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才能发现体内有结石?

毛厚平 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根据结石所在部位不同,又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怎样及早发现呢?
2020-06-18 14:04:45浏览4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付志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胆结石一周疼一次怎么办
胆结石一周疼一次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外科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和治疗。1、一般治疗如果胆结石患者出现一周疼一次的情况,可能是结石体积较大,导致胆囊管堵塞引起的。建议患者多喝水,可以促进结石的排出。另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2、药物治疗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消炎利胆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炎、解痉、止痛的作用。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3、中医治疗患者还可以通过中医治疗的方式来缓解不适症状,如针刺、艾灸、按摩等,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4、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如果患者胆结石体积较大,而且胆囊收缩功能正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将胆结石击碎,从而促进结石的排出。5、外科手术治疗如果患者胆结石体积较大,严重堵塞胆囊管,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症状,通常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可遵医嘱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黄瓜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孔德波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肾结石ct值是多少
肾结石的CT值大多数是300-1800HU,含钙量较少。常见的肾结石包括尿酸结石及草酸钙结石等,尿酸结石一般密度较低,CT值大多是300-500HU,草酸钙结石钙含量较高,可以达到1000HU以上,通常磷酸钙结石CT值也会偏高。 肾结石CT值可以表示肾结石密度或者坚硬程度,通常患者可以通过肾结石影像进行检查,肾结石在CT影像上的典型表现,是肾脏集合系统内可以看到CT值较高的亮点,大约与骨骼CT值相似。肾结石用CT平扫来进行观察,可以看到肾结石大小,也可以了解肾结石分布,位于肾盏还是肾盂内,结合CT三维成像,可以较为精确地定位结石病灶。手术前进行CT肾结石定位较为必要,尤其是结石较小或者位于某个肾盏内的手术时,找结石通常比较花费时间,而术前进行精确CT定位,有助于快速准确找到结石,并且避免遗漏。 目前治疗肾结石有多种方案,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体外超声波治疗及经皮肾镜取石或碎石等。少数病人只要找到形成结石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原有的尿路结石就会自行溶解消失,尿路梗阻即可得到缓解,如甲状旁腺瘤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造成肾结石,就需要做手术,切除腺瘤。药物治疗需要根据结石的成分分析决定药物的治疗方案,尿酸结石因体内嘌呤代谢紊乱的产物,碱化尿液,口服别嘌呤醇及饮食调节有治疗作用的效果比较好。同时可口服中成药排石颗粒促进结石排出。
钟东亮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膀胱结石一定要动手术吗
膀胱结石并非一定要动手术。膀胱结石的治疗方案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手术只是其中一种治疗手段,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存在其他合适的治疗方式,也能有效处理膀胱结石问题。膀胱结石的大小、数量和成分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结石较小的情况,比如直径小于0.6厘米,且表面光滑、形状规则的结石,有较大概率可通过大量饮水、多运动等保守方式排出体外。这是因为大量饮水可增加尿量,产生的尿液冲刷作用,有助于推动结石通过尿道排出。同时,运动能促使结石在膀胱内移动,增加排出的可能性。另外,若结石为尿酸盐结石,可通过调节尿液酸碱度,使结石溶解变小,进而排出,无需手术干预。此外,对于一些高龄、身体虚弱,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麻醉的患者,手术风险过高。此时会优先考虑相对保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比如,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这种方法无需开刀,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击碎结石,使结石碎块随尿液排出。相较于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患者身体的创伤较小,恢复也相对较快,适合身体状况不佳、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若确诊为膀胱结石,首先要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结石的大小、位置、成分以及自身身体状况评估等。对于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患者,要大量饮水,每天至少饮用2000毫升水,以促进结石排出。对于需手术治疗的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了解手术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
招洛丹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电动冲牙器能去除牙结石吗
电动冲牙器不能去除牙结石,但有助于预防牙结石的生成。 牙结石是沉积在牙齿或修复体表面上已钙化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软垢。一旦牙结石形成,仅通过日常刷牙或使用电动冲牙器是无法去除的。 因为电动冲牙器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清洁牙齿间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对于牙结石只能起到表面清洁的作用,而无法深入去除。 针对牙结石的治疗,可以通过超声波洗牙、喷砂洗牙、牙齿抛光等医美方法进行改善。超声波洗牙是通过超声波的高频震荡作用去除牙结石、菌斑和色素清洁牙面,使牙菌斑失去集聚的场所,并磨光牙面,以延迟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再沉积;一般参考价格100-500元/次,一般30-60分钟可见一定改善。但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牙齿敏感,术后前几天避免吃过冷过热、过辣过咸的食物,如麻辣火锅、咸菜等。 喷砂洗牙是将碳酸氢钠粉末与高压空气混合后喷向牙面,利用其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清除牙面上残留的牙结石和色素;一般参考价格100-500元/次,一般30-60分钟可见一定改善。但抛光器旋转时,可能会对牙龈组织造成伤害,导致菌血症发生。 牙齿抛光是指利用抛光器械,通过慢速橡皮轮,使用抛光膏研磨牙齿表面,来清除牙面上的外在色素和龈上菌斑,使牙齿表面更光滑。一般参考价格50-200元/次,一般10-30分钟可见一定改善。但如果抛光操作不当或抛光时间过长,可能会损伤牙龈及牙髓,导致菌血症,应及时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医美项目时,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需求以及专业医生建议来综合考虑。同时,无论选择何种方法,都应在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改善作用。
林嘉宝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后背撞墙结石会掉吗
后背撞墙结石是否会掉,需要根据结石的体积来判断。如果患者的结石比较小,用后背撞墙是有可能会掉的;但如果患者属于结石比较大的情况,则可能不会掉,患者需要采取规范的治疗措施治疗。 若患者的不适症状不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排石颗粒、复方金钱草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适当多喝水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结石排出体外。此外,患者也可以用后背撞墙的方式将结石撞击出来,但此方法具有一定的风险,通常不建议患者采用。患者可以采取其他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如俯卧位趴在坚硬平面,腹部朝下胸部贴地,利用反向重力原理使输尿管产生一定压力,从而促使结石排出。 但若是结石比较大,单纯靠运动和药物无法将结石排出。若是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出现了明显的疼痛、血尿等症状,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必要时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以免延误病情。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健康,尽量以清淡为主,不要吃含草酸钙较多的食物,比如菠菜、动物内脏等,以免结石的体积增大。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张瑞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三医院 三甲
胆结石手术后肚子疼怎么回事
肚子疼一般指腹痛,胆结石手术后患者出现腹痛的症状,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术后感染、腹腔粘连、胆汁瘘、急性肠胃炎等原因引起的。 1、正常现象 胆结石手术会对患者的胃肠道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引起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一般在经过适当休息后可以逐渐缓解。 2、术后感染 如果患者在胆结石手术后不注意伤口部位的护理,可能会导致局部受到细菌感染,从而引起腹痛、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建议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微波疗法、红外线疗法等方式进行改善。 3、腹腔粘连 如果在胆结石手术后,患者不注意饮食健康,经常吃难消化的食物,可能会使腹腔内的创面发生粘连,从而引起腹痛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肠粘连松解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介入治疗、胃肠减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4、胆汁瘘 如果在胆结石手术过程中医生操作不当,导致胆汁渗出,可能会引起胆汁瘘的情况。由于胆汁具有刺激性,患者可能会表现为腹痛、发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氯己定溶液、医用酒精等药物进行消毒处理。 5、急性肠胃炎 如果患者在胆结石手术后食用了不洁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胃肠道黏膜受到细菌感染,引起急性肠胃炎的情况。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发热、腹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此外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有利于身体恢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