠周围有淋巴结肿大,则病人可能已属晚期。

  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一定要去医院明确诊断,积极治疗。胃镜检查除了可以对胃黏膜表面做直接肉眼观察外,还可同时做胃黏膜病理活组织检查,以判定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便发现早期胃癌。

  治疗时,可以经内窥镜采取圈套结扎法止血,也可以采取在破裂血管旁或血管内注射硬化剂,或采用电凝、射频、激光、微波等方法,以达到止血目的。

  已经被确诊为胃癌的病人,一旦出现呕血或大量血便,也不必惊慌。送到医院后,可先输血补液,注射止血药。如经治疗后,出血仍不见好转,应采取紧急的止血措施,最好的办法是手术。胃癌合并大出血并不一定都是晚期表现,经治疗后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不过这需要病人及家属的密切配合。此时,医生正确的判断与治疗方案选择十分重要。

  (实习编辑: 陈占利)

2008-04-14 08:26:00浏览5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老年人一直睡觉会导致失智吗
现代人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的情况,很多人或许都想过,要是能天天自然醒该多好。虽然睡眠过少确实对健康有害,但也并非睡得越久就越好。根据2022年的一个研究结果,如果每天晚上的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患失智症的几率可能会更高。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睡眠和大脑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与影响,并提供4种方法帮助您预防失智症。【睡太久恐影响认知能力、提升失智症风险】美国迈阿密米勒大学医学院针对长期睡眠过长是否会影响认知能力,或者导致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和其他类型的失智症展开了研究。该研究对5000多名老年人进行了长期观察,结果发现,失眠和长时间睡眠似乎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的神经认知功能下降存在关联。研究发现,每晚睡眠超过9小时,可能会导致记忆力和情节式学习表现下降,而这两方面的下降也都是引发失智症的危险因素。平均而言,研究对象的学习能力下降了22%,语言流利度下降了20%,记忆力下降了13%。研究专家表示,过多的睡眠与一种被称为白质病变的大脑病变有关。在磁共振成像中,这种病变会呈现出白色斑点,同时也会使患者的认知能力下降,并增加患失智症和中风的风险。目前认为,其成因是流向大脑的血液减少。但目前证据多为观察性研究,无法确定是“睡太久导致失智”,还是“早期失智病变导致睡眠需求增加”。【好生活习惯会让大脑更健康】虽然目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睡眠过多和失智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大家依然可以通过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来降低晚年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延缓认知能力下降的最佳长期策略,是要让大脑有放松休息的时间,以及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而这些都可以通过学习新技能、维持稳固的社交网络以及保持情绪健康来实现。若想预防失智症,除了要适时让大脑休息并维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外,还可以从以下4种方法入手:1、多动脑:从事写作、绘画、打麻将、园艺、编织等能够刺激大脑功能的心智活动或创造性活动,可使患失智症的风险降低约50%。所以建议大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以增强脑细胞之间有效的神经连接,预防失智症的发生。2、多运动:建议每周保持2至3次以上规律运动的习惯,比如走路、爬山、游泳、有氧运动、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对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失智症有保护作用。3、采用地中海饮食:地中海饮食不仅有助于降低患癌的风险,还能降低约70%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建议平时适量摄入蔬果、豆类、坚果及未精制谷类,并使用橄榄油等不饱和油脂进行烹饪或调制沙拉,以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以及三高(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的风险。4、多与人群互动:研究表明,多参加社交活动可使患失智症的风险降低,相对风险下降40%。例如参加社区活动、公益社团、同学会、当志愿者等。最后,如果大家发现自己经常睡眠过多或睡眠不正常,比如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或不足6小时,又或者即使睡眠时间正常,但总是感到疲倦、想休息,最好去咨询医生,并检查一下身体状况。
高勇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人性功能差正常吗
老年人性功能差通常是正常的,是多种生理和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不用特殊处理。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这对性功能有着显著影响。以男性为例,其体内雄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雄激素对于维持性欲、阴茎勃起功能等至关重要。睾酮分泌减少,可能使得阴茎海绵体平滑肌松弛能力下降,导致勃起功能障碍,性行为时阴茎难以达到足够硬度以完成性交。同时,老年人血管功能也会减退,包括阴茎海绵体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血管弹性降低,血流灌注不足,这进一步加重了勃起困难。女性方面,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大幅减少,可能导致阴道黏膜变薄、干涩,性交时疼痛不适,从而降低了对性的兴趣和参与度。这种因生理变化导致的性功能下降通常是正常的。心理因素在老年人性功能变化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老年人生活中常面临各种压力事件,如退休后社会角色转变带来的失落感、经济压力以及伴侣关系变化等。这些负面情绪和心理负担会分散注意力,抑制大脑性中枢的兴奋,使得性功能进一步受到抑制。建议老年人正确认识性需求,伴侣间要加强沟通交流,分享彼此感受和需求,增进亲密关系。另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维持身体机能,对改善性功能有一定帮助。若存在心理问题,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通过心理疏导缓解压力,改善心理状态,提升性功能和生活质量。
李凯群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主要症状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主要症状包括疼痛、脊柱变形、脆性骨折等,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其本质是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的骨强度下降。该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显著升高,与激素变化、钙代谢失衡及运动减少等因素密切相关。1、疼痛:此类患者以腰背部疼痛最为典型,常呈弥散性酸痛,劳累后加重而休息后缓解。疼痛机制与骨小梁微骨折引发的炎症反应相关,部分患者因胸椎压缩性骨折出现肋间神经痛。骨转换过程中破骨细胞活动增强,释放的细胞因子直接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形成恶性循环。2、脊柱变形:老年人骨质疏松多表现为驼背、身高缩短(平均缩短3-6cm),源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累积效应。胸腰椎椎体呈楔形变导致脊柱后凸,进而压迫胸腔影响心肺功能。严重病例可见多个椎体塌陷,形成竹节样脊柱改变,日常活动明显受限。3、脆性骨折:此类患者通常受到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及桡骨远端。椎体骨折可导致急性腰痛,而髋部骨折常伴下肢短缩畸形,1年内死亡率高达20%。此类骨折愈合困难且易残留慢性疼痛,显著增加致残风险。建议遵医嘱积极治疗,可遵医嘱进行基础治疗,如联合钙剂(碳酸钙D3片)与活性维生素D(骨化三醇),抗骨吸收药物可选用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等。生活方式调整应包括规律负重运动(如太极推手)、平衡训练等。建议65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DXA骨密度检测,T值≤-2.5时应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多学科协作模式可有效延缓病程进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老年人的眩晕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老年人眩晕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非疾病因素如年龄增长问题,以及疾病因素如耳石症、梅尼埃病、颈椎病等。一、非疾病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内耳的平衡功能也会有所下降,耳内的感受器和神经传导功能可能出现退化,对头部位置和运动的感知变得不那么准确,容易引发眩晕。二、疾病因素:1、耳石症:耳石是内耳中用于感知重力和运动的微小颗粒,当耳石脱落后,会进入内耳的半规管,干扰平衡感知,导致眩晕。其特点是眩晕发作与头部位置变化有关,如起床、翻身、转头等动作时容易诱发。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耳石复位术,由专业医生操作,利用特定的头位变换,让耳石回到原来的位置。2、梅尼埃病: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内耳的内淋巴液代谢紊乱有关。内淋巴液过多会引起内耳压力增高,导致膜迷路积水,从而出现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发作时需卧床休息,可遵医嘱使用前庭抑制剂,如地西泮,来缓解眩晕症状。3、颈椎病:老年人常患有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变等问题,这些会导致颈椎间隙变窄,压迫颈部血管和神经。当颈部活动时,可能进一步影响椎动脉的供血,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眩晕。治疗上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颈部牵引等方法,以减轻颈椎对血管和神经的压迫,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来缓解颈部疼痛和炎症。对于老年人眩晕症,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耳部检查、颈椎影像学检查、血压监测、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如起床时动作要缓慢,以减少眩晕发作的风险。如果眩晕症状严重,应立即休息,避免摔倒造成意外伤害。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