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多因日常生活中腹部受凉,饮食过饱,或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或因患慢性病长期卧床,造成肠蠕动减慢,引起胃肠功能下降所致。一旦发病,主要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疼痛,每次疼痛持续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腹软有压痛但无反跳痛,偶可触及条索状的痉挛肠管。推拿手法如推、按、点、捶(即叩击)、揉等治疗此症效果较好。
操作时,先令患者俯卧于床上,不用枕头,头转向一侧,上肢贴身伸开,全身放松。操作者立于床边,面向患者头部,两腿拉开小弓字步,两手五指展伸,并列平放于患者背上部,手掌与背部贴紧。操作者将腰腿部的力量运用于前臂和手掌,力量适中,向前平缓推出,使皮肤肌肉在一瞬间随手掌迅速推移(图1)。自上而下,顺势推至腰部。推三四遍后,再将患者的头转向另一侧,仍然按上法推三四遍。然后,操作者右手半握拳,用腕力捶背(图2),力量仍要适中,自上而下捶两三遍,疼痛基本上即可得到缓解。
上述的手法结束后,还可嘱患者仰卧于床上,操作者用大拇指指腹点揉上脘、中脘(图3)、关元、足三里(图4),以中脘为主,每穴点揉10~20次,让患者有酸胀或热感。再让患者俯卧,操作者沿膀胱经点压脾俞、胃俞(图5)、三焦俞各10~20次,最后用手轻轻地揉揉背部(图6)以示结束。整个操作每日一两次。手法应先轻后重,再由重转轻;先由面向点,再由点向面,直至疼痛缓解。如果患者有慢性胃炎、肠粘连等,手法治疗时间要稍长一点,若配合药物及其他疗法疗效将更佳。
胃肠痉挛所引起的胃脘痛、腹痛病证多为寒凝气滞证,推背和穴位点揉疗法皆是通过手法疏通俞穴经气而振奋脏腑阳气,增强胃肠道的蠕动,进而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松弛腹部肌肉的目的。
推背法不仅仅可治疗胃脘痛,还适用于胃肠功能及全身的保健。家长若能照此手法每天给孩子保健一次,每次3~5分钟,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但要注意,孩子的皮肤娇嫩,家长的手法要轻柔,最好抹点皮肤润滑油、滑石粉之类。孩子如果有发烧感染,则不宜采用。
(责任编辑:王海娥)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乐清市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微创外科中心)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向阳街83号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本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胭脂路花园山4号;光谷院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856号;凤凰门诊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20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7号
二级 专科医院 公立
保定市百花东路10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沈阳市铁西区云峰南街5号
二级 综合医院 民营
临沂市河东区赵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