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什么是胃肠神经官能症

  胃肠神经官能症,又称胃肠道功能紊乱,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系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主要为胃肠的运动与分泌机能失调,无组织学器质性病理改变,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肠道的症状,可伴有其它官能性症状。本病相当常见,以青壮年为多。

  病因及发病机理

  本病的发病机理迄今尚无统一认识。精神因素为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如情绪紧张、焦虑、生活与工作上的困难、烦恼、意外不幸等,均可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进而引起胃肠道的功能障碍。暗示或自我暗示是重要的发病因素,例如由于某种草率的诊断意见、无关紧要的化验结果或医生的举止和表情不当而造成的所谓医源性疾病,以及患者因亲友患严重疾病如胃肠道癌肿而产生的自我暗示均可引起本症。此外胃肠道器质性疾病痊愈后,少数可后遗胃肠神经官能症。饮食失调,经常服用泻药或灌肠,亦可构成不良刺激,促进本病的发生与发展。

  临床表现

  由于个体对外界刺激的耐受程度和反应形式不同,从而表现类型亦异。本病起病多缓慢,病程多缠绵日久,症状复杂,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病情轻重可因暗示而增减,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多伴有心悸、气短、胸闷、面红、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手足多汗、多尿头痛等植物神经不平衡的表现。

  以下分述几种胃肠道功能紊乱:

  一、胃神经官能症

  (一)神经性呕吐 多见于女性。患者往往在进食后不久突然发生呕吐,一般无明显恶心,呕吐不费力,呕吐量不多,且不影响食欲和食量,常边呕边进食,因此多数无明显营养障碍。神经性呕吐可伴有癔病的色彩,如夸张,做作、易受暗示、突然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因此也称为癔病呕吐。此外,呕吐有条件反射性因素,印象不良的刺激物如某些食物、药物,甚至某些特定的情景,也能引起呕吐。

  (二)神经性暧气 患者有反复发作的连续性暧气,致使不自觉地吞入大量空气而使症状更为明显,导致频频暧气,常有癔病色彩,当众发作。

  (三)神经性厌食 多为女性,主要为厌食或拒食,严重者有体重减轻。患者多数自觉良好,行动活泼敏捷,有时又自相矛盾地对食物甚感兴趣,甚至贪食饱餐,而后又偷偷呕掉。患者因长期少食,体重减轻可达原有体重的40~60%以致恶病质的程度。患者常有神经内分泌失调,表现为闭经低血压、心动过缓、体温过低、饥饿感丧失等。

  二、肠神经官能症 又称激惹综合征。为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以肠道症状为主,患者常有腹痛、腹胀、肠鸣、腹泻便秘等症状。过去称此为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情绪性腹泻等,现渐倾向于统称为肠激惹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实际上,本征肠道功能紊乱,并没有炎性病变,而且功能紊乱也不限于结肠。

  (一)以结肠运动障碍为主 较多见。患者有阵发性肠绞痛,主要位于左下腹,痛时可扪及痉挛的肠曲,此由于降结肠或乙状结肠痉挛所致;疼痛如位于左肋缘下腋前线附近,并放射至剑突下及左上臂,此为高位或过长的结肠脾曲痉挛所致。腹痛的发作和持续时间虽不很规则,但多数在早餐后发作,表示胃结肠反射亢进,熟睡时极少见。腹痛常因进食或冷饮而加重,在排便、排气、灌肠后减轻。腹痛常伴有腹胀、排便不畅感或排便次数增加,粪便可稀可干。结肠持续痉挛时,推进性蠕动减弱,则引起痛性便秘,这一情况可称为痉挛性结肠。

  (二)以结肠分泌功能障碍为主 少见。患者腹痛不明显,但有经常或间歇性腹泻,粪便呈糊状,含大量粘液,有时粪质很少,粪便镜检大致正常,这种类型也称粘液性腹泻。

  也可有上述两型的混合型,即便秘与腹泻间歇交替出现。

  (三)以小肠功能障碍为主 主要发现为水样腹泻,伴有脐周不适或阵发性疼痛和肠鸣亢进,常可因情绪波动而激发。

  本症的病理生理尚不清楚。测定结肠平滑肌电活动时,提示患者的肠肌有某种内在的不正常,而组织学上未发现异常;描记结肠内压力时发现情绪等改变能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而使结肠运动和分泌失调。

  虽然腹痛和腹泻等症状严重地影响劳动和生活,但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体重减轻。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8-03-11 08:09:00浏览8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湿疹的常见原因以及症状有哪些
湿疹多无致命危险,但却相当难以根治,每当症状发作时,总让人发痒难耐、十分恼人。而且湿疹种类繁多,更让许多患者摸不清头绪,甚至可能因反复发作而放弃治疗。本文将会介绍湿疹的主要原因以及湿疹最常引发的症状,帮助您判断并积极接受治疗,以尽早改善湿疹症状,还会介绍到底要用什么方式才能有效预防甚至改善湿疹。【8种常见的湿疹类型】湿疹是引发皮肤红肿、发炎的皮肤病总称,它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依照不同的症状,大概能分成以下8种类型:1、手部湿疹:手部湿疹的症状多样,最常见的就是在手掌上长水泡、破裂容易流脓的“汗疱疹”,以及由于接触刺激性物质或过敏原,而导致手掌龟裂脱皮、红肿疼痛的“富贵手”。2、钱币状湿疹:又称钱币状湿疹性皮炎,患处会生出如硬币状的圆形红斑,甚至起疹子、水泡、流脓,通常因对特定细菌或其他物质(如金属)过敏,或因蚊虫叮咬搔抓而引发此症。3、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湿疹,好发于儿童,患者手肘、腘窝、腕部等关节处以及胸口会出现干痒、红肿症状,若是搔抓则会导致破皮、渗出液、结痂等慢性湿疹性病状。大部分患儿会在10~12岁前慢慢痊愈,只有少数人会持续至成年。4、接触性皮炎:可能因皮肤接触过敏原或刺激性物质而引发,红肿和发痒是此类皮炎的典型症状,若患者不停搔抓或持续与过敏原和刺激物接触,也可能形成水泡、引发脱皮、起疹等症状。5、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苔癣,好发于过敏性体质或因心理压力而引发,但不具传染力。病患会因瘙痒而不断反复搔抓,导致患处出现如皮革或鳞片般的肿块,可能呈红色或是比肤色更深的颜色。6、淤积性皮炎:因为腿部静脉血栓以及外伤导致静脉功能不全所引起,会使得小腿下方出现红肿、湿疹,严重的话会导致溃疡。7、汗疱疹:多发生于患者手指、脚趾的侧边,急性期会出现散布型的小水泡,使患者奇痒难耐,不慎抓破会流液,并增加细菌感染风险;而若是反复发作,则容易转为慢性,水泡也可能变得比较不明显,转为出现干燥、发红、脱皮、疼痛等症状。8、脂溢性皮炎:患者的患处会出现明显发红与脱屑现象,好发于头皮、鼻侧、眉毛、胸部与颈部等区域,引发原因可能与马拉色菌感染有关。【湿疹常见症状:红肿、发痒、水泡、起疹】尽管湿疹种类看似眼花缭乱,但多数湿疹患者皆会出现类似症状,例如患处起丘疹、红肿发痒、起水泡,不慎抓破还会流出组织液。而皮肤若是长期处于湿疹的状态,皮脂膜会因受损,而导致皮肤保水性下降,变得干燥并出现皮肤增厚、脱皮等症状。依照湿疹发作时间长短以及症状,又能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1、急性湿疹:发病迅速,红斑、丘疹、脓液、糜烂、结痂等各型症状依序出现,常因剧烈瘙痒而搔抓破皮,使病况加重。2、亚急性湿疹:在急性湿疹症状减轻后,患处皮肤形态会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若是抓破仍会导致皮肤糜烂流出组织液。3、慢性湿疹: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后所致,患处皮肤干燥增厚,外观色素暗沉,呈现暗红色或其他暗沉肤色。【引起湿疹的3种原因:免疫、环境、遗传】目前医学界对于湿疹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是大致可归纳出3个与湿疹高度相关的原因:1、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湿疹容易因外界的过敏原引起,如病毒感染、尘螨、花粉、真菌、羊毛等传统被认为会引起过敏的因子。天气变化大,也容易刺激患者的皮肤。部分研究指出,食物也有可能是过敏原,如牛奶、小麦、贝类、鱼类。此外,化学药剂等含刺激性物质的日常用品或清洁剂也可能引发湿疹。2、遗传:若是家族有花粉过敏、哮喘、湿疹的病史,那么小孩将会有更高的可能性罹患湿疹。3、免疫失衡:工作压力、饮食习惯或是心理状态,都有可能引发免疫功能失调,容易造成皮肤发炎,进而导致湿疹。【湿疹治疗方式】一般而言,湿疹患者通常会先接受外用药物治疗以缓解发炎症状,以下是常见能有效治疗湿疹的药物:1、滋润剂:如凡士林,滋润皮肤,使其有充足水分,降低瘙痒以及不适感。2、类固醇:分外用及内服,是治疗有效的药物之一,但对于患者有许多副作用,如皮肤萎缩、变薄、皮肤色素改变、长毛、影响激素分泌等,切勿自行涂抹,须与医生讨论,方能有效控制病情。3、非类固醇药剂:其他能治疗湿疹的药物,且不会造成类固醇药剂的副作用,如抗生素、局部涂抹免疫调节剂药膏等。4、止痒剂:比如炉甘石洗剂,可对患处止痒,令患者不因搔抓而造成伤口二度伤害,但仅能短暂控制病情,并无法根治。另外,针对反复发作的湿疹,医生也会视情况为患者进行光疗,通过紫外线光照控制并减缓病情,能够有效降低服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4招改善湿疹】对于湿疹患者而言,除了通过医生开立的药膏或是口服药改善情形,平时皮肤保健也相当重要,因此提供以下4点改善建议,帮助尽早摆脱湿疹的不适:1、控制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因、辛辣、高油食物等,并多摄取蔬果,稳定免疫系统,减缓湿疹症状。2、擦去汗水:汗水会引发湿疹恶化,若是天气较热皮肤容易出汗,不妨随身携带纸巾,保持患处不受到汗水刺激。3、以乳液保养:由于湿疹会导致皮肤的角质细胞失水,使得肌肤增厚、干燥粗糙、起屑。为避免此情形,建议洗澡后或是睡前在皮肤涂抹乳液,能够帮助角质细胞回复健康,并改善湿疹。若干痒情形十分明显,或是患处经常得碰水,则应不定时涂抹乳液,以防止患处过于干燥而脱屑。4、避开过敏原:避免皮肤接触到过敏原或刺激物质,如香水、化妆品、清洁剂等,也能改善肤况、降低罹患湿疹可能。另外也建议使用温和或天然的沐浴乳、洗洁精等,以减少皮肤所受的刺激。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阴囊湿疹和阴囊皮炎一样吗
阴囊湿疹和阴囊皮炎不一样,二者在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上都存在差异。1、病因:阴囊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功能异常、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有关。患者常感到阴囊部位瘙痒剧烈,皮疹呈多形性,包括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等,边界一般不太清晰,容易反复发作,转为慢性后可出现皮肤增厚、粗糙等表现。2、症状:阴囊皮炎通常是由局部刺激、感染、维生素缺乏等因素引起。其症状主要为阴囊皮肤出现弥漫性红斑、干燥、脱屑,有时会伴有轻度瘙痒,与阴囊湿疹相比,其瘙痒程度相对较轻,皮疹形态相对单一,边界相对较清晰,一般不会出现水疱、渗出等情况。3、治疗方法:在治疗方面,阴囊湿疹的治疗主要是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如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乳膏等,同时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阴囊部位的清洁干燥。阴囊皮炎的治疗则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补充维生素、避免局部刺激等,外用药物如莫匹罗星软膏,以滋润、保护皮肤为主。对于阴囊部位出现的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导致病情加重。同时要注意保持阴囊部位的清洁卫生,避免搔抓、摩擦和热水烫洗,选择宽松、透气的内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真菌性皮肤病和皮肤湿疹是一样的病吗
真菌性皮肤病和皮肤湿疹并不是一样的病。二者在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上都存在明显差异。正确区分这两种疾病,对于患者及时接受准确治疗、有效缓解症状、促进病情康复至关重要。真菌性皮肤病顾名思义,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致病真菌有皮肤癣菌、念珠菌等。这些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当皮肤长期处于多汗、不透气状态时,就容易滋生真菌。比如足癣,多发生在脚部多汗、常穿不透气鞋袜的人群中,真菌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量繁殖,侵犯皮肤角质层,引发病变。而皮肤湿疹属于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较为复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内部因素包括遗传、免疫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等,外部因素有食物过敏(如海鲜、牛奶等)、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化学物质等)以及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变化)等。患者往往因自身免疫系统对这些内外因素产生过度反应,从而引发皮肤湿疹。真菌性皮肤病症状具有一定特征。以体癣为例,初起为红色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逐渐向周围扩展,形成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红斑,边缘常有丘疹、水疱,中央趋于消退,呈环状或多环状。股癣则好发于腹股沟、会阴等部位,同样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伴有瘙痒,且因该部位皮肤较为娇嫩,搔抓后易出现糜烂、渗液。皮肤湿疹的症状表现多样,急性期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密集丘疹、水疱,搔抓后可出现糜烂、渗出,瘙痒剧烈。亚急性期红肿、渗出减轻,以鳞屑、结痂为主。慢性期则皮肤增厚、粗糙,呈苔藓样变,瘙痒症状时轻时重,且湿疹的皮疹形态相对不规则,可泛发于身体各处。若怀疑患有真菌性皮肤病,应及时就医进行真菌镜检等检查。确诊后,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对于皮肤湿疹,首先要尽量寻找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可通过斑贴试验等明确过敏原。治疗上,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脸上湿疹过敏一直反反复复怎么办
脸上湿疹过敏一直反反复复,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来改善。建议患者定期复诊,观察湿疹恢复情况。1、一般治疗:日常护理对控制脸部湿疹过敏反复极为重要。保持脸部清洁,每天用温水轻柔洗脸,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面奶、肥皂等清洁产品,防止破坏皮肤屏障。洗脸后,及时使用温和、无刺激、具有保湿功效的护肤品,维持皮肤水分,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同时,避免搔抓脸部湿疹部位,搔抓不仅会加重皮肤损伤,还可能引发感染,使病情恶化。2、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是治疗脸部湿疹过敏的常用手段。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地奈德乳膏,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能有效减轻湿疹引起的皮肤炎症、红肿、瘙痒等症状。对于脸部湿疹伴有明显瘙痒的情况,可外用炉甘石洗剂,能起到收敛、止痒的作用,缓解患者不适。若湿疹过敏症状严重,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通过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减轻过敏反应,缓解瘙痒。药物治疗需遵医嘱进行。3、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治疗可用于脸部湿疹过敏。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能抑制皮肤免疫反应,减轻炎症,促进皮肤损伤修复。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皮肤对紫外线的耐受程度,调整照射剂量和时间。建议若脸部湿疹过敏反复不愈,应及时前往皮肤科就诊,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及过敏原。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如脸部皮肤渗出增多、发热等,应立即复诊,以便医生调整治疗策略。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