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医治疗十二指肠壅积症病例(二)

  谢xx:男,48岁,北京朝阳区人

  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呃逆、恶心、呕吐,以进食后较著,采取俯卧位及左侧卧位上述症状可缓解。曾做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患者体质量下降,面色灰白。

  患者于2003年8月15日来我院就诊。

  查体:上腹部膨隆,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扩张,腹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各瓣膜无杂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肝功、乙肝系列、肾功均正常。

  胸部X线正位片无异常。

  腹部B超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见十二指肠下水平部(横部)一外压性呈笔杆样充盈缺损,其近端肠管扩张,钡剂壅积,通过不畅,蠕动增强,有频繁的逆蠕动,并见钡剂由十二指肠球部返流入胃。

  诊断为十二指肠壅积症。

  张主任给予患者我院特色疗法治疗。患者服用“化滞安胃汤1号”两个疗程后,复查,钡餐造影:一切正常。

  患者巩固治疗一个疗程后,痊愈。电话随访,未见复发。

2007-08-23 14:25:00浏览6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降部糜烂的病因和治疗方式是什么
十二指肠降部糜烂可能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胃酸分泌过多、药物因素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不良的饮食习惯 如果患者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可能会对十二指肠黏膜造成刺激,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十二指肠降部糜烂的情况。建议患者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上述食物,可以适当进食小米粥、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2、幽门螺杆菌感染 如果患者不注意饮食卫生,可能会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十二指肠降部黏膜损伤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3、消化性溃疡 主要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道黏膜损伤的疾病。由于胃肠道黏膜受到刺激,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还可能伴有腹痛、反酸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抑制胃酸药物进行治疗。 4、胃酸分泌过多 主要是精神压力过大、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可能会导致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受到刺激,从而引起上述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保护胃黏膜。 5、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导致胃黏膜损伤,从而引起十二指肠降部糜烂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停止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当、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药物因素、胃酸分泌过多、应激反应等。1、饮食不当如果患者经常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造成损伤,从而引起上述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药物保护胃肠道黏膜。同时,患者还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2、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考虑跟胃肠道黏膜受到幽门螺杆菌等致病菌的入侵有关,患者通常会伴随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有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需要遵医嘱配合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等保护胃肠道黏膜的药物。3、药物因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较强的消除炎症、解热、镇痛的作用。如果患者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此类药物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造成损伤,从而引起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4、胃酸分泌过多患者出现胃酸分泌过多的情况后,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造成刺激,从而诱发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5、应激反应患者在遭受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等应激状态时,可能会诱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后,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唐保东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粘膜慢性炎是什么病
十二指肠粘膜慢性炎是指十二指肠部位因各种刺激因素出现的慢性炎症炎症,引起该疾病的原因堪忧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胆汁反流等因素,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不良的饮食习惯 如果患者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大蒜等,可能会对十二指肠黏膜造成刺激,导致出现炎症反应。患者需要调整饮食,可适量食用鸡蛋羹、玉米粥、山药粥等食物进行辅助调理。 2、长期饮酒 如果患者长期大量饮酒,酒精可能会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导致出现炎症反应,引起十二指肠炎。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抑制胃酸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保护十二指肠黏膜。 3、幽门螺杆菌感染 如果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十二指肠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炎症反应。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等药物进行治疗。 4、药物刺激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可能会对十二指肠黏膜造成损伤,从而引起炎症反应。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停止服用上述药物,同时还需多喝水,促进药物代谢。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铝碳酸镁、胶体酒石酸铋等保护胃黏膜。 5、胆汁反流 如果患者经常暴饮暴食或吃过多油腻食物,可能会导致胆汁反流,损伤胃肠黏膜,进而引起慢性十二指肠炎。患者要注意三餐定时定量食用,还要注意避免食用肥肉、蛋黄、炸鸡等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西沙必利、盐酸雷尼替丁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有以上情况,建议患者及时调整,以免延误病情。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肌炎中医能治好吗
对于部分病情较轻、病程较短,且对中医治疗敏感的肌炎患者,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运用中药、针灸等手段,有较大可能达到临床治愈;然而,若肌炎病情严重、已造成严重肌肉损伤,或对中医治疗反应不佳,可能难以彻底治愈。在病情早期,当肌炎仅表现为肌肉轻度疼痛、乏力,尚未出现明显肌肉萎缩及严重脏器受累时,中医治疗具有独特优势。中医将肌炎归为痿证、痹证范畴,主要通过望、闻、问、切收集患者症状体征,进行辨证。若为湿热浸淫型,以清热利湿中药组方,如苍术、黄柏、薏苡仁等配伍,可有效清除体内湿热之邪,缓解肌肉酸痛。配合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三阴交、曲池等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改善肌肉营养代谢。这类患者多数能在数月内症状明显改善,实现临床治愈,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能力。对于中晚期肌炎患者,肌肉损伤严重,出现大面积肌肉萎缩,甚至累及心脏、肺部等重要脏器,引发心肌炎、间质性肺炎等并发症时,中医治疗难度较大。此时,单纯中药调理难以快速修复已受损的肌肉纤维,逆转脏器功能损害。另外,部分患者体质特殊,对中药吸收不佳,或者病情复杂,证型不典型,中医辨证困难,可能导致治疗方案难以精准制定,在这些情况下,单纯依靠中医治疗往往难以彻底治愈肌炎。如果怀疑患有肌炎,如出现不明原因肌肉疼痛、乏力、运动耐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肌酶谱、肌电图、肌肉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病情较轻者,可尝试中医治疗。若疗效不佳或病情加重,及时联合西医治疗。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结缔组织病中医能治好吗
结缔组织病通常无法仅依靠中医治好。这类疾病涵盖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多种病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因素交互作用。中医难以达成彻底治愈的效果,多需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结缔组织病本质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例,不仅侵犯皮肤、关节,还可能影响肾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其发病涉及基因易感性,特定基因在环境因素(如紫外线、感染)触发下,导致免疫细胞功能紊乱,产生大量自身抗体攻击身体。中医理论虽从整体辩证论治,但面对如此精细且复杂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难以从根源上纠正免疫紊乱,阻止疾病进展。中医治疗以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手段为主。中药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运行来改善症状,像雷公藤等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有一定缓解作用。然而,中药成分复杂,其作用机制难以精准对应结缔组织病的免疫发病环节。针灸推拿主要针对关节肌肉症状,对于内脏器官受累的严重情况,如狼疮性肾炎、皮肌炎累及心肌,难以发挥实质性治疗效果,无法从根本上修复受损组织、恢复器官功能,无法实现对结缔组织病的彻底治愈。确诊结缔组织病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风湿免疫科复诊。目前西医治疗以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为主,能有效控制免疫反应,延缓病情进展。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患者可辅助中医调理,改善体质、缓解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