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胃潴留疗效观察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胃潴留66 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胃潴留疗效观察

  男42 例,女24 例;胎龄29~37 周;出生体重1320~2465g , 入院日龄为10min~3d , 均在开始喂奶或鼻饲奶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和胃潴留, 经抽取胃内容物后确诊,且经摄腹部X线片后排除消化道畸形。其中单纯早产儿生活能力低38 例(包括极低出生体重儿11 例) , 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8 例,颅内出血4 例。低血糖2 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 例,败血症3 例,呼吸窘迫综合征6 例,肺出血2 例。

  1. 2 治疗方法

  将66 例按住院先后分为对照组30 例和治疗组36 例,两组间胎龄、体重、日龄及合并症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入院后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原发病及部分静脉营养等处理基础上, 治疗组给予静滴红霉素2~3. 5mg/ kg. d ,1 次/ d ,疗程7d。对照组酌情给予禁食及温生理盐水洗胃。

  1. 3 疗效评定

  显效:治疗1~3d 内腹胀消失,再喂奶或鼻饲奶后无腹胀或胃潴留; 有效: 治疗3~7d 内腹胀好转, 无胃潴留,喂奶(或鼻饲奶) 后无腹胀;无效:治疗7d 临床腹胀无改善,或喂奶(或鼻饲奶) 后潴留量≥1/ 5 奶量。

  2 结果

  治疗组36 例中显效29 例,有效5 例,无效2 例,其中因肺出血死亡1 例, 颅内出血死亡1 例, 总有效率为
94. 45 %。对照组30 例中,显效9 例,有效12 例,无效9 例,其中肺出血死亡1 例,总有效率为70. 00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 < 0. 01)

  3 讨论

  早产儿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不成熟, 两者缺乏协调活动, 且小肠的动力随胎龄的增加也有一个成熟与发育的过
程,特别是31 周的早产儿,小肠几乎无推进性活动[2 ] 。对于32 周胎龄的早产儿给予红霉素可引起胃肠道推移运动的出
现[1 ] 。红霉素为胃动素受体兴奋剂,它对刺激胃肠形成移动性运动综合征波与14 碳大环内脂分子的两个胺糖及中性
糖分子有关[3 ] , 由于其电荷分布的空间结构与胃肠素完全一样, 能激活相同的受体, 能增加食管括约肌张力, 能引起
胃底、胃窦的强烈收缩, 能增加小肠收缩, 可促进胃的排空及肠蠕动,及对胃排空和结肠转运起良好作用,从而避免腹
胀。本组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胃潴留因剂量小(抗炎治疗量为20~40mg/ kg. d) , 应用时间短, 临床未见不良反
应,且疗效好,故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梅. 新生儿的胃肠动力. 新生儿科杂志,1999 ,14(2) :88.

  2 邵肖梅. 早产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及喂养.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 ,15(12) :716.

  3 程书权,李新民,赵香兰. 红霉素类药物在非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尝试.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9 ,26(6) :488.

2007-08-23 12:48:00浏览1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早产儿出生三个月还是喜欢睡觉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早产儿出生三个月还是喜欢睡觉多考虑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睡眠环境不佳、营养不良、低血糖、脑性瘫痪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1、正常现象由于早产儿的各个器官发育还不完善,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嗜睡等症状。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可以不用过分担心,也不需要特殊治疗。2、睡眠环境不佳如果睡眠环境过于嘈杂,或者室内温度过高,早产儿可能会出现睡眠不踏实、易惊醒等症状。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避免噪音过大,也可以通过开窗通风的方式进行改善。3、营养不良若是早产儿出生后,母乳喂养不足,可能会导致身体营养不良,出现身体消瘦、面色发黄、嗜睡等症状。建议母亲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比如猪蹄汤、鲫鱼汤等,可以通过奶粉喂养的方式进行改善。4、低血糖若是早产儿出生后,母乳喂养量过少,可能会导致体内血糖含量下降,从而诱发低血糖,会出现嗜睡、身体乏力、出汗等不适症状。家长可以适当增加母乳喂养量,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的方式进行治疗。5、脑性瘫痪如果早产儿出生时,大脑发育不成熟,可能会诱发脑性瘫痪,会出现肌张力增高、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巴氯芬片、盐酸替扎尼定片等药物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缓解。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有加重趋势,建议家长及时带早产儿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如果早产儿是奶粉喂养或者混合喂养,家长要注意奶瓶、奶嘴等器具保持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污染。喂奶粉前需要仔细检查奶粉是否变质,避免给宝宝带来不良反应。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