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升阳通降法治疗胃粘膜脱垂症32例观察

  胃粘膜脱垂症是因胃窦部粘膜松弛脱垂,甚至脱入幽门管所致,常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发生,临床上多有上腹部无规律性疼痛,左侧卧位减轻,嗳气返酸、腹胀,少数伴呕血、黑便。笔者自1992年开始用升阳通降法治疗本病3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32例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21~67岁,平均38.7岁;病程1个月~5年。其中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12例。全部病例均有上腹部疼痛,进食后加剧者15例,缓解者6例;大便潜血阳性者3例。

    治疗方法

  黄芪24g、白术12g、柴胡6g、升麻6g、党参12g、陈皮9g、元胡12g、金铃子9g、白芍12g、炙草10g,如大便潜血阳性者加紫珠10g、白芨9g;腹胀明显者加川朴9g、枳壳9g;吞酸者加左金丸9g;食滞者加谷芽15g、麦芽15g、内金10g。

  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疗程,治疗3疗程后观察疗效。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X线钡餐复查胃粘膜无脱垂;好转: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胃镜复查胃粘膜仍有轻度脱垂;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胃镜复查胃粘膜脱垂无好转。

  32例中治愈15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

  典型病例

  张某,男,32岁,上腹部反复无规律性疼痛半年,X线钡餐检查提示胃粘膜脱垂,经服三九胃泰等药无明显好转。证见胃脘疼痛,腹胀纳呆,时有嗳气,舌淡胖苔白腻,脉濡。

  辨为清阳不升,浊气内阻,治用升阳益胃,理气降浊。

  方用:白术12g、党参12g、柴胡6g、升麻6g、白芍12g、元胡12g、陈皮9g、金铃子9g、川朴9g、枳壳9g、藿香12g、神曲9g、内金9g。

  上方加减服用20剂,症状完全消失,无胃脘疼痛不适,再用香砂养胃丸调理,X线钡餐复查胃粘膜脱垂已消失。

  体会

  本症属中医胃脘痛、痞胀等范畴,病机在于脾胃内伤,清阳不升,脾气下陷,浊邪内阻,气机不畅。董建华教授认为“胃脘痛不论寒热虚实,内有郁滞是共同的特征”。力倡胃脘痛治疗首在“通降”,叶天士认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故治疗上应升阳与通降相结合。方用黄芪、炙甘草、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升阳益气,元胡、陈皮、金铃子通降泄浊、调畅气机。《临证指南医案》曰:“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香燥,胃喜柔润也。”故以白芍易当归,与党参、黄芪相伍,取甘能缓急,酸能敛阴之意,以达“甘酸相合,共奏阴血”之妙。全方升阳益胃与理气降浊合用,使脾升胃降,气机调畅,胃粘膜脱垂得以恢复。

2007-08-23 00:43:00浏览8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甲减的症状与治疗
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减弱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症状包括代谢减慢、神经系统异常及心血管系统改变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调理、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等。一、症状:1、代谢减慢:甲减患者常表现为代谢率降低,症状包括畏寒、乏力、体重增加。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足,机体产热减少,患者对寒冷环境敏感。基础代谢率下降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即使饮食量未增加,体重也可能上升。此外,患者常感到疲劳,日常活动能力下降。2、神经系统异常:甲减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及反应迟钝。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抑郁情绪或情绪波动,严重者甚至出现嗜睡或昏迷。这些症状与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减弱有关。3、心血管系统改变:甲减患者常出现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及血压偏低等心血管系统症状。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直接刺激作用减弱,患者可能出现气短或胸闷。4、皮肤与毛发改变:甲减患者皮肤常表现为干燥、粗糙及脱屑,毛发稀疏、易脱落。由于甲状腺激素不足,皮肤代谢减慢,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减少,导致皮肤干燥。二、治疗:1、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适当增加体力活动以改善代谢状态。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提高基础代谢率,缓解乏力症状。2、饮食调理:建议患者摄入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以改善便秘症状。对于碘缺乏引起的甲减,可适量增加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但需避免过量摄入以免加重甲状腺功能异常。3、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是甲减的核心治疗手段,常用药物为左旋甲状腺素。左旋甲状腺素的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及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化调整。甲减患者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同时,患者应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以确保药物剂量的准确性。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甲减最开始的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因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引发的全身性代谢减低综合征,其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畏寒、乏力、心率减慢及食欲减退等,这些症状与甲状腺激素对能量代谢、神经传导及器官功能的调控作用密切相关。1、畏寒:甲状腺激素通过激活细胞线粒体产热过程维持体温平衡。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基础代谢率可降低,导致机体产热减少。患者会出现对冷刺激敏感,即使环境温度适宜也需额外保暖,冬季症状尤为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皮肤干燥、毛发稀疏,与汗腺及毛囊代谢受抑制有关。2、乏力: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葡萄糖和脂肪分解供能。甲减时,ATP生成减少,肌肉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骨骼肌收缩力下降。患者常感持续性疲劳,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日常活动如爬楼梯、家务劳动等会明显加重疲劳感,部分患者出现运动后肌肉酸痛,与乳酸代谢异常相关。3、心率减慢:甲状腺激素通过β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并加快窦房结起搏频率。甲减时,心肌细胞β受体密度下降,导致心输出量减少。患者静息心率常低于60次/分,可伴有心悸、气短,活动后尤为明显。严重者可出现心包积液,进一步影响心脏功能。4、食欲减退: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及消化酶分泌。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胃排空时间延长,肠蠕动频率降低,患者表现为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常伴腹胀、便秘。部分患者因代谢减慢出现体重增加,与热量消耗减少及水钠潴留有关。对于出现上述症状者,建议尽早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及游离甲状腺素水平。确诊后可能需要遵医嘱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另外,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预防黏液性水肿、心包积液等并发症。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孕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孕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即甲减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即甲亢,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早产流产等后果。备孕女性应在孕前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甲状腺疾病。1、胎儿发育迟缓: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孕期甲减会使孕妇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足,影响胎儿细胞的代谢和增殖,导致胎儿生长缓慢,出现胎儿体重偏低、身长增长滞后等发育迟缓的表现。而甲亢时,孕妇处于高代谢状态,营养物质消耗过多,也可能导致胎儿获得的营养不足,进而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2、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在胎儿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激素起着关键作用。孕早期胎儿的甲状腺尚未发育完全,其甲状腺激素主要依赖母体供应。若孕妇甲减,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胎儿大脑和神经细胞的分化、增殖以及髓鞘形成,增加胎儿智力发育障碍、认知能力低下、听力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患有先天性呆小症,表现为智力迟钝、身材矮小、面容呆滞等。3、早产流产: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影响孕妇体内的激素平衡和内环境稳定。甲减可能使子宫平滑肌收缩能力减弱,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增加流产的风险;而甲亢则可能导致孕妇交感神经兴奋,子宫收缩增强,容易引发早产。一旦确诊甲状腺功能异常,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确保孕期母婴健康。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孕期便秘使劲拉会影响胎儿吗
孕期便秘使劲拉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在怀孕期间容易出现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等情况,而过度用力排便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孕期便秘的原因多样,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肠道平滑肌松弛,蠕动减慢,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引起便秘。增大的子宫压迫肠道,也会阻碍粪便排出。此外,孕期活动量减少、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等,都可能加重便秘情况。当孕妇用力排便时,腹压会急剧升高,这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过高的腹压可能会导致子宫收缩,若子宫收缩频繁且强烈,可能增加流产、早产的风险,尤其在孕早期和孕晚期,这种风险相对更高。同时,腹压变化还可能影响子宫内胎儿的血液供应,短暂的血液供应减少虽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长期或频繁出现,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针对孕期便秘,处理方法有多种。首先从饮食方面调整,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芹菜等,以及水果,像苹果、香蕉等,这些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软化粪便。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用足够的水,有助于粪便排出。若饮食调整效果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使肠道内渗透压升高,保留水分,促进排便;也可使用开塞露,通过润滑肠道、刺激肠壁来促进排便,但该药物不宜长期使用。孕期要预防便秘,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固定时间尝试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在马桶上坐几分钟,培养排便反射。适当增加活动量,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久坐久卧,保持适量运动。如果便秘情况严重或伴有腹痛、阴道出血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