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预防多囊卵巢综合征?

李玉华 妇产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
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目前尚不清晰,因此对于它的预防方法以及及早发现的方法还没有研究透彻。医生建议日常拥有健康的生活节奏很重要,把体重控制在健康合理的范围内,定期体检,这些都有利于降低大家发展成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可能性。
2020-06-18 11:48:04浏览6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能治好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激素失衡、肥胖、药物刺激等。多囊卵巢综合征通常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治疗显著缓解症状。一、病因1.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果家族中有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其后代患病的可能性会相对增加。2.激素失衡: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体内雄激素水平异常升高、雌激素相对不足密切相关。这种激素失衡会导致患者的卵巢不能正常发育和排卵。3.肥胖: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肥胖女性体内的脂肪组织更多,会干扰多种激素的正常分泌和代谢,包括雌激素、黄体酮、胰岛素等,进而影响卵巢功能。4.药物刺激:长期或高剂量使用雌激素类药物,特别是卵巢刺激药,可能导致卵巢过度刺激,从而诱发多囊卵巢综合征。二、能否治好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生育需求及代谢状况等因素,采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然而,这些治疗手段各有其局限性,难以完全根治。患者应坚持低热量饮食,调整主要营养成分,选用低糖、高纤维饮食,如燕麦、糙米等。此外,患者可遵医嘱采用调节月经周期、降低血雄激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诱发排卵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孕激素、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等。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长期规范化的治疗,并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刘冠媛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得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怎么办
得了多囊卵巢综合征,通常可以从调整生活方式、心理调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定期监测与随访等方面进行处理。1.调整生活方式:患者应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炸鸡、奶油、辣椒等高脂肪、高糖、辛辣食物,增加新鲜青菜、苹果等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瑜伽等,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身体代谢,减轻症状。2.心理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长时间处于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中。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冥想、放松训练等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3.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药物来调节激素水平,改善月经周期,减少雄激素的产生。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胰岛素增敏剂、促排卵药等。药物治疗期间,要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并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4.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或卵巢楔形切除术。但手术治疗具有创伤性,且可能造成周围组织粘连,因此应谨慎选择。5.定期监测与随访: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和激素检测,以监测病情的变化。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治疗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患者、医生的共同努力。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任何不适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杨丽君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能吃黄体酮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通常能吃黄体酮,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往往存在排卵异常,进而可能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功能不全。黄体酮作为一种孕激素,可用于调节月经周期、补充孕激素等。对于有月经周期紊乱,如月经推迟、闭经,且排除怀孕等禁忌症的患者,使用黄体酮可以促使子宫内膜转化、脱落,从而诱导月经来潮。此外,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促排卵治疗后,使用黄体酮有助于维持黄体功能,提高受孕几率和支持早期妊娠,预防流产。但并非所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都适合使用黄体酮。如果患者存在肝脏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使用黄体酮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带来其他风险,需谨慎使用。而且,虽然黄体酮能调节月经周期,但其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或不恰当使用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还可能影响体内激素平衡。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建议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规范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包括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如蛋糕、炸鸡等。另外,适当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跑步、瑜伽等。同时,要定期复查,监测体重、血糖、血脂、激素水平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