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神奇物件改变看世界的方式

  诺贝尔物理学奖:神奇物件改变看世界的方式

  伴随着数码相机、带有摄像头的手机等电子设备风靡全球,人类已经进入了全民数码影像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用影像记录每一瞬间。带领我们进入如此五彩斑斓世界的,就是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在1969年发明的CCD(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而他俩,也正因此而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评委手持一部数码照相机,这样形容他们的成就——“数字摄影已成为许多研究领域不可替代的工具。电荷藕合器件使先前不可见的物体成像成为可能。它为我们提供了遥远的宇宙深空和海底深处的清晰图像。”

  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听上去如此专业拗口,它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当诺贝尔获奖者创造了它之后,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没有CCD前我们怎样用影像记录世界

  “咔嚓”,在一声脆响声中,现代数码相机就将我们需要的优美画面真实定格并展示出来了,前后不到一秒钟的时间。而且拍摄完之后,摄影者可以立刻观看到自己的摄影作品。可是当我们沉醉在自己拍摄的各种优美画面之时,可曾想过,为什么在这一声短暂的“咔嚓”之后,原本流动的画面就可以定格在照相机中了?在这一秒背后,都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为了能将画面定格,科学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说到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发明CCD的两位科学家,南师大美术学院摄影与媒体技术系教授罗戟表示:“CCD确实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发明创造。”

  罗戟说,在CCD发明之前,人们都是用胶片来记录影像,胶片成像的技术应用了化学方法来成像,就是在胶片上涂了一种叫银盐的感光物质,这种物质在见到光后会变色,人们记录影像就是利用了它的这个特点。

  用胶片拍摄照片时,胶片上的银盐感光后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把感受到的光线记录到胶片上,拍摄完之后,胶片不能见光,否则整个胶片都会曝光,原有的图像也就没有了。这时再把胶片拿到冲洗房,也就是俗称的“暗房”,在这里,用特殊的药水浸泡胶片,使得胶片上记录的感光部分显现出来,然后再将显现的图像放大到相纸上。相纸的显像原理也跟胶片一样,上面也涂有特殊的银盐物质,感光后发生变化,然后再用药水冲洗相纸。

  不难看出,这种技术在制作图像过程中比较麻烦,从胶卷到照片,中间要经过很多道工序,花费很长时间,而且拍完照片后,还不能马上查看拍摄的图像是否达到要求,一大意让胶片曝光就前功尽弃了。

  而现在,有了配备CCD的数码相机,一切都不同了。拍照片变得简单又快捷,在拍摄时不仅能从显示屏上看到要拍摄的画面,拍完后还可以立刻检验拍摄的效果。而且如果想立刻跟人分享,还可以马上传输到电脑或其他储存器上上网传给别人看。

  为什么CCD有如此神奇的本领?

  爱因斯坦为CCD的出现帮了大忙

  罗戟告诉记者,CCD是一种能直接将光转变为数字电信号的装置,就跟电脑记录数据的方式一样,也是用“0”和“1”来记录信息,有了这种转换,一切摄影就变得简单了。

  为了实现这一步,科学家们付出了很多努力。要知道,在过去,大家还都认为把光转换为电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幸好,出现了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就是爱因斯坦,他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理论,这个理论就证实了光是能转换成电的。在爱因斯坦解释成功光电效应之前,已经有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这一奇怪的现象。

  首先发现这一现象的是赫兹。1887年,赫兹发现,两个锌质小球之一用紫外线照射,则在两个小球之间就非常容易跳出电花。

  为了解释光电效应,1905年爱因斯坦在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按照光量子假说,光是由一个个光量子组成的,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每个光量子的能量要达到一定数值,才能从金属表面打出电子来。

  这个伟大的发现,给CCD的发明作了很好的铺垫。

2009-10-14 05:47:00浏览7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为什么肠胃功能不好
糖尿病人之所以肠胃功能不好,考虑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损伤胃肠道黏膜有关,但也不排除是合并胃肠道疾病、药物副作用、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原因所致。1、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若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机体出现渗透性利尿,使体内过多的糖分排出体外,进而引起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伴有胃肠道功能不好的现象。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降糖药物治疗。2、损伤胃肠道黏膜糖尿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功能不好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糖尿病会导致胃肠道的血管出现病变,从而会引起胃肠道黏膜损伤,使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对于胃肠道黏膜损伤的患者,可在遵医嘱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治疗,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3、合并胃肠道疾病糖尿病人肠胃功能不好,也可能是因为糖尿病人群容易合并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炎、胃溃疡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抑酸药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尼扎替丁、雷尼替丁等药物治疗。4、药物副作用若糖尿病人群在服用降糖药物时,未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从而引起胃肠道功能不好的情况。患者应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可私自减量或者停止服用。5、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人由于血糖长期升高,会导致体内的自主神经受损,引起胃肠道功能不好的情况,患者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功能不好的症状。糖尿病人可以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建议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以免加重病情。建议患者在饮食上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起胃肠道不适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定期监测血糖,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以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免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引起胃肠道不适症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中午饭后需运动吗
糖尿病人中午饭后一般需要运动,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或作用缺陷所引起。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的产生,比如眼、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糖尿病人一般建议适当运动,可以选择慢跑、快走、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一般建议在饭后一小时进行运动,不建议饭后立即运动,因为饭后立即运动,可能会导致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减少,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除此之外,糖尿病人还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的情况。日常生活中,建议糖尿病人注意控制饮食,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奶油蛋糕、糖果等,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同时,糖尿病人还要注意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出现升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药物进行治疗。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适合什么运动
糖尿病人可以选择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跳绳、打太极拳等运动。1、慢跑慢跑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同时,慢跑还可以减轻体重,有利于改善血糖和体脂状况。2、游泳游泳可以消耗热量,减轻体重,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但糖尿病人游泳时要注意避免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3、骑自行车骑自行车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有助于控制血糖。同时,适当骑自行车还可以锻炼肌肉,提高身体的抵抗力。4、跳绳跳绳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身体内葡萄糖的分解,有助于控制血糖。同时,适当跳绳还可以减轻体重,有利于改善血糖和体脂状况。但糖尿病人在跳绳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5、打太极拳打太极拳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但要注意在打太极拳时不要空腹,以免引起低血糖。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人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但要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食物,比如奶油蛋糕、炸鸡等。如果出现血糖升高、恶心、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