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胃溃疡患者千万别入饮食误区

  少食多餐。不少人遇到胃溃疡病人会嘱咐他们要“少食多餐”。有的主张临睡前还吃一些点心,意思是以食物中和胃酸,减少胃酸对胃粘膜的刺激,达到减轻胃痛或减少胃痛的目的,但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食物进入胃内,本身对胃粘膜就是一种刺激,不仅可促使胃肠蠕动加快,而且会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对溃疡病的愈合无益。目前主张溃疡病人的饮食宜定时、定量,避免饥饿和饱餐,这才有利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

 

  常喝稀饭。过去主张胃溃疡病人宜进食半流质饮食,认为其煮得烂熟容易消化,可以减轻胃的负担,利于溃疡的愈合。

  实际情况并不尽然,稀饭在口腔内停留时间短,未经咀嚼,得不到淀粉酶的初步消化作用,就囫囵吞下,无疑是在食物消化的第一道工序上“偷工减料”。同时稀饭水分较多,进入胃内稀释了胃液,这都将影响食物消化;加之喝稀饭使胃的容量相对增大,而且所供热量较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胃的负担,而且营养相对不足;喝稀饭常常温度较高,进入口腔时间短便进入胃内,这种高温饮食对胃粘膜有一定刺激,不利于溃疡的愈合。

  少吃纤维素食物。以往认为患胃溃疡病的人不宜吃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宜吃精粮细菜,以减轻胃肠消化食物的负担,而国外一些专家研究结果认为,溃疡病人长期吃精粮细菜,会因在胃内滞留时间长,产酸产气多而出现腹胀等不适。因此,主张在溃疡病没有合并出血或正处在疼痛阶段的病人,可以适当进食含纤维素的粗粮与蔬菜,这样可以增强胃肠粘膜对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加快胃的排空,有利溃疡的愈合。

 更多溃疡知识溃疡病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总称,是一种慢性常见病。多发生于青壮年。溃疡病的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其临床表现有以下特点:病程较长,疾病缠绵难愈;一般在季节、气候变化时易发作;进食或服碱性药物可暂时缓解疼痛和止痛,还伴有暖气、返酸和消化不良症状;胃溃疡多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内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则在饭后2~4小时内开始疼痛,直至下次进食才能使疼痛缓解,且常于夜间发作。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7-11-15 08:37:00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