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急性胃扩张病理机制与防治

  急性胃扩张概述

  急性胃扩张(acute gastric dilatation)是指短期内由于大量气体和液体积聚,和十二指肠上段的高度扩张而致的一种综合征。通常为某些内外科疾病或麻醉手术的严重并发症。

  急性胃扩张病因病理

急性胃扩张病理机制与防治

  某些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因素均可并发急性胃扩张,常见者归纳为三类:

  (一)外科手术创伤、麻醉和外科手术,尤其是腹腔、盆腔手术及迷走神经切断术,均可直接刺激躯体或内脏神经,引起胃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胃壁的反射性抑制,造成胃平滑肌弛缓,进而形成扩张。麻醉时气管插管,术后给和胃管饲,亦可使大量气体进入胃内,形成扩张。

  (二)疾病状态胃扭转、嵌顿性食管裂孔疝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十二指肠壅积症、十二指肠肿瘤、异物等均可引起胃潴留和急性胃扩张;幽门附近的病变,如脊柱畸形、环状胰腺癌等偶可压迫胃的输出道引起急性胃扩张;躯体部上石膏套后1~2天引起的所谓“石膏套综合征”(castsyndrome),可能是脊柱伸展过度,十二指肠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的结果;情绪紧张、精神抑郁营养不良均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胃的张力减低和排空延迟;糖尿病神经病变、抗胆碱能药物的应用;水、电解质代谢失调、严重感染(如败血症)均可影响胃的张力和胃的排空,导致急性胃扩张。

  (三)各种外伤产生的应激状态尤其是上腹部挫伤或严重复合伤,其发生与腹腔神经丛受强烈刺激有关。

  急性胃扩张如何防治?

  (1)治疗方法:得了急性胃扩张后首先加强病畜的护理,防止跌撞翻滚,以免发生胃壁或肠肌破裂、肠变位和肠扭转。治疗要根据胃扩张的不同性质,采取镇痛解痉、减压制酵、强心补液等方法。

  ①气胀性胃扩张的,先用胃管排出胃内气体,再经胃管注入水合氯醛酒精合剂,即水合氯醛15~25克、95%酒精30~50毫升、福尔马林10—20毫升、温水500毫升,混合溶解,1次灌服。气胀性或继发性胃扩张,在用水合氯醛酒精合剂镇痛药物基础上,导胃后用以下药物:乳酸15~20毫升、酒精100~200毫升、石蜡油500~1000毫升,加水适量,1次灌服。也可用食醋0.5~L 0公斤或酸菜水1.0~2.0公斤,胃管投入。当使用酸性药物治疗无效时,可改用碳酸氢100~200克,加石蜡油500~1000毫升,口服。

  ②食滞性胃扩张的,用普鲁卡因粉3~4克、稀盐酸溶液15~20毫升、石蜡油0.5一1。0公斤、常水500毫升,混合后1次灌服。但严禁使用大量盐类泻剂,如硫酸钠和硫酸镁等。

  ③继发性胃扩张的,要着重对原发病进治疗。

  ④急性胃扩张的,由于胃肠大量分泌液体及剧烈腹痛和出汗等症状,均可引起机体发生不同程度的脱水,以及循环障碍,所以应及时以静脉注射方法补充体液(通常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1000—2000毫升,加2%安钠加10~20毫升),维持正常血容量,改善心血管机能。

  (2)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在劳役过度、极度饥饿时,避免采食过急,要少喂勤添,注意饲料的调理。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黄绮娟)

2010-11-22 02:51:00浏览8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兰娜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儿童吃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会经常打嗝吗
儿童吃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可能会经常打嗝。首先严格遵循医嘱调整用药剂量和服用方式,可尝试将药物稀释后服用或在饭后半小时服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其次服药期间密切观察儿童反应,若打嗝频繁且伴随腹痛、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调整治疗方案或停药。首先,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为无色至微黄色澄明液体,其主要成分为1,6-二磷酸果糖三钠,属于酸性盐类物质且渗透压较高。当儿童服用后,药物可能对胃肠道黏膜产生直接刺激,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或蠕动异常。尤其是婴幼儿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黏膜屏障较为薄弱,对药物的敏感性更高。这种刺激可能导致胃内气体排出受阻或逆蠕动增强,从而引发打嗝。其次,果糖二磷酸钠需在体内经酶催化代谢为果糖-6-磷酸和磷酸,部分儿童可能存在果糖代谢酶(如醛缩酶B)活性不足或个体差异,导致药物代谢速度减慢。未及时代谢的药物在肠道菌群作用下可能发生发酵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使胃肠道内气体量增多。当气体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通过打嗝的方式排出。日常护理中可适当顺时针按摩儿童腹部,促进胃肠蠕动和气体排出,同时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减轻胃肠道负担。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打嗝不止是中风的前兆吗
一般人偶尔打几次嗝是很平常的现象。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打嗝可能与中风存在关联。先别急,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究一下。【打嗝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打嗝的出现和消失都没有特定原因,人们偶尔都会多打几个嗝。不过,短时间内打嗝还是有一些特定的触发因素,比如:a、饮酒可能会引发打嗝。b、抽烟可能会导致打嗝。c、室内温度突然变化或体内温度突然变化。例如,突然把空调温度调低,或者吃、喝了冷的东西后,马上又食用热的东西。d、喝东西速度太快。e、情绪问题,如压力或恐惧。f、吞入空气。例如嚼口香糖的时候。【打嗝打不停可能是疾病征兆】打嗝是由横膈膜非自主且突然的运动引起的。横膈膜是位于肺底部的一大块肌肉,它与肋间肌共同作用,帮助人们呼吸。横膈膜的运动使声带快速关闭,从而产生打嗝声。打嗝可能在几分钟后自行消失,无需任何治疗,这属于正常现象。大多数人只是偶尔打几个嗝,很少有人会连续打嗝超过48小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比如:1、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或哮喘。2、心理问题:如恐惧。3、代谢综合征以及代谢相关疾病:如糖尿病、低血糖。4、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状况:如脑损伤或肿瘤。5、使用某些诊疗手段或药物:如麻醉、化疗、苯二氮卓类(常用的镇定安眠药)。【中风有哪些症状?】偶尔打嗝是正常的,但如果长时间不停地打嗝,甚至持续数天、数周,就需要特别注意了,建议直接寻求医生的帮助,详细了解打嗝与中风的关系。长时间打嗝除了可能预示着上述疾病外,中风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因此,要多留意是否有中风的相关症状,比如以下6种:a、突然出现单眼或双眼视力问题。b、突然无法正常走路,感到头晕,或失去平衡。c、突然剧烈头痛。d、突然说话困难,可能口齿不清,甚至在清醒状态下完全无法说话。e、由于虚弱和麻木,突然无法将两只手臂同时举起。f、脸部可能会有一侧下垂,无法正常微笑。
周中银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人打嗝是什么原因
打嗝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其原因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如饮食因素、外界刺激、精神因素等,以及疾病因素如胃食管反流病、脑血管疾病等。一、非疾病因素:1、饮食因素:进食过快、过饱,或者食用了过热、过冷的食物及饮料,都可能刺激膈肌,导致膈肌痉挛,从而引发打嗝。此外,食用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等,会在肠道内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胃内压力增加,也可能诱发打嗝。一般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细嚼慢咽、少食多餐,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产气食物来缓解。2、外界刺激:突然吸入冷空气,或者腹部、胸部受凉,会使膈肌受到寒冷刺激,出现痉挛。另外,剧烈运动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此时若快速饮水或进食,也容易刺激膈肌,引发打嗝。通常可以通过喝温水、热敷腹部等方式,温暖膈肌,缓解痉挛。3、精神因素: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情绪激动等精神状态时,会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进而干扰膈肌的正常运动,导致打嗝。要缓解这种情况,需要调整心态,通过深呼吸、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减轻精神压力。二、疾病因素:1、胃食管反流病: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原因,胃内容物会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进而刺激膈肌,引起打嗝。患者通常还会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治疗上,一般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如抬高床头、避免餐后立即平卧,同时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以及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促进胃排空。2、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等,病变可能影响到脑部的呼吸中枢或膈神经的调节功能,导致膈肌功能紊乱,出现打嗝。患者往往还伴有头痛、头晕、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如脑出血可能需要手术止血,脑梗死需要溶栓、取栓或进行药物治疗等。如果偶尔打嗝,一般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自行缓解。但如果打嗝持续时间较长、频繁发作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周中银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为什么会突然打嗝
突然打嗝可能是由饮食过快、吸入冷空气等非疾病因素引起,也可能是由胃炎、膈肌肿瘤等疾病因素导致,建议若打嗝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一、非疾病因素:1、饮食过快:进食速度太快,会导致大量空气随着食物一起进入胃肠道。这些空气积聚在胃内,会刺激胃和膈肌,引起膈肌痉挛,从而导致打嗝。通常还可能伴有胃胀等症状。2、吸入冷空气:突然吸入大量冷空气,会使膈肌受到寒冷刺激,引起膈肌的不自主收缩,产生打嗝现象。可能会伴有短暂的腹部不适,一般无其他明显症状。二、疾病因素:1、胃炎: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存在炎症,胃的消化功能会减弱。当进食后,食物在胃内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容易产生气体,这些气体上逆刺激膈肌,就可能引发打嗝。常伴有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2、膈肌肿瘤:膈肌上的肿瘤会直接刺激膈肌,使其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膈肌痉挛,引发打嗝。除了打嗝外,还可能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过饱,少吃易产气的食物,如大豆、洋葱等。另外,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着凉,尤其是在寒冷天气外出时,可适当佩戴口罩,防止冷空气直接吸入。如果是疾病因素导致的打嗝,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因为情绪因素也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打嗝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