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胃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胃病 > 其它胃病

你家的孩子胃怎么了?

举报/反馈
2008-03-21 11:49:0039健康网社区

  (1)功能性消化不良

  最近,市运输公司刘师傅9岁的女儿虹虹老是说肚子胀,不想吃饭,有时还说心口痛、泛酸,几周下来,孩子看着就瘦了一圈,家长很心痛,带其到附近区医院查肝功能和胃镜,但没有发现异常。后到市人民医院求医,经消化科医生仔细检查,并做相关实验室检查,最后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医生点评]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学龄儿童(6~13岁)中非常常见,据统计,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占儿科门诊所有就诊量的8%,小儿胃肠门诊的30%,属于功能性胃肠病的一种。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大量进食冷饮、冷食及补品,胃排空时间延长,胃肠动力下降有关。其特征是:有长期或反复食欲不振、烧心、呕吐、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嗳气、进食少却易饱等症状,久而久之,人变得面黄肌瘦、贫血、全身无力、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对有上述症状来医院就诊的患儿,医生首先要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出发,确定患儿有无胃肠道器质性病变的存在,可通过做钡餐、纤维胃镜、腹部肝脏B超、血生化检查等排除胃炎、消化道溃疡、息肉及肝胆胰等器质性疾病,才能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旦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上首先应调整饮食,即少给患儿吃冷饮、冷食,应进食无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胃肠道负荷。药物治疗首选西沙必利(商品名普瑞博思),该药是第三代全胃肠动力药,可促进胃肠蠕动,恢复胃动力。据临床儿科医生观察,西沙必利对学龄儿童反复发作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使用后上述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该药副作用小,值得推荐使用。

  (2)慢性胃炎

  四年级学生强强最近老是说肚子痛,且几次发作都是在放学之前,10多分钟后就自行好了,全身无其他不适症状,大便也正常。家长开始认为是孩子肚子里有虫子,就先后3次服药驱虫,但未见效。前不久,强强妈带着孩子来到市儿童医院, 医生给他做了全面体检以及相关化验检查,再结合纤维胃镜检查结果,最后确诊为器质性再发性腹痛,系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医生给强强抗菌消炎,并让其口服保护胃粘膜的药,一段时间后,强强的临床症状减轻,腹痛消失。后观察半年,未见腹痛发作。

  [医生点评] 儿童腹痛临床上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大类。器质性腹痛部位多为脐周,与饮食无关,可有恶心、腹胀、厌食及便秘症状,究其原因,85%是由于胃肠疾病引起的。其病理因素多为胃十二指肠粘膜慢性炎症(慢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道溃疡、肝胆疾病和慢性肠炎以及慢性便秘所致,而肠道寄生虫病只占极少数(不到5%)。儿科专家指出,器质性再发性腹痛患儿往往表现为非典型腹痛症状,在发病初期,有些患儿表现可与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相同,两者容易混淆,以致误诊而耽误治疗。因此,如果小儿慢性腹痛病因不明,又高度怀疑是器质性再发性腹痛,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请专科医生诊治,建议做纤维胃镜检查。

  (3)慢性功能性便秘

  一年级学生芳芳近半年来出现排便困难,这不,芳芳现已5天未解大便了,今晨起床后直喊腹痛,上厕所一蹲就是半小时,大便还是拉不出来。无奈之下只好来医院求助。在儿科专家诊室,医生发现她面色较白,前额长出数个淡红色小疹,形体消瘦,腹部胀气,左下腹摸到一条索状肿块(粪便),肛门有出血征象。追问病史得知芳芳平时有挑食和偏食的毛病,常吃零食,还特别喜欢吃饼干、干鱼片等辛辣食品,很少吃蔬菜和水果。原来,这是一位典型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儿。于是给其口服番泻叶,用开塞露塞肛,患儿不久就成功排便。此后,医生又嘱其家长科学训练孩子排便习惯,如纠正坐姿,适当进行下压运动(吹气球,增加腹内压)等方法,并调整饮食(控制零食及少吃辛辣食物,多吃香蕉、蔬菜等),治疗3个月后,患儿便秘现象完全消失。

  [医生点评] 一般认为,儿童每隔3~7天排便一次,大便硬结而量少,呈粟粒状,排便过程如延长或出现排便困难,并引起痛苦,应视为便秘。日常饮食中缺少纤维素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目前,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独生子女偏食和挑食(常吃精细食物或易上火食品),少吃或不吃蔬菜、水果,导致体内纤维素缺乏,肠蠕动减慢而造成便秘。众所周知,便秘患儿常伴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胀或腹痛,睡眠不安等症状,由于大便变硬,排便费劲并疼痛,患儿于是更加不愿意如厕,而大便不解就越积越多,从而导致直肠对大便的反应迟钝(即直肠的伸缩感受器将不再兴奋,便意消失),结果造成大便阻塞,久而久之,就会发生肛裂营养不良。此外,粪便在肠道停留过久,经细菌分解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还可危害孩子大脑。

  预防胜于治疗。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这是防治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关键。家长必须认识到,孩子应该摄入含食用纤维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不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肉类、蛋类、花生酱等)。另外,每天要摄入足够的水分。注意牛奶或奶粉不宜进食过多,否则也会加重便秘。对于慢性功能性便秘患儿,治疗关键在于清除粪块,重建良好的肠道排便习惯。因此,每次主餐后,最好让患儿去厕所坐便至少10分钟,家长可告诉孩子,在此期间不一定排便(当然能排便最好),目的是训练孩子的排便习惯。以后视情况选用润肠通便剂,润肠通便剂首选开塞露和甘油栓,该药能减少粪便的硬度,同时使患儿憋不住大便。每日分早晚两次使用,所用剂量可调整到患儿至少在两天以上的大便是松软的,且排便无痛,一般可在使用数周后根据病情停用。

  应该指出,长期服用缓泻药和依靠润肠通便剂也会导致儿童习惯性便秘。由便秘引起的腹痛,不宜使用颠茄合剂来止痛,否则会使便秘加重。对顽固性便秘的孩子更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做腹部X线平片和纤维结肠镜检查,请专科医生寻找病因,以排除先天性肠道畸形。

(责任编辑:王海娥)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