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忽视拖延治疗,胃病成胃癌

胡庆丰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忽视拖延治疗,胃病胃癌

  年轻人患癌,与食习惯和忽视对胃病进及时治疗有非常大的关系。患胃癌的主要原因有:食用霉变食物、霉制食品、咸菜、烟熏及腌制鱼肉酸菜等食物,过多吃食盐也会增加发生胃癌的危险性。许多年轻人口味重、喜欢吃腌制食品,过度抽烟、酗酒、饮食不当以及精神紧张、生活无规律,这些因素将破坏胃肠道的正常活动,严重损伤胃粘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等胃病,最终促发癌变。专家强调,如今,很多年轻人在患上胃病后,自恃年轻体壮,不及时就医,结果导致大多数年轻胃癌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就已经是晚期。

  出现这4中症状,小心胃癌病变

忽视拖延治疗,胃病成胃癌

  信号一:疼痛性质的改变。

  溃疡病的特点是规律性疼痛。胃溃疡为饱餐痛,疼痛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出现,至下次进餐前疼痛已消失。十二指肠溃疡是饥饿痛亦称空腹痛,疼痛多在饭后3~4小时出现,持续至下一次进餐前,进食后疼痛可减轻或完全消失,有的病人可出现夜间痛。

  如果溃疡发生在距十二指肠相近的胃幽门部,则疼痛节律性与十二指肠溃疡相同。一旦胃溃疡疼痛性质发生了改变成为持续性疼痛或者有所减轻,此时应警惕癌变的可能,应及早去医院检查。

  信号二:明显消瘦

  凡年龄在40岁以上的胃溃疡病人,短期内有食欲减退、厌肉食、恶心呕吐、吐隔宿食或暗红色食物、营养状态不佳、明显消瘦、疲乏无力等症状,且药物治疗效果变差,这可能是恶变的信号。

  信号三:出现固定的包块。

  一部分胃溃疡病人在其心窝部可摸到包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而且包块迅速增大,按压疼痛。随包块的增大,呕吐也随之加重,此种情况大都是发生了恶变。

  信号四:无法解释的黑便

  一般黑便可见于进食大量猪、羊、鸡等动物血之后,也见于服某种药物之后。如果溃疡病人出现了无法解释的黑便,或者化验大便持续有血,需特别注意,应进一步查清,这往往是恶变的先兆症状。

  预防胃癌,在生活中要注意的问题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2.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胃癌。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各种胃癌疾病远离自己。

  3.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4.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胃癌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胃癌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6.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专家提醒与胃癌相关的胃病主要包括胃溃疡、慢性胃炎胃息肉等,要小心为胃溃疡恶变成为胃癌,因此,年轻人也要预防胃癌,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治疗胃病。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黄绮娟)

2010-11-24 00:07:00浏览7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义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青年男性排尿时疼痛且有终末血尿怎么回事,怎么办
青年男性排尿疼痛且有终末血尿主要考虑为膀胱炎、膀胱结石、前列腺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结石等疾病导致的。患者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明确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1、膀胱炎膀胱炎是指膀胱部位受到病原菌的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可能会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从而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终末血尿。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盐酸环丙沙星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2、膀胱结石膀胱结石通常是因为肾和膀胱中尿液中的无机盐发生反应沉着形成的多发结石现象。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腹部疼痛、血尿等症状。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做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多喝水,能够促进结石的排出。3、前列腺炎如果患者长期饮酒、吸烟,可能会导致前列腺液淤积,容易引发前列腺炎,也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前列舒通胶囊、前列倍喜胶囊等药物来治疗。4、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通常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感染后导致肾小球受损,从而出现血尿、蛋白尿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腰痛、发热等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青霉素V钾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5、肾结石肾结石是由于晶体物质异常聚积在肾脏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患者可表现为腹痛、血尿、尿频、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肾结石体积较小的患者,可通过多喝水、多进行跳跃运动等方式促进结石排出。对于体积较大的结石,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如打太极、慢跑等,同时要多饮水。如果症状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刘华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青年男性最多见的继发性肾病有哪些
临床上并无明确数据表明青年男性最多见的继发性肾病。青年男性最多见的继发性肾病可能是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等引起的。若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糖尿病肾病 多由糖尿病引起,是一种以肾脏病变为主并进展缓慢的代谢性疾病。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蛋白尿和(或)镜下血尿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明显的蛋白尿症状,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血压等情况。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温开水送服格列本脲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降糖药物进行治疗。 2.高血压肾病 由于长期血压升高导致肾脏微血管发生缺血性的损害,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夜尿增多、水肿等症状。此时可遵医嘱口服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狼疮性肾炎 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主要是由于机体产生对抗肾脏组织的抗体而引起的炎症反应。该疾病的典型症状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腹腔积液等。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出现贫血、高胆固醇血症等并发症。一旦确诊应立即接受规范化的抗风湿及免疫抑制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需遵医嘱按疗程口服。 4.过敏性紫癜肾炎 是由微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所致的一种过敏性血管炎,典型皮疹为可触及的可变性紫斑或多形红斑,还可出现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等症状。若确诊此疾病,则需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泼尼松龙注射液、氢化泼尼松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静脉注射给药。 5.病毒相关性肾炎 主要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形成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炎综合征,也会诱发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继发病变。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按疗程温开水送服。 建议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查,以早期发现并干预潜在的肾病风险因素。生活方式上,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当锻炼,有助于降低患肾病的风险。
王俊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青年心脏病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青年心脏病多考虑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也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患者长期吸烟、大量饮酒,可能会导致心肌的耗氧量增加,从而诱发心脏病。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2、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患者受到家族遗传因素影响,导致心脏发育异常,可能会诱发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3、心肌炎如果患者身体免疫力低下,心肌部位受到病原体感染,可能会诱发炎症,从而导致心肌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4、心包炎如果患者心包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诱发炎症,导致心包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吲哚美辛片等药物进行治疗。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如果患者长期吸烟、过量饮酒,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胸部压迫等症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