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极端方式减肥 易致胃癌

  日前,开心网网络红人“妩媚女郎”、演员吴丹佳佳因长期节食、饮食不规律导致患胃癌医治无效离世,年仅25岁。

  据悉,离世前被病痛折磨的吴丹佳佳只剩下皮包骨。饮食与胃癌发病关系密切,可以说是胃癌病因中没有争议的一点。

  胃肠科医生分析,中青年女性胃癌发病率上升,盲目节食减肥是诱因。

  一部分中青年女性为了保持身材,盲目采取节食等极端方式减肥,严重损害胃黏膜,导致消化胃溃疡的发生,进而发展为胃癌。

  诱因

  盲目节食、过分依赖冰箱

  医生表示,中青年女性患胃癌,除了一部分的遗传因素外,盲目节食减肥、过分依赖冰箱等是重要诱因。

  许多中青年女性为了保持身材,盲目采取节食等极端方式减肥,严重损害胃黏膜,导致消化性胃溃疡的发生,进而发展为胃癌。

  此外,经常吃存放在冰箱中的隔夜菜和回锅菜,也是诱发胃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封闭的冰箱内很多细菌繁殖的速度甚至更快,长期食用久放在冰箱内的食物,增加了病菌侵入胃部的几率,菜再回锅则容易产生致癌物质。

  另外,中青年女性越来越多地摄入含激素物质,雌性激素分泌旺盛,对胃癌也有诱发作用。

  症状

  胃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易被诊断为一般胃病。早期胃癌患者80%没有症状,即便有些非典型性症状,也极易同一些胃炎、胃溃疡等胃病相混淆。

  同时,胃癌的确诊需要做专门的胃镜检查,整个过程会令患者十分痛苦,所以很多人感觉胃疼、不舒服都会选择自己买药、吃药,因此延误了病情。

  医生提醒,不要根据一些症状来判断自己的病,这极有可能影响对胃癌的及时治疗

  提醒

  顺其自然 切莫强求身材

  年轻女性盲目追求“魔鬼”身材,长期节食或者服用减肥药品,有的甚至采取催吐的方法减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人为地让胃在本该高速运转的时段强行放慢工作节奏。节食使到达胃部的食物只那么一点点,它们根本无需怎样投入工作就能完成那点额度。

  长此以往,胃的运转能力也会随之逐渐下降,不能再承受哪怕一点点的磨炼和挑战。而与此同时,我们的胃还要忍受浸泡在多余胃酸中的折磨,长期下去,除了显而易见的营养和活力缺乏的问题,对脏器的损坏才是更需引起注意的,严重的就会引发癌变。

  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医生提醒大家注意对胃癌的预防。比如,少吃或不吃腌菜、油煎食物,提倡冰箱冷藏,食用新鲜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等。同时,高危人群一定要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早发现、早治疗。

  中、青年女性要保卫自己的胃,必须养成一日三餐规律进食、饮食清淡、不暴饮暴食等良好的饮食习惯。当胃部疼痛不适持续出现时,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不要擅自用药。35岁以上的女性有条件的话可以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胃癌手术治愈率在90%以上。

  想减肥的人最好通过运动加速体内新陈代谢,不要盲目的给胃增加负担。除了以运动加速体内新陈代谢外,我们还可以选择那些能够迅速被燃烧的食物。一些抗癌食物也要在平时注意多摄入,如红薯、芦笋、西芹、花椰菜等。

(责任编辑:严毓芳)

2011-11-14 03:31:00浏览8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47岁的妇女月经不正常是啥病
47岁妇女月经不正常可能由以下几种情况导致,包括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等。1、围绝经期综合征:47岁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或多或少。同时可能伴有潮热、盗汗、心烦、失眠等症状。2、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肌瘤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还可能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若肌瘤压迫周围组织,可引起腹痛、尿频、便秘等症状。3、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主要症状为复发性骨盆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异常,如月经量增多、周期紊乱或经期延长等。4、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早期可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量一般不多,也可表现为月经紊乱,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紊乱。晚期可出现大量阴道流血及恶臭脓血样分泌物。建议47岁月经不正常的妇女,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同时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其次,要注意观察月经情况,包括经量、经期、周期以及有无腹痛等伴随症状,做好记录,以便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最重要的是,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诊断性刮宫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60岁妇女感染高危hpv怎么办
60岁妇女感染高危HPV,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来改善。建议患者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1、药物治疗:可使用药物促进病毒清除。如遵医嘱应用抗病毒药物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增强免疫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PV病毒复制。如果局部有疣状病变,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氟尿嘧啶乳膏、维A酸乳膏等,促进表皮细胞更新,使角质层疏松并脱落。2、物理治疗:若感染高危HPV导致宫颈出现病变,物理治疗可作为一种选择。冷冻治疗是利用低温使病变组织坏死、脱落,通过液氮等冷冻剂,将病变部位温度迅速降低,破坏细胞结构,达到去除病变的目的。激光治疗则是运用激光的高能量,使病变组织气化、碳化,从而清除病灶。3、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如宫颈上皮内瘤变达到高级别的患者,手术治疗较为必要。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宫颈锥切术,包括冷刀锥切和利普刀锥切。手术切除病变的宫颈组织,既能明确诊断病变程度,又能去除病灶,降低发展为宫颈癌的风险。建议60岁妇女发现感染高危HPV后,务必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如TCT、HPV分型检测、阴道镜及活检等,明确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期间,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若出现阴道异常出血、分泌物异常增多且伴有异味等症状,应立即复诊,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策略,降低宫颈癌发生风险,保障身体健康。
郝宝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脉搏一分钟80次正常吗
脉搏一分钟80次是正常的。如果脉搏长期稳定在80次/分钟左右,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一般无需担心。从正常范围来看,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脉搏范围通常是每分钟60-100次。80次/分钟处于这个正常区间内,说明心脏的节律和泵血功能处于较为良好的状态,能够有效地为身体各组织器官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从生理适应性角度分析,脉搏频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例如,运动、情绪激动、发热等会使脉搏加快,而睡眠、休息等状态下脉搏会相对减慢。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在日常活动和休息中,身体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自动调节脉搏频率。当处于安静状态时,脉搏稳定在80次/分钟左右,表明身体的心血管系统能够较好地适应日常的生理需求,具备良好的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保持相对稳定的血液循环。如果出现脉搏突然加快或减慢,或者伴有心慌、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即使脉搏仍在正常范围内,也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脉搏和心血管健康。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胎心率170-180次/分有危险吗
胎心率170-180次/分属于胎心过速,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估。正常胎心率范围为110-160次/分,胎心率持续高于160次/分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窘迫、母体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胎心率170-180次/分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首先,母体因素如发热、感染、贫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导致胎心率增快。其次,胎儿因素如宫内窘迫、缺氧或心律失常也可能引起胎心过速。此外,药物影响(如使用β受体激动剂)或母体情绪紧张也可能导致胎心率暂时升高。因此,胎心率170-180次/分需结合母体症状、胎儿情况及病史进行综合评估。胎心率170-180次/分的临床意义在于其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窘迫或其他异常情况。胎儿宫内窘迫可能由胎盘功能不全、脐带绕颈或羊水过少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干预以避免胎儿缺氧或不良结局。此外,胎心过速也可能是胎儿感染或心律失常的表现,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因此,胎心率170-180次/分需引起重视,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若胎心率持续在170-180次/分,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胎心监护、超声检查及母体血液检查,以明确胎心过速的原因。其次,若胎心过速由母体因素引起,如发热或感染,需及时治疗母体疾病以改善胎儿状况。若胎心过速由胎儿因素引起,如宫内窘迫,可能需进行吸氧、改变体位等干预措施。需要注意的是,胎心率170-180次/分并不一定意味着胎儿存在严重问题,但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若胎心率异常伴随其他症状,如胎动减少、羊水异常等,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通过合理监测胎心率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能够更全面地评估胎儿状况,确保母婴安全。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