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江城恐癌妇女查10次胃镜

  半年内做过十多次胃镜,还换不同的医院做检查,求证自己是否患胃癌。昨日,忧心忡忡的张女士到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时要求再做胃镜,医生却认为她患上“恐癌症”。

  40岁的张女士家住武汉近郊农村,近几个月来总觉得吃完饭后胃部胀痛、胸闷、心慌,她到当地医院做了一下检查,并没有大碍。她听邻居说起一个朋友跟她症状相似,后来查出来是癌症晚期。 张女士听后很害怕,于是换了几家医院检查,B超、胃镜、血、尿等什么检查都做,每次都没查出大问题,但是每次听了医生诊断和解释比较安心,回家后又开始胡思乱想。于是又换一家医院检查。

  昨天,张女士到该院消化内科就诊,当她把之前在好几家医院检查的病历和十几份胃镜结果拿出来后,该科主任医师胡少鹏感到十分惊讶。张女士坚称,自己可能患有癌症没有检查出来,要求再做一次胃镜检查。胡主任仔细查看其病历和胃镜结果后发现,之前的诊断结果都大同小异:胃部只有轻度的胃炎,都是一些不需要药物治疗、注意饮食调节就可以好的小问题,但是张女士不安心,非要再做一次胃镜不可,甚至要求住院检查。

  胡少鹏主任建议陪同张女士看病的家人,不要再带她继续看病做检查,因为她的身体并无大碍,注意饮食和多多锻炼就可以了,更不要让她住院检查,因为病房里的病友情况都会比她严重,可能影响她的情绪。如有必要,可以带她看看心理医生,进行一些心理疏导。对于张女士而言,保持乐观的心情最重要,如果过度忧虑,无病也会生出病来。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郭婷婷)

2009-11-06 05:02:00浏览6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睡眠心率38-40次左右有危险吗
睡眠心率38-40次/分左右一般没有危险,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律失常、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1、正常现象正常人在安静休息或深度睡眠的状态下,心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到40次/分钟左右,这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危险。患者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2、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自身免疫性损伤、碘摄入过少等原因导致。由于体内甲状腺素分泌减少,患者会出现心率减慢的情况,从而导致心率38-40次/分左右。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可能与药物刺激、心血管疾病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出汗、乏力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睡眠时心率38-40次/分左右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导管消融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4、心肌炎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的急性或者慢性炎症性病变。如果患者本身患有心肌炎,会导致心肌功能受到损伤,在睡眠时可能会出现心率38-40次/分左右的情况,还会伴有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辅酶Q10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心脏病,可能与长期吸烟、不健康饮食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胸部压迫、呼吸急促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睡眠时心率38-40次/分左右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陈爱兰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脉率和心率相差20次/分钟怎么回事,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脉率与心率相差20次/分钟可能是心房颤动、早搏频繁、严重心脏瓣膜病、外周血管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1.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时心脏电活动紊乱,心室收缩不整齐,部分心脏搏动不能有效传导至外周动脉,导致脉率低于心率。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可采取药物复律、电复律或射频消融等治疗方法。2.早搏频繁:频繁的早搏使心脏收缩节律异常,尤其是室性早搏可能导致部分心脏搏动无法产生有效的脉搏,从而引起脉率与心率不一致。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确定早搏的类型和原因。根据具体情况,可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如普萘洛尔、维拉帕米、地尔硫?等。3.严重心脏瓣膜病:如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会影响心脏射血功能,使心脏输出血量不稳定,进而造成脉率与心率差异。应尽快就医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瓣膜病变的程度。平时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预防感染。4.外周血管病变: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或堵塞等情况会影响脉搏传导,使脉率与心率不同步。建议就医进行血管检查,如超声检查、造影检查等。5.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心脏功能和代谢,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心率加快可能出现脉率与心率相差较大情况,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心脏功能减弱也会影响脉率和心率一致性。可在医生指导下检查甲状腺功能。日常应注意调整饮食,避免高碘或低碘食物,如紫菜、海带等,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可以前往心血管内科就诊,完善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平时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老人心率不到50次/分怎么回事,怎么办
老人心率不到50次/分多考虑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是药物刺激、心肌缺血、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正常生理现象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通常为60-100次/分。而老人由于年龄增长,活动量减少,会导致心脏的正常功能有所下降,从而出现心率减慢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以不用过于担心,也不需要特殊治疗。但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药物刺激 如果老人存在心脏方面疾病,需要使用β受体阻滞剂,会使心率减慢,还可能会伴随头晕、身体乏力等不适症状。建议老人立即停止用药,并去医院心血管内科通过更换药物的方式进行改善,更换药物后症状会逐渐消失。 3、心肌缺血 如果老人经常吃高脂肪的食物,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影响心肌的供血供氧情况,从而出现心肌缺血,便会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老人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饮食健康,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4、心肌炎 心肌炎主要是由于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的急性或者慢性炎症性病变。由于炎症刺激心肌,导致心肌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率过慢的情况,还可能伴有胸闷、胸痛、头晕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吸氧的方式进行治疗。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心脏疾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率过慢的情况,还可能伴有胸痛、胸闷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若老人的心率持续减慢,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施瑞卿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癌放疗30次后能达到什么程度
肺癌放疗30次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减轻、肿瘤缩小、肿瘤转移、恶心呕吐、食欲增加等效果。1、疼痛减轻肺癌患者在进行放疗时,可以有效杀灭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从而缓解疼痛。如果患者在放疗30次后,疼痛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2、肿瘤缩小肺癌患者在进行放疗时,可以使肿瘤细胞坏死,肿瘤体积会逐渐缩小,从而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3、肿瘤转移肺癌患者在进行放疗时,可以杀灭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从而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在放疗30次后,肿瘤出现了缩小的情况,一般提示治疗效果较好。4、恶心呕吐肺癌患者在进行放疗时,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少食多餐的方式进食,减轻胃肠道负担。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也可以缓解不适症状。5、食欲增加肺癌患者在进行放疗时,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此时可以适当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也可以适当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可以提高患者的食欲,改善食欲不振的情况。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酗酒等,以免导致肺癌的情况加重。另外,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年轻人恐癌怎么回事,怎么办
恐癌一般是指癌症恐惧障碍,年轻人癌症恐惧障碍可能是由于内心压力大、对癌症的认识不足、缺乏癌症的认知、焦虑症、恐惧症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内心压力大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工作、生活等压力下,可能会导致精神过度紧张,从而诱发该疾病。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 2、对癌症的认识不足 如果患者对癌症的认识不足,可能会认为患癌症是一种绝症,会导致身体各个器官出现衰竭,甚至会危及生命健康。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多与家人朋友交流的方式进行改善。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提高自身免疫力。 3、缺乏癌症的认知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癌症的认知,可能会导致对癌症的恐惧感更加严重。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音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等方式进行心理治疗。 4、焦虑症 焦虑症主要是由于遗传、社会因素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癌症恐惧障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丁螺环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方式进行心理治疗。 5、恐惧症 恐惧症主要是由于遗传、社会因素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紧张不安、恐惧害怕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癌症恐惧障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劳拉西泮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方式进行心理治疗。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