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胃下垂的饮食疗法

  胃下垂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女性多于男性。胃周围韧带松弛或胃壁张力降低,都容易造成胃下垂。中医认为,此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轻度胃下垂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胃下垂较严重者多形体消瘦、腹胀、恶心、嗳气、上腹部无规律性疼痛,饮食后症状加重,平卧时舒服,腹中常有漉漉作响的水声。部分病人可伴有眩晕、乏力、心悸等。确诊患有胃下垂后,可采用下列食疗方调理:

胃下垂的饮食疗法
 

  猪肚黄芪汤:猪肚1只,黄芪200g,陈皮30g。将猪肚去脂膜,洗净,黄芪、陈皮用纱布包放入猪肚中,麻线扎紧,加水文火炖至猪肚熟,再加适量调味品,趁热食肚饮汤,分4次2天食完。5只猪肚为一疗程。

  黄芪为补气要药,李时珍称其为“补药之长”,尤其善于益气升阳,治疗各种脏器下垂;陈皮理气健脾,和中消滞;《随息居饮食谱》说猪肚能“补胃,益气”。猪肚黄芪汤可补中气、健脾胃、行气滞、止疼痛,对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之胃下垂,颇有效验。

  猪脾枣米粥:猪脾2个,大枣10枚,粳米100g。将猪脾洗净切片,锅中微炒,加入大枣、粳米添水煮粥,可酌加白糖调味,空腹服食,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猪脾可健脾胃,助消化;大枣和胃养脾,益气安中;粳米补胃气,充胃津。共煮为粥对胃下垂引起的形体消瘦、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确有康复保健之效。

  莲子山药粥:猪肚1只,莲子、山药各50g,糯米100g。将猪肚去除脂膜,洗净切碎,莲子、山药捣碎,和糯米同放锅内,加水文火煮粥,早晚2次食完,隔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猪肚“为补脾胃之要品”,山药、莲子、糯米补中益气而养胃阴。脾胃得补,则中气健旺,下垂的脏器即可回复。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7-11-21 08:06:00浏览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体内浊毒如何化解
浊毒一般可以通过多喝水、饮食调理、运动、中药调理、针灸等方式来化解。体内有浊毒可能是由于长期熬夜、饮食不当等原因导致,患者会出现面色晦暗、皮肤油腻、口腔异味等症状。1、多喝水建议患者平时可以多喝一些温开水,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浊毒排出体外。2、饮食调理患者平时要注意合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香蕉、黄瓜、西红柿等,同时还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有利于病情恢复。3、运动患者平时也可以适当进行运动,比如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等,也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能够增强脾胃功能,也可以使浊毒通过大便排出体外。4、中药调理如果患者体内浊毒的情况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方式无法改善,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也能够促进体内浊毒的排出。5、针灸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进行治疗,针灸的穴位主要包括阴陵泉穴、阳陵泉穴、丰隆穴等,能够起到促进体内血液循环的作用,还可以促进浊毒排出体外。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崔尚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腰下方与尾骨之间疼
腰下方与尾骨之间疼很可能是长期久坐引起的,也可能是软组织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长期久坐 如果平时生活中从事长期久坐的工作,可能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会出现骶尾骨疼痛、下肢发麻、下肢酸胀等情况。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久坐,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适当运动,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改善。 2、软组织损伤 如果腰下方与尾骨之间受到外力打击,可能会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现象,按压时疼痛症状会加重。患者可以立即通过冰袋冷敷的方式进行缓解,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可遵医嘱使用吲哚美辛巴布膏、活血消痛酊等药物进行治疗。 3、腰椎间盘突出症 可能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使椎间盘缺乏血液供给,使椎间盘修复能力减弱,长期以往会使椎间盘髓核、纤维环逐渐老化容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下腹部或大腿前侧疼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依托考昔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骨盆牵引的方式,增加椎间盘间隙宽度缓解症状。 除上述常见原因,也可能是腰椎管狭窄等疾病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按摩的技巧与手法有哪些
按摩的技巧与手法,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按摩器具、寻找穴位、掌握力度、控制时间、注意保暖等。1、选择合适的按摩器具在进行按摩之前,患者需要先选择合适的按摩器具,常用的按摩器具包括玉石、砭石、普通海绵垫等。这些按摩器具能够起到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可以更好地发挥按摩的效果。2、寻找穴位在选择按摩的穴位时,患者需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穴位。3、掌握力度在进行按摩时,患者需要注意掌握好力度。如果力度过轻,可能达不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如果力度过重,可能会导致皮肤受损,出现疼痛的症状。因此,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按摩。4、控制时间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因此需要控制的按摩时间也会有所差异。建议患者在按摩的时候控制好时间,避免长时间按摩,以免对局部的肌肉造成损伤。5、注意保暖在按摩的过程中,患者的身体会处于放松的状态,如果不注意保暖,可能会导致受凉,容易出现浑身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因此,建议患者在按摩的时候需要做好相关的保暖措施,以免出现受凉的情况。此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