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原发性非壶腹周围十二指肠良性肿瘤

  原发性非壶腹周围十二指肠良性肿瘤

  十二指肠非壶腹周围的肿瘤临床上较少,而良性者更少见[1]。我院从1983年1月至2000年5月间收治原发性、非壶腹周围的十二指肠良性肿瘤仅10例,占同期十二指肠肿瘤的15.2%(10/66)。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原发性非壶腹周围十二指肠良性肿瘤

  10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29~88(平均54)岁。临床症状有腹痛者5例,疼痛主要位于上腹部,为隐痛或阵发性绞痛;黑便者5例,黑便往往表现为反复发作;体重减轻者3例、发现上腹部肿块3例、十二指肠梗阻1例和反复顽固性腹泻者1例。因病变未发生于或未累及壶腹,10例患者均无黄疸。10例患者中,只有单一症状者占60%(6/10),其余4例具有两个以上的症状。10例患者从出现症状到住我院诊治的时间平均18.1个月,病史最长为10年的1例患者,仅有1项症状,即反复黑便,1~2年发作1次。

  2.辅助检查及其结果:

  10例患者中,接受右上腹B超检查者3例,仅1例有阳性发现(术中所见为降部黏膜下黏液性囊腺瘤,肿瘤直径2cm)。接受CT检查者2例,1例有阳性发现(术中所见为球部平滑肌瘤,肿瘤直径3.5cm)。上消化道造影6例。接受内镜检查8例,均有阳性发现,并与术中所见相符。因此,内镜和上消化道造影应是诊断十二指肠肿瘤很好的方法。本组患者除1例是在急性穿孔手术中发现肿瘤以外,其余9例患者术前均诊断出十二指肠肿瘤。

  3.肿瘤部位、性质及大小:

  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球部者3例,分别是息肉、平滑肌瘤和腺瘤;降部者4例,分别是绒毛管状腺瘤、Brunner瘤(其为反复顽固性腹泻患者)、平滑肌瘤和黏膜下黏液性囊腺瘤;降部和水平交界处1例,为绒毛管状腺瘤;水平部2例,为平滑肌瘤和硬纤维瘤。从分布上看肿瘤位于降部和球部较多见,但病例数较少,不能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组肿瘤直径平均2.45cm(0.9~5cm)。最大者为腺瘤,最小者为Brunner瘤。

  4.治疗方法:

  8例手术治疗者中有5例患者接受“部分十二指肠加肿瘤切除术”,其中1例因肿瘤(绒毛管状腺瘤)靠近乳头而行胰胆管成型;1例行节段十二指肠加肿瘤切除术;1例电切术(Brunner瘤);1例在急性穿孔探查中发现球部穿孔合并腺瘤,未切除肿瘤。2例未行手术(1例因为年龄太大,88岁,反复黑便,病理检查为绒毛管状腺瘤;1例内镜发现为多发息肉,病理检查示增生性息肉)。

  5.讨论:

  十二指肠的良性肿瘤发生率很低,其肿瘤的类型与小肠其它部位的肿瘤类型相似,也是以平滑肌瘤多见,其次为腺瘤、脂肪瘤等[1],而Brunner瘤和纤维瘤则属罕见,本组各有1例。Brunner瘤起源于十二指肠Brunner腺,故只出现在十二指肠。Brunner瘤中含有内分泌细胞,可呈现一种微类癌的病理学表现[2],从而具有类癌的一些内分泌特性。研究表明,Brunner瘤与患者的胰腺炎和反复胃溃疡有密切的关系[3],这些结论提示本组中Brunner瘤患者反复腹泻可能与内分泌因素有关。

  诊断方面,从本组病例来看,上腹部不适、疼痛和黑便是最常见的症状,因此,对具有这些症状者,即使只有其中一项症状都应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或十二指肠镜检查,本组资料显示这两项检查准确性很高又方便易行。

  平滑肌瘤、息肉和腺瘤都是可以恶变的。十二指肠腺瘤中的4%可以转变为腺癌[4]。硬纤维瘤如果出现在肠道,多是来源于系膜组织,属于腹内型硬纤维瘤,虽属良性肿瘤,但有很高的术后复发率,也应尽早手术。因此,对于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患者,多数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尤其是当肿瘤引起症状,如黑便和腹痛时更应如此。

  参 考 文 献

  1.Blanchard DK,Budde JM,Hatch GF,et al.Tumors of the small intestine.World J Surg,2000,24:421-429.

  2.Matsui T,Iida M,Fujischema M,et al.Brunner′ s gland hamartoma associated with microcarcinoids.Endoscopy,1989,21:37-38.

  3.Stolte M,Schwabe H,Prestele H.Relationship between diseases of the pancreas and hyperplasia of Brunner′ s glands.Virchows Arch[Pathol Anat], 1981,394:75-87.

  4.Heniford BT,Iannitti DA,Evans P,et al.Primary nonampullary/periampullary adenocarcinoma of the duodenum.Am Surg,1998,64:1165-1169.

 

2007-08-22 23:49:00浏览14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腹膜炎在哪个位置疼痛,吃什么中药好
腹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腹部器官损伤引起的腹膜炎症性疾病,其疼痛部位和治疗药物因病因及病情类型而异。腹膜炎的疼痛部位主要包括全腹疼痛、上腹部疼痛、右上腹疼痛和右下腹疼痛;治疗药物则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分为清热利湿类药物、活血化瘀类药物和温阳散寒类药物等。一、疼痛部位:全腹疼痛:弥漫性腹膜炎常表现为全腹部疼痛,多由胃肠道穿孔、腹腔内广泛感染等引起,疼痛剧烈且持续,常伴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上腹部疼痛: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引起的腹膜炎,疼痛起始于上腹部,可能伴有肩部牵涉痛。右上腹疼痛:多由胆囊炎或胆囊穿孔引发,疼痛部位集中在右上腹,伴有局部压痛和反跳痛。右下腹疼痛:常见于阑尾炎穿孔引起的局限性腹膜炎,疼痛起始于右下腹,可能逐渐扩散至全腹。二、治疗药物:清热利湿类药物:适用于湿热下注型腹膜炎,常用中药包括黄柏、牛膝、猪苓、车前子、泽泻、赤芍、丹皮、茵陈、苍术等。若腹痛明显,可加用元胡、川楝子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类药物:适用于瘀热互结型腹膜炎,常用药物包括当归、元胡、败酱草、酒大黄、赤芍、香附、桃仁等。若小腹刺痛明显,可加乳香、没药化瘀止痛。温阳散寒类药物:适用于寒湿凝滞型腹膜炎,常用方剂为少腹逐瘀汤,药物包括小茴香、干姜、当归、川芎、桂枝、赤芍、没药、艾叶、苍白术、云苓、泽兰等。腹膜炎病情复杂且可能危及生命,建议患者在出现剧烈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中药治疗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风险有多大
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但总体风险在可控范围。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腹部做几个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及相关器械进行操作。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仍可能出现一些风险。手术本身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因操作损伤卵巢周围血管,如卵巢固有韧带内的血管或子宫动脉的分支等而造成出血。若出血量少可通过电凝止血等方式处理,但若出血量大,可能需要中转开腹进行止血。手术还存在感染风险,尽管手术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但仍有细菌等病原体入侵的可能,引发伤口感染、盆腔感染等。如果发生感染,可能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甲硝唑等。另外,手术时可能误伤到肠道、膀胱等邻近器官,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修补手术。对于患者而言,自身的身体状况也会影响手术风险。若患者存在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在手术麻醉及气腹建立过程中,可能会加重心肺负担,增加手术风险。此外,囊若囊肿体积巨大,手术操作空间有限,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若囊肿位置特殊,靠近重要血管或脏器,也易在手术中造成损伤;若囊肿为恶性,手术范围可能扩大,风险也相应增加。如果需进行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术前应积极配合医生完善各项检查,如实告知病史,以便医生全面评估手术风险。术后要注意休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日常应注意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卵巢囊肿等疾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若出现腹痛、发热、阴道异常出血等情况,及时就医。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宫外孕多少天出现腹痛出血症状
宫外孕腹痛出血症状出现时间不一,多数患者在怀孕6至8周出现,胚胎在宫外生长压迫组织,输卵管破裂或流产引发症状。但因孕妇个体差异,胚胎活性、着床部位等不同,症状或早至6 周前,或晚至12至16周。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其中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腹痛和出血是宫外孕的典型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与胚胎的生长速度和着床部位密切相关。随着胚胎在输卵管或其他异常部位的生长,会逐渐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和刺激,当输卵管被撑破或发生流产时,就会引发腹痛和流血。因此,大多数宫外孕患者在怀孕6至8周会出现这些症状。然而,由于每个孕妇的情况不同,胚胎的生长速度和着床部位也存在差异,导致症状出现的时间因人而异。有些孕妇可能会更早出现症状,例如在怀孕6周之前就可能感到腹痛和出血;而有些孕妇则可能会延迟一些,甚至可能在怀孕12至16周才出现明显的腹痛和出血症状。这种差异可能与胚胎的活性、着床部位以及孕妇自身的身体状况有关。例如,如果是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由于此处肌层较厚,可能症状出现会更晚。针对宫外孕的潜在风险,孕妇应高度警惕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妊娠早期,如果出现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晕厥甚至休克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B超检查、血液检查等辅助手段进行确诊,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已经确诊为宫外孕的患者,应尽早终止妊娠,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并保障孕妇的生命安全。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