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胃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胃病 > 其它胃病

升阳通降法治疗胃粘膜脱垂症32例观察

举报/反馈
2007-08-23 00:43:00

  胃粘膜脱垂症是因胃窦部粘膜松弛脱垂,甚至脱入幽门管所致,常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发生,临床上多有上腹部无规律性疼痛,左侧卧位减轻,嗳气返酸、腹胀,少数伴呕血、黑便。笔者自1992年开始用升阳通降法治疗本病3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32例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21~67岁,平均38.7岁;病程1个月~5年。其中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12例。全部病例均有上腹部疼痛,进食后加剧者15例,缓解者6例;大便潜血阳性者3例。

    治疗方法

  黄芪24g、白术12g、柴胡6g、升麻6g、党参12g、陈皮9g、元胡12g、金铃子9g、白芍12g、炙草10g,如大便潜血阳性者加紫珠10g、白芨9g;腹胀明显者加川朴9g、枳壳9g;吞酸者加左金丸9g;食滞者加谷芽15g、麦芽15g、内金10g。

  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疗程,治疗3疗程后观察疗效。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X线钡餐复查胃粘膜无脱垂;好转: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胃镜复查胃粘膜仍有轻度脱垂;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胃镜复查胃粘膜脱垂无好转。

  32例中治愈15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

  典型病例

  张某,男,32岁,上腹部反复无规律性疼痛半年,X线钡餐检查提示胃粘膜脱垂,经服三九胃泰等药无明显好转。证见胃脘疼痛,腹胀纳呆,时有嗳气,舌淡胖苔白腻,脉濡。

  辨为清阳不升,浊气内阻,治用升阳益胃,理气降浊。

  方用:白术12g、党参12g、柴胡6g、升麻6g、白芍12g、元胡12g、陈皮9g、金铃子9g、川朴9g、枳壳9g、藿香12g、神曲9g、内金9g。

  上方加减服用20剂,症状完全消失,无胃脘疼痛不适,再用香砂养胃丸调理,X线钡餐复查胃粘膜脱垂已消失。

  体会

  本症属中医胃脘痛、痞胀等范畴,病机在于脾胃内伤,清阳不升,脾气下陷,浊邪内阻,气机不畅。董建华教授认为“胃脘痛不论寒热虚实,内有郁滞是共同的特征”。力倡胃脘痛治疗首在“通降”,叶天士认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故治疗上应升阳与通降相结合。方用黄芪、炙甘草、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升阳益气,元胡、陈皮、金铃子通降泄浊、调畅气机。《临证指南医案》曰:“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香燥,胃喜柔润也。”故以白芍易当归,与党参、黄芪相伍,取甘能缓急,酸能敛阴之意,以达“甘酸相合,共奏阴血”之妙。全方升阳益胃与理气降浊合用,使脾升胃降,气机调畅,胃粘膜脱垂得以恢复。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