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风油精也能治疗胃炎?

  我在年轻的时候,由于好喝酒,喜食麻辣食物,结果患上了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结肠炎。当初医生告诫我:现在症状比较轻,要立马改掉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一定要戒酒,少食麻辣火锅和川菜等辛辣食物,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开始,我按照医生的话去做了,一边按时吃药,一边注意饮食习惯,病情确实慢慢好转了。但后来,企业改制,我下海创业,这一拼就是十多年。这期间,在商海打拼身不由己,也就把医生的嘱咐抛在脑后了。待事业有所成就时,我的肠胃病也加重了,经常胃痛和腹泻,食欲也大大减退。没办法我又去医院就诊。医生在对我进行治疗的同时,又忠告我必须戒酒。这一次,我下定决心戒了酒,到现在滴酒不沾已有三年了。由于我学过一些中医理论,戒酒后我便在闲暇时间潜心钻研中草药,遍寻偏方良药,最终将慢性结肠炎治好了。但我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却时隐时发。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连吃一些较为普通的食物,如牛羊肉、鱼肉、腐乳、豆浆等都会引发胃痛。其间,我吃了不少治胃炎的药,如胃康灵、健胃丹等,还有一些药,我也试过,钱花了不少,但都没什么效果,而且胃痛发作的频率反而更高了。

  有一次,我无意中注意到,在我的胃炎发作时,我的脚底和脚趾间会出现一些小红水泡和小片的溃疡面,奇痒难耐。这时,我就用国产的风油精涂抹患处,瘙痒和疼痛立马就止。到了第二天,湿疹和溃疡面就会收敛或消失。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每当胃炎发作时,我的脚部都会出现湿疹和溃疡。这让我联想到,这种现象应该与胃炎有着内在的病理联系。平常胃炎发作时,我所服用的解痉止痛、消炎生肌药往往要三、四天才会有些效果,而且吃着吃着,渐渐就不起作用了。而涂抹风油精却可以让湿疹和溃疡处很快愈合,止痛也很快。我便突发奇想:若将风油精也涂敷到胃壁上,是不是也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呢?我决心试一试。经仔细阅读风油精的说明书,我看到它有消炎、止痛、收敛生肌、愈合溃创伤口、止痒等功效,但注明是外用。经进一步研究,我发现它还可以治疗牙痛和口腔溃疡,这说明风油精是可以口服的。我试着尝了一下风油精的味道,那股辛辣味实在令人难以吞咽。我就想了一个妙招:将速效伤风胶囊内的药粉倒掉,用注射器吸进风油精后,推注到胶囊内,再合上胶囊帽,然后将装了风油精的胶囊用一小口水送人腹中。就这样,每次胃炎发作时,我都服用风油精来消炎止痛。说来很神奇,我在服用治疗胃炎药物的同时,服用风油精3个多月后,困扰我十多年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竟渐渐地销声匿迹了。现在,我除自愿戒酒外,其余食物已不用忌口,饭量也慢慢地增加了。近一年多来,我的胃炎再也没有发作过。

  风油精为何能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呢?我查了一些医著药典,得知风油精的主要成分是樟脑、薄荷脑和桉叶油。其中,樟脑有止痛、防腐的作用;薄荷脑有清除湿热、杀菌防腐的功效;桉叶油有杀菌、抗炎的作用。所以,风油精直接作用于胃壁的炎症表面,可以起到消炎、止痛、促进炎症愈合的作用。用风油精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特点是,简便易行、经济有效,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其具体的服用方法是:在胃炎发作时,早晚空腹各服两粒装了风油精的胶囊,5天为一个疗程,每月服2~3个疗程即可。风油精要选用国家正规厂家生产的,以防不测。

  但愿这一小方法能为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人作个参考,倘若有治,我心甚慰。

(责任编辑:宋晶)

2008-01-03 14:31:00浏览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产后抑郁症什么意思
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在分娩后出现的一种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等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性疾病。这一病症不仅影响产妇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亲子关系、家庭氛围造成不良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生理角度来看,分娩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雌激素、孕激素等迅速下降,这种激素的大幅波动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如血清素、多巴胺等,进而导致情绪调节出现障碍。在心理方面,角色的突然转变,从普通女性成为母亲,面对育儿的压力、对自身能否胜任母亲角色的担忧,都可能使产妇心理负担过重。同时,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缺乏家人的支持与理解,尤其是伴侣的关心不足,以及经济压力等,都可能成为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产后抑郁症的症状多样。情绪方面,产妇往往表现出持续的情绪低落,常常莫名哭泣,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快感缺失。认知上,可能出现自我评价降低,过度自责,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累赘,甚至产生伤害婴儿的念头。在行为上,可能表现为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身体上,还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头痛、背痛等躯体症状。若怀疑产妇患有产后抑郁症,应及时就医通过心理评估等手段明确诊断。治疗上,心理治疗是重要一环,如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产妇调整负面认知和行为模式。对于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等,但需注意服药期间禁止母乳喂养。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阳光型抑郁症怎么治疗
阳光型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患者在他人面前常展现阳光一面,内心实则深陷抑郁痛苦,其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1、药物治疗:阳光型抑郁症同样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紧密相关,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水平异常。抗抑郁药物可调节递质功能,以氟西汀为例,其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能阻止神经元对5-羟色胺的过度摄取,增加大脑中该递质含量,改善患者低落情绪、乏力等症状,从生理层面缓解抑郁状态,但是用药需遵医嘱进行。2、心理治疗:此类患者长期压抑内心负面情绪,认知模式多有偏差。建议认知行为疗法,该疗法通过引导患者识别、挑战消极思维,重新构建合理认知。有助于患者学会接纳、表达真实情绪,化解心理困境。3、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对大脑功能恢复意义重大。因为熬夜可能打乱生物钟,影响神经内分泌,加重抑郁。所以建议此类患者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定时上床休息,清晨按时起床。适度运动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另外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有氧运动,像慢跑、瑜伽,改善情绪状态,提升身体活力。此类患者通常习惯隐藏情绪,但内心渴望被理解。所以建议家人、朋友日常多关注其细微情绪变化,主动沟通交流,给予温暖陪伴。治疗后建议定期复诊,依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平时可记录心情变化,为治疗提供参考,以积极心态配合各项治疗手段,促进疾病的恢复。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抑郁症能自愈吗
抑郁症不能自愈。作为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抑郁症不仅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严重影响,还会波及生理健康和日常生活。由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和病情特性,患者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摆脱疾病困扰,需要专业的干预和治疗。抑郁症的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患者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失衡,这些神经递质对情绪调节起着关键作用,失衡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等。遗传因素也占据重要地位,家族中有抑郁症患者的人群,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此外,长期的心理压力、童年创伤经历、慢性应激事件等社会心理因素,会使患者大脑的神经回路发生改变,进一步加重病情。这些复杂的因素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难以自行恢复正常。抑郁症患者的病情不会自行好转,若不及时治疗,往往会逐渐恶化。患者的消极情绪会日益加重,可能从最初的情绪低落发展为严重的绝望、无助,甚至出现轻生观念和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不振、体重变化、疲劳乏力等躯体症状也会愈发明显,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同时,抑郁症还可能引发其他精神障碍,如焦虑症、强迫症等,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而且,病情的反复发作会使大脑产生适应性改变,治疗的难度和所需时间都会增加。一旦怀疑患有抑郁症,应立即寻求专业帮助,前往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药物治疗是重要手段,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等,并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抑郁症说白了就是严重缺爱吗
抑郁症通常不只是严重缺爱,该疾病是一种由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引发的精神障碍疾病,涉及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层面,不能单一归结于某一个原因。从生物学因素来看,抑郁症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紧密相关。大脑中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对情绪调节起着关键作用。当这些神经递质出现功能异常,如5-羟色胺水平过低时,大脑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就会受阻,进而引发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抑郁症状。遗传因素也是该疾病的原因之一,若家族中有抑郁症患者,其他成员患抑郁症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心理创伤与应激事件也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因,但这与缺爱有本质区别。比如,经历亲人离世、重大疾病、失业等沉重打击,个体的心理调适机制可能不堪重负,陷入长期的悲伤、焦虑与无助情绪中,最终发展成抑郁症。此外,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压力累积超过心理承受极限,也易诱发抑郁症,这些是外界压力因素导致心理防线崩溃,而非单纯因缺爱。若抑郁症患者身边缺乏理解、支持的家人朋友,在患病后得不到及时的情感慰藉与实际帮助,病情可能会恶化。然而,即使拥有充足的关爱,若个体本身存在上述生物学或心理创伤因素,仍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对于抑郁症患者,家属和朋友要给予充分理解与陪伴,避免片面认为只是缺爱问题而忽视患者的感受,以免导致患者的疾病加重。患者自身若察觉情绪持续低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依据病情选用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其能调节神经递质平衡,改善症状。同时,结合心理治疗,帮助患者重塑认知、应对压力,助力康复。日常生活中,患者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提升心理韧性。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