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腔外型胃平滑肌肿瘤

  关键词: 平滑肌组织瘤;平滑肌肉瘤;腔外型;胃

  【摘要】目的总结腔外型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20年48例腔外型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的准确率以及手术方式。结果48例腔外型胃平滑肌肿瘤占同期胃平滑肌肿瘤的68.6%,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37.9%,消化道出血37.9%及腹部不适33.3%。术前胃肠钡餐及胃镜检查准确率分别为57.9%及41.7%,术前确诊率为49.4%。手术以胃楔形切除及胃大部分切除为主。结论腔外型胃平滑肌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胃肠钡餐及胃镜联合B超和CT可提高确诊率。治疗上以胃楔形切除及胃大部分切除为主,不必常规清扫淋巴结。

  Exogastric tumors of gastric smooth muscle

腔外型胃平滑肌肿瘤

  HE Yulong, LIU Tongcheng, ZHENG Zhangqing, et al

  (Division of Gastrointestinal and Pancreatic Surger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ses,Guangzhou 51008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tic methods and treatment principles of exogastric gastric smooth muscle tumor. Method Clinical presentations, diagnostic procedures and surgical treatments of 48 cases with exogastric gastric smooth muscle tumor during past 20 year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Fourty eight cases of exogastric gastric smooth muscle tumors accounted for 68. 6% of all the patients with gastric smooth muscle tumors. Abdominal mass,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d abdominal discomfort were 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occurring in 37. 9% , 37. 9% and 33. 3% patients respectively. The accuracy rates of preoperative diagnosi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arium study and gastric endoscopy were 57. 9% and 41. 7% . The overall accuracy rate of preoperative diagnosis was 49. 4% . The most common types of resection were wedge resection and partial gastrectomy.Conclusions Misdiagnosis rate is high in exogastric tumors because of lack of specific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uring the early stag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arium study and gastric endoscopy, in combination with ultrasonography and CT, can increase the accuracy rate of diagnosis of such disease. The main surgical managements are wedge resection and partial gastrectomy, and routine lymphadenectomy is not necessary.

  【Key words】 Smooth muscle tumor; Leiomyosarcoma; Exogastric type; Stomach

  胃平滑肌肿瘤临床上比较少见,约占胃全部肿瘤的0.9%~1.3%,胃良性肿瘤的17%~40%[1]。病程初期症状隐匿,诊断比较困难,尤其腔外型胃平滑肌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易误诊。为了更加深入认识腔外型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我们就近20年来收治的48例患者,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980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7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肿瘤,其中腔外型48例占68.6%,良性平滑肌肿瘤19例,平滑肌肉瘤29例。本组一般临床资料见表1,辅助检查及其结果见表2。本组从出现症状到确诊平均18.9个月,其中发现腹部包块到手术时间最短20d,最长12个月,平均5.6个月。

  讨论

  胃平滑肌肿瘤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给诊断带来困难。而腔外型平滑肌肿瘤由于瘤体呈外生性生长,早期往往无特殊表现或仅有腹部轻度不适,待出现明显症状时多数已为肿瘤压迫邻近脏器或穿破胃黏膜引起消化道出血。故确诊时肿瘤一般较大,部分平滑肌肉瘤可与周围组织粘连或侵及邻近脏器。本组病例中以消化道出血来诊者18例(37.5%),腹部包块18例(37.5%),腹部不适16例(33.3%),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平均18.9个月,其中发现腹部包块到手术时间最短20d,最长12个月,平均5.6个月。说明本病的临床表现,目前尚未能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往往忽略早期的非特异性表现,以致延误了诊治。

  表1 48例腔外型胃平滑肌肿瘤临床资料

  项目 平滑肌瘤(19例) 平滑肌肉瘤(29例) 总计(48例)
  性别(男∶女) 6∶13 15∶14 21∶27
  年龄(平均54.4)(岁) 53.9(27~74) 54.7(5~76) 54.4(5~76)
  临床表现[例(%)]      
  上消化道出血 9(47.4) 9(31.0) 18(37.5)
  上腹部肿物 5(26.3) 13(44.8) 18(37.5)
  上腹部不适 6(31.6) 10(34.5) 16(33.3)
  病变部位[例(%)]      
  胃底 7(36.8) 13(44.8) 20(41.7)
  胃体 10(52.6) 15(51.7) 25(52.1)
  胃窦 2(10.5) 1(3.4) 3(6.3)
  肿瘤直径[例(%)]      
  <3cm 7(36.8) 0 7(14.6)
  3~5cm 5(26.3) 3(10.3) 8(16.7)
  >5cm 7(36.8) 26(89.7) 33(68.8)
  手术方式[例(%)]      
  胃楔形切除 9(47.4) 12(41.4) 21(43.8)
  近端胃大部切除 9(47.4) 1(3.4) 10(20.8)
  远端胃大部切除 1(5.3) 6(20.7) 7(14.6)
  全胃切除 0 3(10.3) 3(6.3)
  合并脏器切除 0 7(24.1) 7(14.6)

  表2 48例胃均滑肌肿瘤辅助检查方法及结果[例(%)]

  项目 平滑肌瘤 平滑肌肉瘤   总计

  例数 临床准确率 例数 临床准确率 例数 临床准确率

  胃肠钡餐 8 6(6/8) 11 5(45.5) 19 11(57.9)
  胃镜 11 4(36.4) 13 6(46.2) 24 10(41.7)
  B型超声 7 4(4/7) 16 10(62.5) 23 14(60.9)
  CT 4 4(4/4) 12 8(66.7) 16 12(75.0)
  腔内超声 1 1(1/1)     1 1(1/1)
  动脉造影     2 2(2/2) 2 2(2/2)

  胃镜及钡餐透视是目前胃平滑肌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有报道确诊率分别为43.8%和42.1%[2],腔外型准确率较低,本组胃镜确诊率41.7%,钡餐透视57.9%,原因在于肿瘤外生性生长,由于腹腔间隙大,瘤体未造成对胃壁的挤压,故很难通过钡餐或胃镜确诊。B超及CT对腔外型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通过B超或CT检查,可观察到胃壁是否增厚,肿瘤部位及大小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胃周淋巴结有无肿大等。本组B超确诊率为60.9%,CT为75.0%,故这两项检查仍为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肿瘤较大,常与肝、胰等脏器有重叠,以致易误诊为肝、胰、腹膜后肿物[3]。

  如何提高腔外型平滑肌肿瘤的术前诊断率?我们认为,对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以及腹部包块,均要考虑到胃平滑肌肿瘤的可能,尤其早期出现的上腹部不适更应警惕本病的存在。若胃镜或胃钡餐检查提示胃腔受压,抑或检查结果阴性但无法解释早期出现的症状时,应结合B超或CT进一步检查,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超声内镜。该检查能同时显示胃壁及壁外瘤体全貌以及胃壁各层受侵犯的图象,该技术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但尚不能普及。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了解肿瘤的血供有帮助,因其有创伤,故不作为常规检查,但在难以判断肿瘤来源时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检查。本组有2例平滑肌肉瘤由于瘤体大,与肝及盆腔脏器有重叠,CT、B超无法确定其来源,最后通过选择性动脉造影而确诊。

  胃平滑肌瘤行楔形切除或胃部分切除术已无争议,但平滑肌肉瘤作何术式、是否清扫淋巴结尚有不同观点。由于胃平滑肌肉瘤淋巴结转移少见,以局部浸润及血行转移为主,多见于肝脏、肺等[4],亦有转移至甲状腺的个案报道[5],因此,胃平滑肌肉瘤的手术方式以胃楔形切除已经足够,但切除应距肿瘤边缘3~5cm,此方法尤适用于腔外型。Yoshida等[6]报道28例胃平滑肌肉瘤,初次手术及复发时均未发现有淋巴结转移,腹腔镜行胃楔形切除与常规的系统清扫淋巴结手术相比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因此认为手术无须进行淋巴结清扫,楔形切除应是首选。Grant等[7]分析53例胃平滑肌肉瘤患者生存曲线及肿瘤复发方式,认为只有肿瘤大小与分化程度是影响预后因素,附加淋巴结清扫和肿瘤切缘宽的根治性胃切除并不能优于保守性的手术即局部切除。本组平滑肌瘤楔

  形切除9例(47.4%);胃部分切除10例(52.7%);平滑肌肉瘤楔形切除12例(41.4%);胃部分切除7例(24.1%);全胃切除3例。胃部分切除与胃楔形切除比例相近,原因是早期对该病的生物学行为认识不足所致。纵观手术方式的发展,楔形切除已逐渐成为主要手术方式,单纯胃楔形切除患者恢复快,同时没有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各种并发症,术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也易被患者接受。必须强调,对于较大的平滑肌瘤(大于3cm),术中应常规送组织冰冻活检,确定有无恶变以及切除缘有无带瘤,避免切缘阳性,减少早期复发。若肿瘤基底较大,或已侵及邻近脏器,可行全胃切除或合并侵及的脏器切除。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1081109.

  2,郑进军,张国林,张自顺,等.胃平滑肌肿瘤42例临床分析.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6,6769.

  3,Evans HL. Smooth muscle tumors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a study of 56 cases followed for a minimum of 10 years.Cancer,1985,56:2242 2250.

  4,Shiu MH, Farr GH,Papachristou DN,et al.Myosarcoma of the stomach:natural history,prognosis and management.Cancer,1982,49:177 187.

  5,Chen H, Niool TL,Vdelsman R. Clinically significant,isolated metastatic disease to the thyroid gland.World J Surg,1997,23:177 180.

  6,Yoshida M,Otani Y, Ohgami M, 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 gastric leiomyosarcoma:eveluation of the propriety of laparoscopic wedge resection.Warld J Surg,1997,21:440 443.

  7,Grant CS, Kim CH, Farrugia G, et al.Gastric leiomyosarcoma:prognostic factors and surgical management.Arch Surg,1991,126:985 990.


 

2007-08-22 23:01:00浏览7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肿瘤良性和恶性的症状区别
卵巢肿瘤良性和恶性在症状上存在一定区别,主要体现在生长速度、肿块质地及全身表现等方面。1、生长速度:良性卵巢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大小,患者可能在偶然的妇科检查中发现。而恶性卵巢肿瘤生长迅速,短时间内肿瘤体积可明显增大,患者可自觉腹部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2、肿块质地:良性卵巢肿瘤多为单侧,表面光滑,质地均匀,边界清晰,活动度较好,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而恶性卵巢肿瘤常为双侧,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易与周围组织粘连,有时可在盆腔内触及固定的肿块。3、全身表现: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一般全身状况良好,无明显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小。而恶性卵巢肿瘤晚期患者可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如消瘦、贫血、乏力、发热等恶病质表现,还可能出现远处转移症状,如肺部转移可引起咳嗽、咯血,骨转移可导致骨痛等。如果发现卵巢肿瘤,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超声、CT、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明确肿瘤的性质。同时,要注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卵巢肿瘤,尤其是有卵巢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女性,更应提高警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肿瘤是怎么引起的
卵巢肿瘤的病因较为复杂,非疾病因素主要为遗传因素,疾病因素包括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感染等。建议患者定期进行检查,包括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有助于早期发现卵巢肿瘤,及时治疗。一、非疾病因素:部分遗传性卵巢肿瘤与特定基因突变有关,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必要时可遵医嘱考虑预防性手术,如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二、疾病因素:1、内分泌失调:长期的雌激素水平过高、促性腺激素失衡等情况,可能刺激卵巢组织异常增生,从而引发卵巢肿瘤。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卵巢肿瘤,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药物治疗,如使用孕激素类药物甲地孕酮、炔诺酮等,以调节激素水平,抑制肿瘤生长。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卵巢内,形成异位囊肿,长期的异位内膜刺激可导致卵巢组织发生病变,增加卵巢肿瘤的发生风险。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根治性手术等。3、感染:腮腺炎病毒、淋病奈瑟菌等病毒和细菌感染可能与卵巢肿瘤的发生有关。感染可能引起卵巢组织的炎症反应,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促使卵巢细胞异常增殖。在感染初期,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以控制感染,降低卵巢肿瘤的发生风险。日常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若发现腹部有异常肿块、腹胀、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超声、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谢春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牙源性角化囊肿属于良性肿瘤吗
牙源性角化囊肿属于良性肿瘤。其生长方式与生物学行为和恶性肿瘤有着明显区别,不过因其具有一定的复发倾向,在临床治疗中患者需谨慎对待,以确保得到妥善医治。从组织学角度来看,牙源性角化囊肿有着独特的结构。其囊壁衬里上皮为较薄的复层鳞状上皮,一般无上皮钉突,基底细胞呈柱状或立方状,排列整齐,似栅栏状。囊壁内有时可见微小的子囊或上皮岛。这些特征表明,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细胞形态和排列相对规则,没有恶性肿瘤细胞那种明显的异形性和无序增殖现象,符合良性肿瘤的组织学表现,从根本上决定了该肿瘤的良性属性。在生长方式上,牙源性角化囊肿通常为膨胀性生长,呈单房或多房性,缓慢地向周围组织扩展。其不像恶性肿瘤那样具有侵袭性,会侵犯并破坏周围的血管、神经和重要脏器等结构。虽然可能会对周围的骨质造成压迫吸收,引起颌骨的膨隆变形,但这是一种相对温和的压迫性改变,而非恶性浸润。并且,不会发生远处转移,这是良性肿瘤区别于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行为特征,进一步证实了其良性肿瘤的特点。一旦确诊为牙源性角化囊肿,应及时治疗。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如根尖切除术。术后患者要定期复查,通过口腔X线等检查手段,监测囊肿是否复发。若术后出现疼痛、肿胀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以便医生及时处理。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肿瘤做手术风险大吗
卵巢肿瘤手术风险大小不能一概而论。若肿瘤为良性、体积较小,且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无严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通常不大;然而,当肿瘤为恶性、体积巨大或患者存在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时,手术风险会显著增大。对于良性卵巢肿瘤,如常见的卵巢囊肿,若肿瘤直径较小,一般在5厘米以下,且生长位置较为表浅,未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医生能够在腹腔镜下清晰地观察肿瘤位置,完整地将其剥离,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极小。同时,若患者年龄较轻,身体素质佳,心肺功能良好,能较好地耐受手术及麻醉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如伤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通常在较低水平,整体手术风险不大。若卵巢肿瘤经检查确诊为恶性,手术范围往往更广。不仅要切除肿瘤组织,还需清扫周围淋巴结,甚至可能涉及子宫、输卵管等邻近器官的切除,手术操作复杂程度大幅增加。此外,恶性肿瘤可能已侵犯周围组织和血管,增加了术中大出血的风险。当肿瘤体积巨大时,会占据盆腔及腹腔大量空间,导致手术视野受限,解剖结构辨认困难,进一步加大手术难度。再者,若患者本身患有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无法承受长时间手术和麻醉带来的身体负担,术后发生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高,会使得手术风险显著增大。发现卵巢肿瘤后,建议完善相关检查,如超声、肿瘤标志物检测、CT等,明确肿瘤性质、大小及位置。若为良性且符合观察条件,可定期复查。需手术时,如卵巢切除术,选择经验丰富的医院和医生。术前做好全面评估,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肿瘤可以治好吗
卵巢肿瘤的治疗结果因多种因素而异。一般来说,早期良性卵巢肿瘤经过恰当治疗,多数可以治愈;但对于晚期恶性卵巢肿瘤,尤其是发生广泛转移的情况,完全治愈往往较为困难。对于良性卵巢肿瘤,如卵巢囊肿、畸胎瘤等,若发现及时,肿瘤体积较小且未发生破裂、扭转等并发症,治疗相对简单。通过手术(如卵巢切除术)完整切除肿瘤,就能达到治愈目的。另外,部分早期恶性卵巢肿瘤,如Ⅰ期卵巢癌,癌细胞局限于卵巢内,尚未扩散至其他部位。此时,规范的手术治疗,包括子宫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再结合术后辅助化疗,五年生存率较高,许多患者可实现临床治愈,长期生存。当卵巢肿瘤发展至晚期,尤其是恶性肿瘤发生广泛转移时,治疗难度极大。晚期卵巢癌常侵犯周围组织,如子宫、输卵管、膀胱、直肠等,还可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转移至肝脏、肺部、骨骼等远处器官。手术难以彻底清除所有癌细胞,且术后易复发。化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癌细胞生长,但随着病情进展,癌细胞可能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此外,患者身体在肿瘤消耗及治疗副作用的双重影响下,状况逐渐变差,难以承受高强度治疗,使得完全治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都受到严重影响。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如盆腔超声、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卵巢肿瘤。若确诊,积极配合医生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肿瘤性质、分期。良性肿瘤患者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恶性肿瘤患者,需遵循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