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女性进行促排卵治疗时伴侣应如何配合?

李玉华 妇产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
女方在进行促排卵治疗的过程中,男方首先要保证自身生活的节律。因为工作压力大、熬夜、喝酒、应酬等会导致精子质量低、畸形率高,这时的受孕率就会明显降低。如果男性患有生殖器炎症,还有可能会导致女性出现生殖道感染等风险。不孕症的治疗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
2020-06-18 11:48:07浏览9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备孕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以备孕。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虽存在排卵异常、激素失衡等问题,但通过科学干预,仍有备孕成功的可能。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卵巢呈多囊样改变,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内存在多个小卵泡,但往往难以发育成熟并排卵,这是导致受孕困难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高雄激素水平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进一步影响排卵的规律性。胰岛素抵抗还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不利于受精卵着床。不过,并非所有患者的病情都严重到完全无法排卵,部分患者仍存在偶发排卵现象。而且,随着医学发展,针对这些问题也有多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大部分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如调节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增加运动量以减轻体重,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状况,排卵功能也可得到恢复。同时,还可遵医嘱借助药物治疗调节激素水平,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例如,使用促排卵药物如枸橼酸氯米芬,可帮助卵泡生长、破裂,排出卵子,大大增加受孕几率。在规范治疗与科学备孕指导下,众多患者可克服疾病阻碍,实现生育愿望。若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且有备孕计划,患者要进行全面检查。常见检查项目包括性激素六项检测、妇科超声检查。同时,生活方式调整同样重要,患者应遵循低糖、高纤维饮食原则,控制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食物。备孕期间,还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因疾病和备孕压力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怀孕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是有可能怀孕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虽然会给受孕带来一定阻碍,但并非完全剥夺生育能力。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内存在多个小卵泡,但难以发育成熟并排卵,这是受孕困难的主要原因。同时,患者体内激素失衡,如雄激素水平升高、促性腺激素比例失调等,会进一步干扰排卵和子宫内膜环境,不利于受精卵着床。然而,部分患者并非完全无排卵,在某些情况下,卵巢仍可能有偶然排卵发生,若此时有性行为,就存在受孕可能。此外,少数病情较轻的患者,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如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等,卵巢功能可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增加自然受孕几率。对于多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借助医疗辅助手段能显著提高受孕成功率。其中,遵医嘱使用药物促排卵治疗是常用方法,如克罗米芬、来曲唑等药物,可调节患者体内激素水平,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在促排卵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指导患者在合适时机同房,提高受孕几率。若药物促排卵效果不佳,还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卵巢蓝光造孔术,其能破坏产生雄激素的卵巢间质,改善卵巢局部血运,恢复部分排卵功能。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性激素六项、妇科超声等,明确病情。确诊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促排卵治疗,但需严格按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若尝试自然受孕半年至一年仍未成功,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进一步的治疗手段,如试管婴儿等。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若症状轻微、对生活和健康影响较小,一般不严重;而当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管理,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时,通常较为严重 。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仅表现出轻微的月经周期紊乱,如偶尔出现月经推迟数天,经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充足睡眠、每周进行跑步、瑜伽等适度运动,就能使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另外,这类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问题,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基本正常,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只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病情就能得到良好控制,对日常生活和健康的影响较小,因此并不严重。然而,若多囊卵巢综合征未得到及时有效管理,可能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女性患者常因排卵障碍导致不孕不育,且妊娠期并发症风险显著增加,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流产或早产。此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异常较为常见,易并发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这些代谢紊乱还会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高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较为严重。若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诊监测激素水平、血糖、血脂等指标,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若有生育需求时,提前与医生沟通,制定科学的备孕计划。同时,关注心理健康,必要时寻求心理疏导,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应对疾病。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原因有哪些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疾病,其发病原因多样,主要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非疾病因素;以及肾上腺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等疾病因素。一、非疾病因素:1、环境因素: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如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等,被称为环境雌激素,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长期暴露在这些环境污染物中,会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影响卵巢功能和激素平衡。塑料制品、农药残留等也可能对内分泌产生影响,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2、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女性,发病风险明显增加。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激素的合成、代谢以及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卵巢功能异常和内分泌紊乱。二、疾病因素:1、肾上腺功能异常: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会分泌过多的雄激素前体,如脱氢表雄酮及其硫酸盐。这些雄激素前体在体内经过一系列代谢转化,会使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导致排卵异常和卵巢多囊样改变。2、内分泌失调: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脉冲频率和幅度异常时,会导致垂体分泌的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生成素(FSH)比例失调,LH水平升高,FSH相对不足。这种激素失衡会使卵巢内的卵泡不能正常发育和排卵,同时刺激卵巢间质细胞产生过多雄激素,进而引发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系列症状。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建议改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坚持适度运动,以提高身体代谢率,减轻体重。同时,对于存在肾上腺功能异常或内分泌失调的患者,应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