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胃病 > 胃食管反流

发作性胸痛可能是胃食管返流

举报/反馈
2009-09-28 05:55:0039健康网社区

  病历资料

  患者,男,51岁,已婚。因“发作性胸痛、嗳气、反酸3个月”入院。患者近3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钝痛或烧灼样痛,1-5次/日,常于平卧时发作,每次发作10分钟~1小时,常伴有嗳气、反酸、呛咳、恶心、呕吐苦水等。曾在门诊以“冠心病”、“心绞痛”等治疗,曾服硝苯地平(心痛定)、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及罗通定等药物,均未见明显疗效。发病以来无发热、慢性咳嗽、咳痰、吞咽困难等,食欲好,大小便正常。1个月前曾在当地医院行钡餐检查示:胃窦炎;x线胸片示:心、肺、膈正常;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不齐。12年前曾患“急性肝炎”,后治愈。无高血压病史,无胸部外伤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5℃,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 20/75mmHg。发育正常,神志清醒。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双眼球无凸出或凹陷,咽部充血,咽后壁淋巴细胞增生。颈软,甲状腺无肿大,未闻及血管杂音。胸部肋骨及无压痛及叩击痛。双肺无口罗音,心率78次/分,心律整齐,未闻杂音。腹肌软,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直肠指检未发现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手无震颤。生理反射正常,未引出病理反射。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1 33 g/L,红细胞4.6×1012/L,白细胞6.6×109/L,血小板155×1 09/L: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1 0 mm/小时;尿常规正常;粪常规未见红细胞、白细胞,隐血试验(-)。血清雨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v-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LDH)、胆红素均正常:乙肝病毒标记物: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均阴性;甲胎蛋白(AFP)≤20μg/L,癌胚抗原(E—cA)在正常范围;血糖5.2 mmol/L、血肌酐(cr)78 μmol/L、血尿素氮(BuN)7.2 mmol/L;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均正常。心电图正常,24小时心电监测示:偶发房性期前收缩,未见心肌缺血表现;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阴性;x线胸部平片示心、肺、纵隔未见异常;B超检查示肝、脾、胆、胰、双肾未见异常;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入院诊断 胸痛待查;胃食管反流病

  第一次查房(入院第5日)

  实习医师汇报病历如上。

  进修医师本例病史有如下特点:①患者为中年男性,既往无严重的心、肺疾病病史,现病史3个月,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胸痛,伴有暖气、反酸和呛咳等症状,食欲正常,无心悸、气促及慢性咳嗽、咳痰等表现:②体检:血压正常,咽部有充血及淋巴细胞增生,心肺未发现阳性体征;③血液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正常;④x线胸片、心电图及24小时心电监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均无异常发现,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⑤用血管扩张药等抗心绞痛治疗无效。

  主治医师 同意上述归纳的病历特点。患者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胸痛可分为心源性胸痛和非心源性胸痛,前者常为冠状动脉病变所致,较少见的如心包或心瓣膜病变;后者包括胸壁病变、胸膜及肺部病变、食管及纵隔病变。

  患者为52岁男性,发作性胸痛难免首先考虑到心绞痛,但心血管方面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现,抗心绞痛药治疗无效,证明心绞痛的可能性不大;体检及其他辅助检查也可基本排除胸壁及肺部疾患。

  鉴于患者胸痛发作常于平卧时,且伴有嗳气、反酸及呛咳等症状和慢性咽炎的表现,必须高度注意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建议行钡餐和24小时食管pH监测检查以明确诊断。

  主任医师同意主治医师的看法,本例为胃食管反流所致的胸痛可能性大。据统计,在非心源性胸痛中,由于食管原因所致者约占60%,称食管源性胸痛。食管源性胸痛又以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因胃食管反流病所致的胸痛已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

  胃食管反流病并不一定存在胃酸分泌过多,它是过多的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刺激和损坏食管黏膜所致,反流物对黏膜的刺激可直接产生胃灼热感或胸骨后疼痛,也可反射性地引起食管痉挛而出现绞榨样疼痛,有的可酷似心绞痛样发作性疼痛。反流可损害黏膜导致炎症,称反流性食管炎,但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者中<50%的患者有胃镜下可见的食管炎,本例就属于此种情况。

  本例有吐苦水的症状,可行pH和胆汁双监测。

  第二次查房(入院第8日)

  进修医师根据主任的指示,患者接受24小时食管腔内pH和胆汁双监测,其结果如下。

  pH监测pH<4反流次数103次;反流时间>5分钟为5次;最长反流时间16分钟:24小时pH<4的总时间百分比为13.896,立位pH<4的时间百分比为3.6%,卧位pH<4的时间百分比为19.3%。反流总计分39.3分(De Meester正常值:反流总计分<14.7分)。

  胆汁监测 光吸收值>0.14(反流)次数为53次;反流时间>5分钟的次数为4次;最长反流时间为15分钟;24小时吸收值>0.14的总时间百分比为11.3%,立位吸收值>O.14的时间百分比为1.6%,卧位吸收值>0.14的时间百分比为23.3%。

  主任医师 根据检查结果,患者存在病理性胃食管酸反流及病理性十二指肠一胃一食管反流,诊断可以明确,检查结果显示该例的反流以卧位时发作较多,这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发作规律相符。

  PPI抑酸治疗试验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用于无报警症状者),奥美拉唑20 mg或兰索拉唑30 mg,2次/日,用药7日,治疗后症状评分比治疗前降低75%者即为治疗试验阳性。

  最后诊断

  胃食管反流病。

  后记

  本例经口服奥美拉唑20 mg,2次/日,共7日,其胸痛、反酸、呛咳等症状基本消失,进一步证实患者的胸痛源于胃食管反流的判断。由于患者伴有胆汁反流,拟加用铝碳酸镁及西沙必利,计划用药4周,然后根据病情变化决定维持治疗的剂量和时间。

  专家评析

  该病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防治食管炎及并发症、预防复发。内科处理的手段包括:祛除发作的诱因、控制胃酸、纠正失常的胃肠动力状态。首先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如避免肥胖、过饱、便秘,不穿紧身衣等,以免腹内压升高;睡眠时抬高床头,避免锓后即卧:避免高脂、咖啡、浓茶饮食和茶碱、咖啡因、抗胆碱药、钙拮抗药、β受体激动药、吗啡类药、镇静安眠药等药物,以免影响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功能。控制胃酸的药物有H2受体拮抗药、质子泵抑制药;促动力药如西沙必利;黏膜保护药如铝碳酸镁、胶态铋、藻酸制剂等。目前认为常规剂量的H2受体拮抗药只对轻症患者有效,研究证明西沙必利的效果与H2受体拮抗药效果相当,两者合用可增加疗效。质子泵抑制药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由于其强大的抑酸作用,无论对缓解症状还是防止复发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质子泵抑制药可与促动力药西沙必利合用,十二指肠一胃一食管反流更须强调促动力药的治疗。对中度以上胃食管反流病,现主张用足量的质子泵抑制药缓解症状后,再以最小有效剂量维持治疗,严重的病例尤其是抗反流屏障严重受损者常需长期维持用药。只有少数重症患者需要抗反流手术治疗。

(实习编辑:郭婷婷)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