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联合用胃药注意四大原则

  在临床上,大多数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案是根据病人的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发现(包括体征、镜或胃肠X线造影表现),并结合医生本人临床经验而制定的。为了尽快治愈疾病,在单药治疗无效时,医生常常会选择联合用药,有时,甚至会给病人选择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但是,如果病人缺乏联合用药的基本知识,随意使用,就可能出现“联合用胃药,仍不见疗效”的尴尬情况。

        下面,介绍联合用药的基本原则,供大家参考。

  一、联合用药,服药顺序要正确

  在临床上,常用的联合用药是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促胃动力药等。

  联合用胃药服药顺序举例如下:以抑酸剂为主药,应辅以胃酸中和剂和胃黏膜保护剂;以胃黏膜保护剂和促胃动力药为主药,应辅以弱抑酸剂。一般,抑酸剂宜在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后1小时服用。

  二、类药不能同时服用

  1.一般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促胃动力药,目的是用促胃动力药推动胃排空。

  2.餐后半小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此时胃已基本排空,服用胃黏膜保护剂作用可较持久。

  3.1小时后服用弱抑酸剂。

  注意事项:

  同时服用抑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会减低胃黏膜保护剂的效果;同时服用促胃动力药和胃黏膜保护剂,后者很快进入肠道,不能有效保护胃黏膜。

  最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是铋剂和硫糖铝制剂,这两种药物都需要在胃酸条件下形成不溶性体覆盖在胃黏膜和溃疡面上,阻隔胃酸、蛋白酶和胆汁对其侵害。

  三、症状缓解后,停药时间要妥当

  胃病治疗分常规用药和强化用药。常规用药是为了彻底治愈疾病或巩固疗效,强化用药则是为了迅速缓解症状。

  ●消化性溃疡 患者需常规(一般两个月)服用抑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为迅速缓解疼痛,一般可在1周内加大抑酸剂的剂量,此后,需按常规剂量继续服用。需注意,症状缓解并不意味溃疡已经愈合,过早停药,症状仍可能反复出现。

  ●慢性胃炎 患者应长期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短期辅以促胃动力药和弱抑酸剂。同样,症状缓解后立即停用胃黏膜保护剂,胃炎也难以治愈。

  四、联用药物时,选择药物要仔细

  药物联用,可能相互冲突,出现药物配伍禁忌。因此,联合使用药物时,必须谨慎选择药物。

  ●将胃蛋白酶(不包括胰酶)和促胃动力药同时使用,可使胃蛋白酶迅速进入小肠碱性环境,影响其药效的发挥。

  ●抑酸剂会影响促胃动力药的吸收,同时服用会影响药效的发挥。建议调整服药时间和服药剂量,一般以间隔1小时服用为宜。

  五、有些病人需要维持治疗

  许多病人以为,胃病治愈后就万事大吉,事实并非如此。食不节、幽门杆菌再感染、使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精神因素等都可能引起胃病再次复发。因此,有些病人还需要维持治疗,包括持续最低剂量治疗和间歇治疗两种方式,具体应听从医生的建议。总之,胃病联合用药常为必需,用得好,疾病早除;反之,迁延难愈,需要医生和病人共同努力。

  另外,药物治疗不能代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少病人相信牛奶可以养胃,其实,睡觉前喝牛奶会促进夜间胃酸分泌,加重夜间胃痛。有的病人习惯在胃难受时吃点东西缓解症状,而不是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如此,虽可取得缓解症状的效果,但会使病程迁延。另外,服用铋剂前后1小时喝牛奶和碳酸饮料或喝酒会降低药效。

(实习编辑:张莹秀)

2011-03-16 02:02:00浏览3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胰岛素峰值延迟是胰岛素抵抗吗
胰岛素峰值延迟可能是胰岛素抵抗,也可能不是胰岛素抵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1、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峰值延迟是指患者胰岛素的降糖效果降低,导致血糖升高的情况。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同时伴有胰岛素峰值延迟,则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引起的,因为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胰岛素降糖效果下降。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阿卡波糖等药物进行治疗。2、不是胰岛素抵抗如果患者未患有糖尿病,且体内其他指标正常,只是出现胰岛素峰值延迟,则可能不是胰岛素抵抗引起的。可能是患者近期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高血糖等因素导致的,建议患者可以调整饮食,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蛋糕等。同时,患者也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此外,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也可能导致该症状的出现,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或者是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一般经过一段时间后,胰岛素峰值延迟的情况会得到改善。建议患者平时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骑行等,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同时,患者也要注意监测血糖,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胰岛素抵抗在中医里属于什么情况
胰岛素抵抗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的稳定。通常情况下,胰岛素抵抗在中医里属于脾虚、气虚、肾虚、痰湿、湿热等情况。1、脾虚脾虚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生化不足,不能将血液中的葡萄糖等物质转化为能量,从而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患者会出现口干、口渴、消瘦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2、气虚气虚是由于元气不足,导致身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四君子汤等药物进行治疗。3、肾虚肾虚是由于肾脏的精气不足,导致身体的生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患者会出现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头晕耳鸣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4、痰湿痰湿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导致体内津液不能正常输布,患者会出现咳嗽痰多、舌苔白腻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二陈丸、六君子丸等药物进行治疗。5、湿热湿热是指湿热蕴结体内,脏腑经络运行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患者会出现身体困倦、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龙胆泻肝丸、甘露消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