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不用开刀,切除了胃病

  老将军征战一生。难挨一刀

  88岁高龄的李将军可谓戎马一生,不到10岁便参加革命,枪林弹雨几十年,如今是全身布满伤痕,左肺也已被切除,不过倒没有致命之疾,老来也能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不料两年前的一次例行体检中,胃镜发现,他的胃窦前壁有一约小指甲大小的扁平隆起,经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

  尽快手术本毋庸置疑,无奈老将军年事已高,手术风险极大,就诊的几家医院均不敢为其实施。

  辗转至本院,经进一步检查,其胃癌尚属早期黏膜内癌,且常规检查周边未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经会诊,医生一致认为胃镜下治疗是合适的。

  事实证明,内镜手术的小创伤,高龄的李将军完全可以承受。如今已接受手术两年的李将军,多次检查均未发现有复发和转移。内镜使李将军免挨一刀。为什么不用开刀

  消化道肿瘤手术听起来都是要开肠破肚的,老将军的胃癌为何可以不用开刀?这要从消化道肿瘤的特点说起。

  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小肠、大肠)是一个上下相通的管道结构,管壁可分为五层,由内到外依次是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和浆膜层(食管无浆膜层,代之以外膜层)。超声内镜可以清楚辨认这五层结构。

  消化道肿瘤便是起源于黏膜层,然后向外发展,逐步侵犯管壁各层,继而侵犯周边的组织器官。在此过程中,还会通过淋巴管、血管发生远处转移。一般来说,肿瘤早期发生转移的可能性小。据国内外科学家们大量统计报道,早期的消化道黏膜内癌(即肿瘤仅局限于黏膜层)几乎不发生转移。因而,这个时期的肿瘤便可以局部切除。上文所说的李将军就属这种情况,这是不用“开肠破肚”的条件。小镜子下的大视野

  医生为李将军实行的内镜下手术,就是在内镜下将病变黏膜切除的一种手术方法。这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门新的微创治疗技术。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实施的呢?

  医生从内镜中窥及体内脏器后,先将发生了病变的黏膜层、黏膜肌层与黏膜下层分开,然后再将分开了的黏膜层及黏膜肌层切除。

  这听起来简单的“分离、切除”,其实是一个相当精密的过程。

  我们知道,消化道管壁各层是紧密连接的,医生的做法是在病变处注入无菌生理盐水,使其鼓起,从而与黏膜下层分离,然后再予以切除。

  具体的切除方法有:①注射加圈套法,即用一圈套器套住凸起的病灶,勒紧、通电、切除。②透明帽法,即用专用的透明塑料帽接在镜头的前端,将凸起的病变吸入透明塑料帽中,收紧预置于塑料帽内的专用圈套器,通电切除。

  具体方法的选择主要视病变发生的部位、大小以及内镜医生的习惯而定。

  而医生的这一切动作,前提是通过小镜子(与显示器连接)看到的清晰大视野。内镜,切除肿瘤不用住院

  内镜切除早期胃肠道肿瘤,病变较小的通常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即可完成。当然,病变范围较大或部位特殊的话,则手术过程相对复杂。与普通手术比较,此方法损伤小、恢复快,几乎不对全身造成影响,多数患者都不需住院。

  由于疗效确切、损伤小、费用低等优点,欧美及日本等同已将此方法作为治疗早期消化道黏膜内癌的首选和标准疗法。同时,此方法也广泛应用于治疗黏膜的扁平息肉、癌前病变、黏膜肌层的良性肿瘤等。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目前许多大医院的内镜专家已掌握了这一技术,但真正用来治疗早期消化道黏膜内癌的却不多。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消化道肿瘤患者就医时已是中晚期,肿瘤已经超过了黏膜层,错过内镜治疗的机会。在此我们强烈呼吁大众须定期体检,有条件的话,要将胃肠镜检查纳入体检项目中。这样可大大增加发现早期消化道癌的可能性,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2008-03-20 13:43:00浏览8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什么是乙肝病毒DNA
乙肝病毒DNA是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其承载着乙肝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在乙肝的发病机制、病情监测和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了解乙肝病毒DNA,对乙肝患者的诊疗和康复至关重要。乙肝病毒DNA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结构独特。其包含多个基因区域,如S基因区、C基因区、P基因区和X基因区等,每个区域都编码着不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对于病毒的生存、复制和感染能力至关重要。乙肝病毒感染人体肝细胞后,其DNA会进入细胞核,并在一种特殊的酶作用下,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cccDNA十分稳定,能持续转录出病毒的信使RNA(mRNA),进而翻译出病毒所需的各种蛋白质,实现病毒的大量复制,这也是乙肝难以彻底治愈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具有重要意义。其能直观反映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当乙肝病毒DNA定量数值较高时,表明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传染性较强,此时患者病情可能处于活动期,肝脏受到损伤的风险也相应增加。相反,若定量数值较低,说明病毒复制相对受到抑制,传染性较弱。此外,通过动态监测乙肝病毒DNA定量的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如果在治疗过程中,DNA定量持续下降,说明治疗方案有效;反之,若数值不降反升,则可能需要调整治疗策略。对于乙肝患者,若乙肝病毒DNA定量高且伴有肝功能异常,通常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务必严格按医嘱按时服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治疗期间定期复查乙肝病毒DNA定量、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指标。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大三阳有什么明显症状吗
乙肝大三阳患者症状有差异,部分有症状者,因肝脏功能受损,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隐痛、黄疸等表现。但也有部分患者,虽病毒复制活跃,却因肝脏代偿能力强而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患者在有症状的情况下,可能会表现出一系列与肝脏功能受损相关的临床表现。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着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肝脏炎症明显。具体来说,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减少,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此外,患者还可能感到肝区隐痛或胀痛,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导致肝脏肿大,肝包膜被牵拉所致。黄疸也是乙肝大三阳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呈深黄色,这是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下降,胆红素在体内堆积所致。然而,并非所有乙肝大三阳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有一部分患者,虽然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但肝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患者可能没有与肝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此类患者可能在体检或其他检查中偶然发现乙肝大三阳,但由于没有症状,往往容易忽视病情,从而延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携带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乙肝病毒的持续存在和复制,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潜在的损害,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肝硬化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所有乙肝大三阳患者,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病毒载量检测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人吗,怎么传染
乙肝携带者通常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具有传染人的可能。这类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但没有出现明显的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等途径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或在不正规的场所进行纹身、穿耳洞等有创操作,都有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此外,母婴传播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患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性接触也会传染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更容易感染。不过,一般日常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通常不会传染。为了预防乙型肝炎病毒传染,可采取以下措施。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是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要定期进行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治疗。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发展为肝硬化等严重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建议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同时,要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面对生活,定期检查,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预防措施。非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液暴露,及时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侵害。
张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乙肝不能吃什么食物有哪些
乙肝患者应避免食用高油脂食物、高糖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工肉类等。如果乙肝患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检查。1、高油脂食物: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以及动物内脏、肥肉等都属于高油脂食物。乙肝患者肝脏功能受损,对脂肪的代谢能力下降。过多摄入高油脂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引发脂肪肝,进一步损害肝脏功能,甚至可能影响乙肝病情的控制。2、高糖食物:糖果、蛋糕、甜饮料等高糖食物,乙肝患者应谨慎食用。大量糖分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同样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促使肝脏脂肪变性,不利于乙肝患者肝脏功能的恢复与病情稳定。3、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不适,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乙肝患者本身肝脏功能欠佳,消化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食用这类食物后,会加重胃肠道负担,间接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还可能诱发或加重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4、加工肉类:像腊肉、香肠、火腿等加工肉类,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添加大量的盐和防腐剂等添加剂。乙肝患者食用后,过多的盐分摄入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其中的添加剂中含有某些可能对肝脏产生潜在损害的成分,影响肝脏正常功能。乙肝患者日常饮食应保持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为身体提供必要营养。遵循清淡饮食原则,避免食用上述不利于肝脏健康的食物。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