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胃酸过多者喝蜂蜜有讲究

胃酸过多者喝蜂蜜有讲究
 

  天凉之后,超市里把进补的食品摆得很显眼。参、银耳等,都挺全的。特别是蜂蜜,据货架的管理员说,买的人特别多,尤其枇杷蜜之类对肺有好处的,大家很喜欢买。

  但是,同时也有不少人有疑问,以前只听说蜂王浆含激素,小孩不能吃,现在听说蜂蜜也含有雌性激素,小孩一样不能吃,还有男人也不能吃。

  正规产品可以放心食用

  省二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洪金珠说,蜂蜜不像蜂王浆那样含有激素成分。至于有的人所疑惑的,植物中的雌性激素是否会进入蜂蜜中,现在并没有明确的研究能证明这一点。并且,不同植物、不同地域出品的蜂蜜,成分也不同,所以,凡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经过各种检验出厂的蜂蜜,应该都没什么问题。

  但是洪主任提醒,如果不是天然蜂蜜,而是有各种添加成分的,就很难说了,这种蜂蜜在市场上也很普遍。

  因此,洪主任说,对于一些有乳腺小叶增生的女性,害怕蜂蜜含激素不敢吃,是不必要的。但是,对于一些想靠蜂蜜美容养颜的女性来说,要避免走入多多益善的误区。不管食物有什么滋补功效,都要适量,没几天就消灭一罐蜂蜜,并不能提前达到某种效果。

  洪主任还说,有的人刻意购买人家挑担子卖的,没有正规包装的蜂蜜,认为更加天然,其实这个想法不科学,因为这种蜂蜜是否受到污染、细菌是否超标等都不清楚。所以还是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没有添加其他成分的纯蜂蜜比较好。

  腹泻和胃病者不可多吃

  提起不适宜的人群,洪主任说,蜂蜜性质比较温和,稍微偏凉,所以是一种很多人都能吃的滋补品。特别是容易上火、经常便秘的人,多喝蜂蜜很有好处。

  而对于胃寒、容易腹泻的人来说,最好是尝试着吃一点,如果会加重症状,要避免继续食用。有胃病的人,喝蜂蜜也有讲究。洪主任介绍,如果有溃疡或者经常胃酸过多,最好不要在空腹的时候喝很多蜂蜜,以免加重胃酸分泌,刺激病灶。

  另外,有的家长反映,小婴儿很容易便秘,能不能给吃蜂蜜缓解。洪主任建议,如果是4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从不应该添加辅食方面来说,最好不要食用。如果要喂,也只能在奶中添加一两滴,不能多喂,以免其中复杂的成分导致孩子过敏或者其他不良的反应。

(责任编辑:王海娥)

2007-10-06 09:14:00浏览9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冠心病最近发作频繁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近发作频繁,多考虑是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未按时用药、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原因造成的,患者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情绪激动如果患者长期精神压力大,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引发心律失常,出现心跳加快、胸闷等症状。建议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多与家人沟通交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进行改善。2、剧烈运动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了比较剧烈的运动,如打篮球、跑步等,可能会导致心肌的耗氧量增加,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建议患者需要注意适当休息,一般在一段时间后不适症状会逐渐缓解。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深呼吸,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3、未按时用药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可能会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甚至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患者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私自减药或停药。4、急性心肌梗死如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会堵塞冠状动脉,从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常见的症状有胸闷、胸痛、恶心等。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行处理。5、心肌缺血如果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诱发心肌缺血,出现上述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进行处理。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摄入,可适当进行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并注意劳逸结合,还要加强监测血压变化并及时记录,如有异常改变应及时就医治疗。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老年人得冠心病严重吗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人得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如果症状比较轻微,一般是不严重的,如果症状比较明显,可能是比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多考虑是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常吸烟、喝酒,过度肥胖等造成的。如果老年人的病情和症状比较轻微,只是出现轻微胸闷、胸痛等症状,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不严重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如果老年人的症状比较严重,出现了明显的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这种情况下一般是比较严重的。患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普萘洛尔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改善病情,必要时可遵医嘱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心脏搭桥术等手术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要合理调整饮食习惯,避免吃辛辣刺激、过于油腻的食物,比如辣椒、炸鸡等。如果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冠心病患者胸口隐隐作痛
冠心病患者胸口隐隐作痛,可能是因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原因所致。根据其引起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1、心绞痛 冠心病主要由于给心脏供血、供氧的冠状动脉受到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而出现严重狭窄,继而造成闭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所致。心绞痛发生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而出现胸口隐隐作痛的症状,特征是在心前区、胸骨后、左侧胸部出现压榨样钝痛或者绞痛,疼痛可以向左肩部、下颌、上腹部放射,形成放射痛,有些患者出现颈部、咽喉部的紧缩感或者下颌部疼痛,部分的患者还可能出现上腹疼痛,但心绞痛持续时间约5-10分钟,很少超过20分钟,通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可以缓解。患者应遵医嘱常规服用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也应该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2、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表现为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胸口隐隐作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多由过劳、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等导致。使用硝酸甘油无效。治疗上无并发症者急性期绝对卧床1-3天,进行吸氧并持续心电监护,通常治疗方案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急症外科搭桥手术等。所有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栓药物进行治疗。 日常中建议患者应该调整日常习惯,规律饮食,保持清淡、低脂、低盐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冷食以及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以免病情加重。
王俊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冠心病可以注射甘露醇吗
冠心病一般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一般可以注射甘露醇,能够缓解症状,但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甘露醇属于一种脱水药物,能够起到利尿的作用,并且还可以改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于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脑梗死有一定的效果,同时还可以缓解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可能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出现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扩张血管,从而增加心肌的供血,可以缓解不适症状,同时还可以降低颅内压,避免病情加重。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观察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停药并且及时就医治疗。另外,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抗血小板聚积,预防血栓形成。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服用药物效果不佳,患者还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比如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上述药物后,可能会出现寒战、发热、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无尿、肾功能衰竭等。使用时要注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甘露醇过敏者、孕妇等禁止使用。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饮食上,患者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有哪些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危险因素通常包括年龄、不良的生活习惯、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1、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也会逐渐升高,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群。 2、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果患者长期吸烟、喝酒、熬夜等,也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建议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喝酒,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族史 如果患者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早发心血管病史,其患病风险会比正常人高。 4、高血压 高血压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通常是因为血压长期升高,导致血管壁受损,进而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5、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多由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引起,由于血液中脂肪含量增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从而诱发上述疾病。 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应前往正规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疾病治疗时机。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