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初夏如何预防慢性胃炎

  夏季是各种肠胃疾病的高发季节,如果人们在饮食方面稍不注意,或者不注意日常的生活习惯就可能造成肠胃疾病的发生。对于患有胃炎疾病的患者来说在这湿热的季节里更需要多注意相关的预防工作,那么对于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又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预防工作呢?

  专家指出,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可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占大多数人群,萎缩性胃炎以中老年人多见,与腺体的退变有关。无论是何种慢性胃炎,有些患者无任何的不适症状,有症状的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某些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上腹胀痛且以餐后为甚、食欲不振,严重者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

  胃内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HP感染造成胃腔内的胃酸分泌异常,进而使溃疡病和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加之过冷、过热、过于粗糙的食物和饮料、浓茶、咖啡、烈酒等物理因素对胃黏膜的反复损伤;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药物等化学因素对胃黏膜保护屏障的破坏;烟草中的尼古丁不仅影响胃黏膜的血液供应,还导致胆汁反流,造成胆酸对胃黏膜慢性炎症改变。慢性浅表性胃炎只有少部分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若早期发现,及时积极治疗,病变部位萎缩的腺体是可以恢复的,可转化为非萎缩性胃炎或治愈。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为0.5%-1%。

初夏如何预防慢性胃炎

  由此可见,胃作为我们每天摄入物质的必备器官,它的养护非常重要。夏季过多的摄入生冷食物,尤其是在空腹的情况下,会造成胃黏膜的过度损伤,另外,夏季气温过高,食物久放容易变质,细菌趁机侵入,倘若是既往有过慢性胃炎的人,就有可能发生胃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在临床上可表现为突发的上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发热等等。发生这些不适症状后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做相关的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的治疗。对于有慢性胃炎的人,需根除HP,根据病因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夏季湿热,过食生冷甜品易伤脾胃,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以夏热之气以养心,以长夏之气以养脾”,就是让我们在夏季要调理好心情和胃肠。那么对于慢性胃炎的人,更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的饮食,戒烟、忌酒,避免刺激性药物和食物的摄入,少吃油炸、烟熏、腌制食物,不食腐烂变质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 C、叶酸、硒的新鲜蔬菜水果,富含茶多酚的绿茶、大蒜素有降低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危险性。

  (责任编辑:韩晶)

2012-04-17 16:47:00浏览7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19个月宝宝突然发烧无其他症状怎么回事,怎么办
发烧一般是指发热,19个月宝宝突然发热无其他症状,可能是生理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胃肠炎、肺炎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1、生理因素如果宝宝所处环境温度较高,或者穿衣过多,可能会导致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速度减慢,从而引起体温升高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通过减少衣物、降低室内温度等方式改善。2、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宝宝身体抵抗力较低,可能会受到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多喝温开水,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疾病的恢复。3、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可能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等原因导致,由于炎症刺激,导致宝宝出现发热的症状,同时还可能会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4、急性胃肠炎如果平时不注意饮食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胃肠道,引起急性胃肠炎,炎症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也会引起上述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来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不干净的食物。5、肺炎肺炎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性病变。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宝宝的护理,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如果宝宝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如有不适,应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招洛丹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9个月宝宝咬牙齿咯咯响是怎么回事
9个月宝宝咬牙齿咯咯响可能是过度兴奋、乳牙萌出、模仿行为、缺乏微量元素、肠道寄生虫感染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过度兴奋 当孩子处于过度兴奋状态时,大脑皮层功能暂时性紊乱,神经递质失衡,导致肌肉收缩和放松频繁交替,进而出现磨牙、心跳加快、情绪高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让孩子白天多运动,晚上喂食过后不要进行刺激性活动,还可以营造舒适睡眠环境。 2.乳牙萌出 由于孩子的年龄较小,口腔内的颌骨发育还不完全,此时如果孩子正处于长牙期,可能会因为牙齿刺激而引起疼痛,从而出现夜间烦躁不安、咬牙、 牙龈肿胀、发红、流口水等症状。对于此类现象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症状也会自行消失。 3.模仿行为 如果孩子经常与其他小朋友玩耍,且这些小朋友有咬牙的习惯,那么孩子很可能会通过模仿学习到这种行为。针对这种情况,家长需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制止,及时进行干预。 4.缺乏微量元素 若孩子体内钙元素、维生素D等物质缺乏,可能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诱发磨牙、乏力、困倦、食欲不振的症状。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维生素AD滴剂等药物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成分,改善不适症状。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一般1-2支,一日3次;维生素AD滴剂使用时将软囊滴嘴开口后,将内容物滴入婴儿口中。 5.肠道寄生虫感染 如果孩子存在蛔虫病、绦虫病等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情况,在夜晚会出现肛门瘙痒、下腹阵痛和压痛、慢性腹泻、大便带鲜血或隐血的症状,导致孩子下意识挠痒,从而可能出现咬牙的表现。针对这类情况,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驱虫药进行治疗,比如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可以将药片压碎或者咀嚼,然后用少量的水服用。 此外,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体检,包括血常规、便常规以及生长发育评估。同时家长平时不要把婴儿逗得太过兴奋,睡前更不要刺激婴儿的视觉、听觉,让婴儿安稳地酝酿睡意。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宝宝19个月了还不敢独立走路怎么回事,怎么办
宝宝不敢独立走路可能是宝宝个人特点、缺乏自信、缺乏锻炼、缺乏安全感、发育迟缓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对应的处理。 1、宝宝个人特点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发展特点。有些宝宝可能更喜欢爬行、匍匐或使用其他方式来移动,而在走路方面则发育较为迟缓。如果宝宝没有出现明显不适,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 2、缺乏自信 有些宝宝可能会因为缺乏自信而不敢独立走路。家长可以鼓励宝宝,帮助宝宝建立自信心。可以让宝宝牵着大人的手,然后逐渐减少支撑,让宝宝逐渐适应独立走路的过程。 3、缺乏锻炼 部分宝宝可能会因为缺乏锻炼而导致身体虚弱,从而无法独立走路。家长可以逐步增加宝宝的运动量,让宝宝逐渐适应走路的过程。 4、缺乏安全感 有一部分的宝宝可能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不敢独立走路。家长可以在宝宝身边给予支持和鼓励,让宝宝感到安全。 5、发育迟缓 如果宝宝的其他方面发育也迟缓,那么可能也会影响走路的发育。家长可以带宝宝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找出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宝宝的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同时,家长要给宝宝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帮助宝宝健康成长。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