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奇妙的中医】皮肤瘙痒、冻疮,冬季护肤别犯错!

林颖 东区七楼皮门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瘙痒



皮肤是人体保温保湿的重要屏障,冬季气候寒冷,皮肤下的小血管收缩,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使皮肤失去滋润而变得干燥,尤其当外界环境湿度较低的时候,更容易引起皮肤干燥瘙痒。

外用药膏的选择

对于干燥严重的人群或老年人、儿童等,可选择涂擦滋润的油剂,如紫草油、甘草油、椰子油、橄榄油、马油或凡士林、维生素E乳等。

年轻人油脂分泌较旺盛,可用医学护肤品保湿,但需要到正规药店或专柜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皮肤瘙痒一般通过润肤保湿手段都可得到缓解,但情况严重时或经过不恰当处理后出现皮疹、红斑、溃疡等,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不恰当处理方法:热水烫、艾叶水洗、剧烈搔抓,过食辛辣刺激食品或浓茶、咖啡、烟酒等也容易引发皮肤瘙痒。

某些疾病也可引发皮肤瘙痒,如甲亢、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血液疾病、糖尿病等,可通过检查进行排除。

冬季皮肤瘙痒的预防

身体内部原因可导致冬季皮肤瘙痒,如气血不足,除了加强保湿润肤、减少皮肤敏感性外,提前用中药进行调理,调养气血,也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冻疮


冻疮主要是因为寒冷、潮湿导致血管收缩或瘀血,末端循环状况不善而引起的,一般表现为紫红色的水肿、斑块,伴有痛、痒的感觉,好发部位为四肢末端、耳廓、面部等,严重时可出现水泡、溃疡或瘢痕。

冻疮如何处理

预防冻疮,保暖是最主要措施,当遭遇突然的寒冷刺激时,需要慢慢让肢体回温,不可立即采用烤火或热水浸泡等极端方式,预防血管改变。

保湿:出现红肿、瘙痒、疼痛时要注意保护皮肤,防止出现破溃,可使用凡士林、维生素E乳等保湿产品修复冻疮部位。

改善血液循环:西药可选择喜疗妥,中药如活血化瘀通络的桂枝、当归、艾叶等,煮水后泡水可改善局部循环。

保护创面:当冻疮出现破溃时,必须涂擦药物保护创面,如中药的湿润烧伤膏,或抗生素药膏等。一旦出现感染则必须到医院就诊。

如何防止冻疮复发

复发性冻疮与身体内部因素密切相关,以血液循环不良的女性多见,常见夏天手脚冰冷,素体怕冷、月经量少、脸色苍白、容易疲倦等,从中医角度看,这些人群可能为阳虚体质或气血不足,通过调节身体状态,可预防冻疮复发,食疗方推荐当归生姜羊肉汤。也可采用中药浸泡手足,桂枝、当归、艾叶、毛冬青、生姜、川椒等中药,可以选其中两三种,每种2030克,煮水滤渣,每天浸泡可改善血液循环,每次约15分钟,水温不可过热,控制在38-40℃。

 

【医生名片】

林颖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皮肤科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病理学组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副秘书长,2019年度广东省实力中青年医生。师从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广东省名中医陈达灿教授、小儿推拿专家王立新教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重症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红皮病、天疱疮、红斑狼疮、皮肌炎;纯中医治疗痤疮、脂溢性皮炎、斑秃、白癜风、黄褐斑等损美性的中医治疗。擅长激光嫩肤、祛斑、祛红等微整形技术,小儿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


2021-01-29 10:07:46浏览9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儿童皮肤瘙痒需要警惕哪9种疾病
通常情况下没有儿童皮肤瘙痒需要警惕哪9种疾病这种说法,儿童皮肤瘙痒多考虑是蚊虫叮咬导致的,也可能是湿疹、荨麻疹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 1、蚊虫叮咬 当儿童的皮肤不小心受到蚊虫叮咬的时候,就会导致毒素残留在皮肤内,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并且还可能会伴随着小疙瘩、皮肤发红等症状。建议儿童可以通过局部冷敷的方式来缓解症状,注意避免随意抓痒患处。 2、湿疹 通常情况下该疾病是指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能与免疫异常、激素水平变化、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儿童可能会出现以上反应,还可能会出现丘疱疹、水疱、糜烂等症状。建议儿童可以谨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式辅助治疗。 3、荨麻疹 一般情况下此疾病是由于病毒感染、吸入动物皮屑、食物过敏等因素导致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而引起的疾病,可能会出现大小不一的风团、红斑、皮肤瘙痒等症状。建议儿童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和护理。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接触性皮炎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一到冬季皮肤瘙痒服用什么药
一到冬季皮肤瘙痒,可以遵医用润肤保湿剂、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维生素类药物等快来改善。冬季皮肤瘙痒较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冬季气候干燥寒冷,皮肤水分流失快,皮脂腺、汗腺分泌减少,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外界刺激更易引发瘙痒感,合理用药能有效缓解不适。1、润肤保湿剂:皮肤干燥是冬季瘙痒的重要诱因,如凡士林、尿素维E乳膏等润肤保湿剂就很关键。其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水分蒸发,增强皮肤屏障功能。每日可多次涂抹于瘙痒部位及全身皮肤,尤其是洗澡后趁皮肤微湿时涂抹,效果更佳,长期坚持使用,可有效改善皮肤干燥状态,减轻瘙痒。2、抗组胺药物:若瘙痒是由过敏因素导致,伴有红斑、风团等表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便能发挥作用。这类药物可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抑制过敏反应引发的瘙痒。用药期间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若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3、糖皮质激素:对于瘙痒严重,局部皮肤出现苔藓样变、炎症明显的情况,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可短期使用。其具有强大抗炎、抗过敏功效,能迅速减轻皮肤炎症,缓解瘙痒。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剂型、剂量,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防止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4、维生素类药物:冬季皮肤代谢减缓,适当补充维生素有助于维持皮肤正常功能。如维生素A、E等,维生素A可促进上皮细胞生长,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协同改善皮肤状态,减少瘙痒发生。可按医嘱服用相应制剂,日常多吃富含此类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坚果等。若一到冬季皮肤瘙痒,首先不要过度搔抓,以免抓破皮肤引发感染。洗澡时避免水温过高、时间过长,选用温和沐浴产品。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可使用加湿器。若自行用药一段时间后症状无改善,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其他潜在疾病,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