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知道吗?您的胃肠也有情绪

  心理的健康不仅仅会引起一个人情志的改变,而且还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

  心理社会因素对身体内脏器官功能的影响是通过情绪活动而实现的,积极的情绪对人体活动会有促进作用,而焦虑、忧郁、恐惧、痛苦等消极的情绪则可能导致神经活动机能失调,进而引起某些疾病。

 
 

  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心理的变化,这时,消化系统也会随着你的心理波动出现“情绪化”的反应,想一想,当你精神愉快时是不是胃口大开;而心情忧郁时会觉得吃什么都没有滋味?

  随着临床医学对心理因素的关注,一类发病与心理异常密切相关的消化系统疾病被从传统的疾病分类中分离出来,这就是正日益受到关注的胃肠功能紊乱,又称功能性胃肠病。此类疾病跟现代人的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精神负担重有很大的关系,如过度劳累、情绪紧张、家庭纠纷、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等,若长期得不到合理解决,均可引起胃肠道功能障碍。

  人体胃肠道功能是受神经、内分泌系统协同支配、调节的,由于它所拥有的神经细胞数量仅次于中枢神经,对外界刺激十分敏感,因此众多能够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的异常刺激(比如心理压力过大、过度劳累、情绪紧张、情绪出现较大波动)都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下降、上腹不适、饱胀、暖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如果你有这些症状,很有可能就是胃肠功能紊乱

  这类患者一般都有上腹痛、闷胀、嗳气、泛酸、烧心、厌食,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有的还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症状,在有上述消化系统症状的同时,不少患者还伴有失眠、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并且病情常随情绪变化而波动。精神治疗如暗示疗法可使此类症状暂时消退。而通过胃肠镜、胃肠造影以及相应的生化检查无法查出器质性病变。

  在作出胃肠道功能紊乱诊断之前必须排除器质性疾病,尤其是胃肠道的恶性病变(对年纪较大者尤其要注意)。就诊时首先应根据已有的症状作相关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胃肠道功能紊乱之后,还须持续一段时间的随访,经过较长时期观察才能最后肯定。

  胃肠功能紊乱的典型疾病

  1.肠易激综合症

  肠易激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包括粪便性状、排便频率、排便不净感、便急、排便费力以及腹胀)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肠易激综合症的发生与情绪波动等心理因素明显相关。多数此病患者情绪紧张,把轻微的病症看得十分严重,怀疑或担忧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疾病,并反复寻求内科医生诊治。

  2.癔球症

  患者总是觉得喉部有某种说不清楚的东西或团块,并伴有胀满、受压或阻塞等不适感,实际上在进食时症状消失,无咽下困难,检查不能发现咽食管部有任何器质性病变或异物。此症多见于绝经期妇女。患者在发病中多有精神因素,性格上有强迫观念。

  3.神经性厌食

  一般以厌食、严重的体重减轻和闭经为主要表现,某些病例以呕吐为主要症状。患者多为青春期女性,常有家庭和男女社交方面的心理障碍,特别关注个人形体美观,多为保持体态而对进食和肥胖有根深蒂固的病态厌恶心理。由于长期异常控制饮食,体重可减轻到原来的40%~60%,甚至达到严重营养不良、身体衰竭的程度。患者常伴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表现为闭经、低血压、心动过缓、体温过低、饥饿感丧失等,但无器质性病变。

  4.心理性呕吐

  亦称神经性呕吐。患者往往在进食后不久突然发生呕吐,但并无明显恶心,呕吐量也不多,且食欲和食量并不受影响。即便刚刚呕吐完,也可以立刻开始进食,因此多数无明显营养障碍。心理性呕吐可伴有癔病的色彩,如夸张、做作、易受暗示、突然发作等。此外,呕吐有条件反射的因素,印象不良的刺激物如某些食物、药物、气味,甚至某些特定的情景也能引起呕吐。

  治疗方法(心理治疗与躯体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1.常规治疗

  改变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有便秘症状的患者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蔬菜及各种粗制谷物)来增加排便量;对脂肪高度敏感、餐后易出现腹痛症状的患者则应安排高蛋白、低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饮食;平日体力活动较少的患者应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

  2.心理治疗

  (1)治疗的关键在于解决影响患者情绪的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要保持乐观情绪,尽量让精神得到放松;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使作息规律化。如果怀疑自己患了某种疾病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检查,以解除疑虑。除此以外,患者还可就诊于专科医生,接受特殊的心理治疗,如催眠疗法、音乐疗法、松弛疗法等。

  (2)患者家属应积极配合治疗,如向医生提供相关信息帮助分析患者心理问题,并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开导、抚慰,舒缓患者异常情绪。

2007-11-16 08:20:00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丽娟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男人戴帽子会导致秃头吗
戴帽子会导致秃头吗?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实际上,帽子本身并不会让人秃头,掉发涉及诸多因素,比如基因和性激素的变化。戴帽子通常只会使头发变平或变得杂乱。下面就为大家解答这个疑问,喜欢戴帽子的人一定要了解!【雄性激素失衡会秃发】可能有人会发现,戴了一整天帽子后,摘下时会有几撮头发跟着脱落,于是开始慌张,尤其是女性更害怕掉发。其实,我们每天都会自然掉发,这是正常现象,不必为此惊讶。影响秃头的因素之一是二氢睾酮(DHT),它是一种对塑造男性性特征很重要的雄性激素。毛囊对二氢睾酮敏感的人,其毛囊会逐渐缩小,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秃头。而且,这种类型的秃头往往是永久性的,且单纯消除压力源也很难使头发再长出来。【戴帽子和掉发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把帽子戴得太紧,以免对头皮造成压力。但如果一个人长时间不摘下帽子,日复一日,这种持续的压力可能会引发瘙痒感和毛囊发炎。皮肤学教授表示,在极其罕见的情况下,汗水里的盐分可能会导致头皮发炎,进而引起掉发。此外,还需留意帽子的材质和染色料。如果头皮对这些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头发也可能因发炎而开始脱落。而且,如果本身就携带秃发的遗传基因,把帽子戴得太紧可能会加速掉发,因为这样会阻碍毛囊获取足够的氧气。虽然戴帽子导致掉发听起来似乎不太符合常理,但长时间戴帽子确实不是什么好事。如果存在掉发问题,真正应该做的是找出性激素失调的原因,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而不是一味纠结于戴帽子是否会让人秃头。
吴天鹏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男人同房时不射精是怎么回事
男人同房时不射精的病因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以下是对这两类因素的详细分析。一、非疾病因素:1、精神心理因素:精神心理状态对射精有着显著影响。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可能抑制射精反射,导致不射精。此外,性生活中的压力、对性表现的过度关注也可能造成不射精。治疗方式主要是心理咨询或性治疗,以改善心理状态,减轻压力。2、性知识缺乏:缺乏性知识或性经验可能导致男性无法正确掌握射精技巧。建议通过正规渠道学习性知识,了解性生理和性心理,掌握正确的性技巧。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等可能影响射精功能。如果怀疑药物是原因,应咨询医生,并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二、疾病因素:1、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可能损害与射精相关的神经通路,导致不射精。治疗方式需针对具体疾病进行,如脊髓损伤可能需要康复治疗。2、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能影响性激素水平,进而影响射精功能。治疗方式包括控制血糖、补充甲状腺激素等。3、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可能引起射精管堵塞或炎症,导致不射精。治疗方式包括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等。针对男人同房时不射精的症状,建议首先进行自我观察和调整,如改善心理状态、学习性知识等。若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病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男人面色苍白无血色是什么原因
男人面色苍白无血色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非疾病因素如长期熬夜,以及疾病因素如缺铁性贫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一、非疾病因素:长期熬夜会使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生物钟紊乱,影响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导致气血不足,从而出现面色苍白无血色。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一段时间后身体可逐渐恢复。二、疾病因素:1、缺铁性贫血:由于铁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丢失过多等原因,导致体内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引起贫血,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治疗上需遵医嘱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片等。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导致肺部功能受损,气体交换障碍,引起机体缺氧,从而面色苍白。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以缓解症状,同时要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康复训练。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机体代谢率下降,出现面色苍白、怕冷、乏力等症状。患者需遵医嘱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替代治疗,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对于面色苍白无血色的男性,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促进身体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