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体的健康,而胃,作为我们消化系统的重要一环,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然而,有一种胃病却时常被忽视,它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这种疾病虽然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却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引发癌症。那么,慢性萎缩性胃炎到底是什么?它又有哪些症状和治疗方法?让我们一同解开这些谜题,揭示这个胃中奥秘。
为什么会得慢性萎缩性胃炎?
很多人看到检查单上写着“慢性萎缩性胃炎”这几个字都很疑惑,平常好好的,怎么会得这个病。其实,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退行性改变的疾病,它主要由胃的损伤引起。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因以下情况而发生: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细菌,常寄生于胃黏膜组织中。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中国Hp感染比例超过60%。这种细菌会影响胃的损伤修复能力。由于我们每天都在进食,胃的损伤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干扰,胃会自行恢复。然而,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它会降低胃的恢复能力,从而引发慢性萎缩性胃炎。因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认为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
进食不合适:食物种类不合适,如吃过辣、过咸或味道过重的食物,会造成化学相关的损伤。此外,食物过硬或难以消化也会造成物理相关的损伤。
饮食节律:饮食节律和时间的改变也会对胃产生影响。例如,饿时不吃、不该吃时乱吃或在睡前进食等,打破了胃的正常生物钟和生理功能,对胃造成损伤。其次,熬夜、日夜颠倒的生活习惯,也不利于胃粘膜的修复。
情绪:人们通常关注饮食和细菌对胃的影响,而对情绪的影响关注度较低。然而,当人处于抑郁、焦虑或不开心的状态时,人体自我恢复能力会下降。此外,紧张的状态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胃酸分泌增多,从而增加对胃黏膜的损伤。
衰老及自身因素:很多老年人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而这些药物会对胃产生影响,特别是当人年纪大了以后,自我恢复的能力和应对外界损伤的能力相对会减弱,因此更容易患上慢性萎缩性胃炎。此外,还有与一些自身免疫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
萎缩性胃炎癌变几率有多大?
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分为A型和B型两类。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特点是常常好发于胃体部,血内壁细胞抗体阳性,因此也称为自身免疫性的萎缩性胃炎。这种类型的胃炎可能会导致严重贫血和营养不良,对生活和工作有明显的影响。治疗上需要补充叶酸、维生素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一般不明显,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相对较少。然而,这类胃炎随着发展可能伴有癌变的风险。根据临床研究,这一类疾病的10年癌变率平均在5%到10%之间。这个比例虽然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给予关注。
综上所述,萎缩性胃炎并不意味着立即就会癌变,所以不必恐慌。癌变是一个相对较低且需要较长时间的过程,一般需要经过10年左右。因此,在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查报告时,不要慌张,要先了解自己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另外,癌变的比例与萎缩的程度相关。萎缩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还可能伴有不典型增生。伴有不典型增生或重度萎缩性胃炎的癌变比例会较高,而轻度萎缩性胃炎的癌变比例较低。
怎么判定是否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
要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是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点是会出现胃黏膜变薄的情况,通过胃镜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胃黏膜的异常变化,从而考虑患者是否有患病风险。
不过,仅凭肉眼观察会存在一些问题,因为不同的专家可能对同一张胃镜图片的解读有所不同,此外,胃镜难以准确区分萎缩性胃炎的程度(轻中重度)。即使患者经过治疗后从重度变为中度,胃镜下的黏膜仍然显示为变薄,无法精确判断疗效的改善程度。
因此,建议对于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且希望进行治疗或观察的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的同时进行病理检查,即通过钳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这种方法更具合理性,因为病理报告可以提供胃炎程度的定量信息,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癌变风险,并且可以观察到治疗后的变化,从而增加患者的信心。
治疗方法
第一是去除诱因。这意味着要寻找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原因,并尽可能去除它们,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或生活和饮食习惯的调整。
第二是观察。由于萎缩性胃炎形成过程较为漫长,有可能并没有对个人生活及工作产生影响,当然,对于癌变的风险仍需定期监测,内镜检查可以帮助发现黏膜变化,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第三是针对性治疗。目前没有特定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西药,而中医方案却有它的优势,可以选择中药进行治疗。
由中医专家余绍源教授拟定的中药处方,名为萎胃复元汤。方药组成包含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陈皮10g、木香(后下)10g、砂仁(后下)5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30g、蒲公英30g、三七末(冲)1.5g、稻芽30g和麦芽30g。
慢性萎缩性胃炎形成的原因可能是身体内正气不足和瘀毒交结。因此,以黄芪和党参来补气为君;以白术、陈皮、木香、砂仁、稻芽和麦芽来健脾醒脾和胃消导为臣;以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用于清热解毒、散瘀定痛,以解瘀毒之交结为佐;以三七止血、消肿、散瘀为使。扶正祛邪,帮助恢复胃部功能和胃黏膜的状态,对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者效果良好。
生活注意事项
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原因很多。除一些难以避免的情况外,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年轻人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往往与生活和饮食有很大关系。建议按照以下方面要做好日常生活管理。
首先预防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会导致胃部感染和消化道疾病。保持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倡分餐制,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生食和不洁食物等措施,都可以减少Hp传播感染机会。另外定期体检,将尿素呼气试验纳入常规体检项目。
第二饮食规律。包括节律的规律和种类的规律。节律的规律意味着定时吃饭,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进行调整,形成规律,使胃的工作遵照生物钟运行。种类的规律是指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点,选择身体所需并适合胃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
第三生活规律。人是一个生物,有其自然属性和规律可循,不应逆规律而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身体处于活跃和消耗状态,晚上身体进入修复状态,这是长期以来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因此,要尽可能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不要白天睡觉晚上熬夜,长期下去会对身体有影响。
第四不建议喝酒。避免酗酒和过多酒精摄入,因为酒精会直接损伤胃黏膜。
第五保持心情舒畅。当一个人处于持续的压力、焦虑、恐惧或抑郁等负面情绪中时,这些情绪会影响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增加患病的风险或干扰康复过程。换句话说,积极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愉快的情绪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和恢复,而消极的心态、负面情绪和长期的压力则可能加重疾病症状或阻碍康复。
【医生介绍】
陈延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脾胃病科
医学硕士 主任中医师 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科医师分会委员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中国炎症性肠病联盟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脾胃病科主任
广东省中医院补土学术流派研究团队负责人
广东省中医院炎症性肠病慢病管理团队负责人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科
主任中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耳鼻喉科
副主任医师
绵阳市肛肠病医院 全科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