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6点可阻止萎缩性胃炎变胃癌

  在临床上,依据胃黏膜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可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仅累及胃黏膜表层上皮(黏膜层的上1/3)的炎性病变。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其胃黏膜可恢复正常。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基础是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胃分泌功能低下。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很多患此病的人才是因此而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那么,这种担心是否有道理呢?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常表现为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且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胃黏膜活组织检查。该病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发生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在临床上,根据胃黏膜固有腺受影响的情况可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即胃黏膜固有腺较正常量减少1/3以内者为轻度;减少1/3~2/3者为中度;减少2/3以上者为重度。

  根据国内外专家对该病10多年的临床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重度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其胃癌的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所谓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腺体中出现了正常时不应有的小肠或结肠的肠腺,小肠型肠上皮化生具有小肠黏膜的特征,分化较好。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则具有结肠的特征,分化常不完全。经临床验证,完全性肠上皮化生与胃癌无明显关系,而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则与胃癌密切相关。胃黏膜的不典型增生也叫异型增生,是指胃黏膜上皮出现了明显的细胞和结构上的异常。是胃黏膜上皮和腺体的一种偏离正常方向的变化,其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细胞异型、结构紊乱和分化异常三个方面。胃黏膜的不典型增生一般按其分化程度和范围可分为轻度增生、中度增生和重度增生。轻度增生是指胃黏膜的不典型增生不够明显,属于炎症性和再生性良性病变;中度增生是指胃黏膜的不典型增生较为明显但仍为良性病变;重度增生则是指胃黏膜的不典型增生更为明显,有时甚至与高分化腺癌难以区别。

  既然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有一定的关系,那么,此病患者是不是可以像胃癌患者那样越早进行手术治疗就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

  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布呈片状,正常的胃黏膜与萎缩的胃黏膜“嵌镶”分布,同时,一个病变区内可同时存在轻度和重度的黏膜病变,这就给手术治疗带来了不便。

  2.手术切除在临床上只是治疗疾病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一部分或全部的胃被切除后,患者的消化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有可能出现倾倒综合征胆汁反流性胃炎、贫血、胃出血、腹泻、输入或输出袢(音盼)梗阻、吻合口溃疡等近期与远期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都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从这一点来看,对有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3.胃切除后患者还有可能患残胃癌。所谓残胃癌是指实施手术切除的胃部因失去了幽门括约肌的控制,十二指肠内的胆汁、溶血性卵磷脂等毒素会不受阻拦地流入胃中,使残胃尤其是吻合口长期浸泡在这种环境中,加上手术缝线、结扎的刺激或出现新的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而使残胃发生癌变。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每位做过胃切除手术的患者都会发展到这一步的,只不过这些人发生癌变的可能性要比普通人群高3倍以上,比没有做手术而坚持用药治疗的该病患者高2~4倍。

  总之,慢性萎缩性胃炎虽然与胃癌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所有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都会发展为胃癌的。因此,该病患者大可不必有太多的思想负担,而应在积极用药治疗的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1.要保证低盐饮食,尽量少吃腌、薰食物,绝对不能吃发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都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盐或黄曲霉毒素)。

  2.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每天喝适量的牛奶。此外,绿茶与大蒜也有明显的防癌功效,平时可以适量地多用一些。 3.要戒烟限酒。众所周知,香烟中含有致癌物质,长期吸烟的人发生口腔癌、鼻咽癌、食道癌、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几率要相对高些。虽然喝酒不是导致癌症的直接原因,但它却不仅可以促进致癌物的致癌作用,还能抑制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长期大量地饮酒可诱发食管癌、肝癌、口腔癌、胰腺癌、胃癌、肠癌等癌症。

  4.要及时检测体内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因为这种细菌已被证实是1级致癌因子,在胃炎的发展及癌变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幽门螺杆菌阳性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治疗。

  5.癌变危险较高者一定要定期复查胃镜,不要拖延,也不要恐惧,更不要拒绝做活组织病理检查。一般来说,不完全结肠型肠上皮化生或轻度不典型增生者应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中度不典型增生者应每3~6个月做一次胃镜检查,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则应按癌变处理。

  6.除非病情特别需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应轻易做胃切除手术。已做过胃切除手术者,要定期做胃镜检查,术后5年的患者应每年复查一次胃镜。

(责任编辑:王海娥)

2008-03-04 14:39:00浏览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主动脉肺动脉狭窄超声怎么诊断
主动脉肺动脉狭窄在超声心动图上有一系列典型表现,通过对瓣膜形态与结构、血管形态与结构、心腔大小及功能改变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可做出准确诊断。1、瓣膜形态与结构:对于主动脉瓣狭窄,超声可观察到主动脉瓣叶增厚、回声增强,瓣叶活动受限,开放幅度减小。在二维超声图像上,可清晰显示瓣叶的形态改变,如瓣叶粘连、钙化等,导致瓣口面积缩小。而肺动脉瓣叶同样可出现增厚、回声增强,开放时呈穹隆样改变,瓣口狭小。二维超声有助于观察瓣叶的形态和活动情况,CDFI显示收缩期肺动脉瓣口出现以蓝色为主的五彩镶嵌射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显示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增快,通过测量跨瓣压差来判断狭窄的严重程度。2、血管形态与结构:主动脉狭窄除观察主动脉瓣外,还需注意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等部位。可能发现主动脉局部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狭窄段与正常段血管内径有明显差异。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狭窄部位血流束变细,流速加快,可伴有湍流信号。肺动脉狭窄重点观察主肺动脉及其分支。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可出现管腔狭窄,狭窄处血管壁可能增厚。CDFI显示狭窄处血流信号明亮,呈花色血流,频谱多普勒显示血流速度升高。3、心腔大小及功能改变:主动脉狭窄长期主动脉狭窄可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引起左心室肥厚,心室腔可逐渐变小。超声可测量左心室壁厚度、心室腔大小等参数,评估左心室功能。肺动脉狭窄肺动脉狭窄使右心室后负荷加重,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大。严重时可影响右心房,使其增大。通过超声测量右心腔大小、室壁厚度及心脏功能指标,可了解病情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程度。对于怀疑有主动脉肺动脉狭窄的患者,建议要选择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进行检查,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检查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配合,如调整体位等。如果超声检查结果不明确或与临床症状不符,可能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检查,如心导管检查等,以明确诊断,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汤志水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美容超声刀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美容超声刀是一种常见的美容技术,主要通过高能聚焦超声波作用于皮肤,以达到紧致肌肤、减少皱纹、提升面部轮廓等多种功效。1、紧致肌肤:美容超声刀能够精准地将能量聚焦于皮肤的SMAS层(浅表肌腱膜系统),这一层是维持面部皮肤紧致的关键层次。当超声刀的能量作用于SMAS层时,能促使胶原蛋白大量新生和重组。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成的胶原蛋白会逐渐取代被破坏的旧胶原蛋白,使皮肤的支撑力得到增强,达到较为持久的紧致肌肤的目的。2、减少皱纹:该方法可以作用于皮肤的真皮层,真皮层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是保持皮肤弹性和光滑的重要成分。超声刀的能量能够刺激真皮层中的纤维母细胞,使其活跃起来,增加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的合成。随着这些成分的增多,皮肤的弹性得到恢复,皱纹也会随之减少。3、提升面部轮廓:通过对SMAS层的紧致作用以及刺激胶原蛋白的新生,美容超声刀能够对整个面部起到提升的效果。其可以将下垂的面部组织向上提拉,改善面部因衰老而出现的松弛、下垂现象,使面部线条更加流畅,恢复到较为年轻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考虑进行美容超声刀治疗,要注意选择正规机构和专业医生,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在治疗前,要向医生如实告知自己的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有皮肤疾病、过敏史、正在服用的药物等,以便医生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超声刀治疗。
权鑫主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三甲
什么叫超声炮美容
超声炮美容利用高强度超声波聚焦真皮层和筋膜层,刺激胶原蛋白增生,紧致提升皮肤,改善松弛下垂,治疗过程安全舒适,但仍需谨慎选择,了解副作用,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决策。超声炮美容主要通过利用高强度超声波能量,将其聚焦在皮肤深层,特别是真皮层和筋膜层,产生热效应和机械效应。这些效应能够刺激皮肤深层的细胞和组织,促进胶原蛋白的增生和细胞组织的再生。胶原蛋白是皮肤中的主要结构蛋白,能够保持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因此,超声炮美容能够紧致皮肤,改善皮肤松弛现象,使皮肤看起来更加紧致和年轻。除了紧致皮肤外,超声炮美容还具有提升皮肤的功效。通过刺激皮肤深层的胶原蛋白再生,超声炮可以提升松弛的皮肤,使皮肤看起来更加饱满和有弹性。这对于改善面部下垂、双下巴等问题尤为有效。超声炮美容的治疗过程通常无需敷麻药,基本无痛感,使得整个治疗过程更加安全舒适。然而,尽管超声炮美容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如可能导致皮肤及黏膜组织损伤、不适感与疼痛等。因此,在选择超声炮美容治疗时,患者应充分了解其副作用和风险,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为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患者应选择具有正规资质和丰富经验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在接受治疗前,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肤质测试、过敏史询问等,以确保治疗方案的适用性。治疗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后护理,如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阳光直射等,以促进皮肤的恢复和效果的维持。
谢春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牙结石超声波洗牙疼吗
牙结石超声波洗牙过程中,一般不会引起疼痛感觉,但如果患者存在牙周病,洗牙过程中可能会刺激到炎症部位,引发疼痛。超声波洗牙是利用超声波的高频震荡作用,高效去除牙石、菌斑、色素的一种方法,对去除龈上大块结石有省时、省力的优点。超声波洗牙相对较为轻松,患者可能仅会有轻微的不适,如牙齿酸胀感,而不会感到明显疼痛。这是因为超声波器械作用于此,主要是去除表面的牙结石,对牙齿和牙周组织的刺激较小。牙龈及牙周健康状况也与洗牙疼痛程度密切相关。若患者本身患有牙周病,牙龈处于充血、红肿状态,牙周组织较为脆弱,洗牙时就更容易感到疼痛。超声波洗牙过程中,器械在去除牙结石的同时,可能会触碰到炎症部位的牙龈和牙周组织,引发疼痛。而且,由于炎症导致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根表面的牙骨质较薄,对刺激更为敏感,进一步加重了洗牙时的疼痛感受。对于计划进行超声波洗牙的人,在洗牙前应向医生如实告知自己的口腔健康状况,如是否患有牙龈疾病、牙齿是否敏感等,以便医生做好相应准备和采取合适的操作手法。洗牙后,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两分钟,配合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等刺激性食物,如冰西瓜、柠檬水等,以免加重牙齿敏感。若洗牙后出现牙齿敏感或牙龈轻微出血等情况,不必过于惊慌,这通常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数天至一周内逐渐缓解。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