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胃癌病常见的诊断方法

苏志新 肿瘤科 主治医师
邵阳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常见的胃癌诊断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X线诊断:

  (1)早期胃癌的X线诊断:早期胃癌系指肿瘤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而不论其范围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胃低张力双重对比造影的调线检查结合纤维胃镜检查对发现早期胃癌具有很大的价值。

  (2)进展期胃癌的X线诊断:进展期胃癌的调线表现与大体病理分型有密切关系。不同部位胃癌与胃溃疡癌变的特殊X线表现。

  胃双重对比造影:

  1923年Renduch首先应用胃双重对比造影调线检查,但由于当时钡剂颗粒粗,涂布不满意,未能得到推广。1937年Hampton应用稀钡(40%~80%,w/V),不加低张的胃双重对比法,使影象质量明显改善。至今还在应用。 1950年白壁彦夫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双重对比造影,并检出了Ⅱc型早期胃癌。 1975年Laufer出版了胃双重对比造影专著,系统论述了其成象原理。

  CT检查:

  CT检查可显示胃癌累及胃壁向腔内和腔外生长的范围卢下近的解剖关系以及有天转移等。胃癌通过血道转移均可在CT上清楚地显示。

  胃癌的内镜诊断:

  纤维胃镜对胃癌的诊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可以发现早期胃癌,对良恶性溃疡进行鉴别,确定胃癌的类型和病灶浸润的范围,井可对癌前期病变进行随访检查。对癌前期病变患者进行定期的胃镜随访检查和监视具有一定的意义。

  内镜超声:

  内镜超声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检查者可以直接地看到胃壁的各层,了解肿瘤的全貌,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TNM分期。内镜超声在美国的许多中心应用较广,现在已经能够经普通内镜活检通道插入超声探头,用于临床检查。

2007-08-21 14:11:00浏览4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邵永胜
精选
邵永胜主任医师胃肠外科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去咨询
胃肠道疾病和痔瘘等肛门疾病的诊治,尤其是胃肠道肿瘤的外科治疗,以及腹腔和腹膜后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
杨文明
精选
杨文明医师胃肠外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去咨询
胃癌,小肠肿瘤,肠癌;胃肠炎症、息肉;胃肠镜报告解读等
元海成
精选
元海成副主任医师胃肠外科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去咨询
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疝,膈疝,贲门失迟缓症,反流性食管炎,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切口疝,腰疝,减重手术是主攻学术病种。腹腔镜 内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管结石,胰腺炎。腹腔镜微创治疗肥胖症,减重糖尿病外科手术是主攻学术病种。擅长胃,结肠肿瘤 腹腔镜微创根治术。中西医结合治疗便秘。擅长腹腔镜胆囊切除,疝修补术,阑尾切除术日间手术不超过48小时(经济困难者可选择医联体医院手术,费用少,我亲自手术)擅长膈疝,急症嵌顿疝,巨大阴囊疝,脐疝,切口疝,食管裂孔疝等复杂疝微创治疗。擅长肥胖健康生活方式调节,肥胖症,肥胖症伴有二型糖尿病腹腔镜微创减重手术。中西医结合外科治疗肠梗阻,特别是疑难复杂肠梗阻,疝源性肠梗阻,肿瘤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等。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优势病种,腹腔镜、内镜联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胆管结石、胰腺炎、胃肠疾病:急慢性阑尾炎、肠结石、肠套叠、肠穿孔、胃肠间质瘤、胃息肉、结肠息肉等等为基础病种等
查看更多胃病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徐文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能吃的粽子做法是什么
糖尿病人一般可以吃低糖的粽子,如红豆沙、咸蛋黄肉粽、蜜枣粽、白米粽、黑豆沙粽等,不同粽子准备的材料和做法不同。但是要注意适量食用,有任何不适需要及时就医。1.红豆沙:将红豆浸泡一夜后加入少量水煮软,再放入破壁机中打成泥状,然后加入白糖、糯米搅拌均匀即可做成红豆沙馅料。最后将糯米和红豆沙馅料按照3:7的比例混合包入粽叶内,用线绑紧即可制作完成。2.咸蛋黄肉粽:首先准备材料,包括糯米、五花肉、咸蛋黄等。接着将五花肉切成长条形状,与糯米一起腌制一段时间。在包裹粽子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食量,避免食用过多导致血糖升高。3.蜜枣粽:先准备好原材料,即干蜜枣、糯米等,将糯米洗净并泡发至柔软,然后把糯米塞入蜜枣中间,用线捆扎好备用。最后将糯米和蜜枣按比例混合包入粽叶内,用线绑紧即可制作完成。4.白米粽:患者可以选择使用新鲜的粽叶来包粽子,在糯米中加入一些白砂糖或者冰糖,然后再放上红枣或者是花生碎,这样味道会更好。5.黑豆沙粽:取适量黑豆提前一天用水泡好,加足清水煮熟,倒入料理机中搅成糊状;糯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蒸熟;将煮好的黑豆泥压成细泥,放入碗中待用;将粽叶卷成漏斗状,放入一勺糯米饭压实,上面铺上一层黑豆泥,再盖上一勺糯米饭,用手按平,将粽叶从底部往顶部叠起来,用绳子扎紧即可。糖尿病人平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