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奇妙的中医】想要来年能“打虎”,冬天这样进补才靠谱

俗话说“冬季进补来年打虎”,这话蕴含什么养生道理?

冬令进补的好处体现在哪?

进补有什么讲究?

要想身体安,这些功课得记好。

 

为什么要在冬季进补?

在中医的思维当中,秋冬气机运动是潜降的,且冬天与肾相对应,进补的很多药物是入肾的,所以在冬天进补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潜降入肾。

我们每一个人都处于动态健康的平衡状态,要考虑为未来的健康做一个提前的准备。中医讲究自体脏腑经络协调,自身免疫力是基础,这个可以通过合适的进补,增强脏腑基础与协调能力。

冬令进补有哪些方式?

冬季进补不一定能满足第二年身体的全部需求,但是肯定能比不进步的要更有底气。

进补方式很多,比如冬至独参汤药膳进补、膏方进补,还有枸杞红枣茶等茶饮,这些方式根据个人体质不同而选择。

虚性人群,尤其是老年人、体弱多病、有基础病,经常工作劳累、熬夜的年轻人,来年有孕产准备的人群,都是冬季进补的目标人群。

如何更好地为进补打好基础?

起居:冬季养生有个大原则,就是“藏”。提倡起居方面要早睡晚起。

运动:不建议做剧烈的运动。因为冬天平均气温较低,剧烈运动后体温升降过度,对心血管造成一定的压力,所以尤其对于老年人,冬天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事件,因此提倡冬天以静息类运动为主,如瑜伽、静坐或者慢跑,心率一般不要超过150次/分。

心情:因为冬天收敛的特点,人更容易出现心情压抑的状况,所以这个时候适当地与朋友约会谈心,听一些舒缓轻快的音乐都有助于让心情保持在平和的状态。

冬季进补有哪些误区要避免?

冬季进补最好是缓补长图,一般不选择峻补,经常有人连续吃了生姜羊肉煲就出现流鼻血,并且继发感冒来就医,在疫情仍未结束的背景下,不建议选择这样的进补方法,以免增加心理负担。

缓补长图是选择合适的药材,选择合适的时节,一般是选择在小雪后即11月22日,也是每年中医讲的五运六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地收藏的力量特别强,最有助于补药吸收,使用低剂量,持续60天左右的时间来缓慢持续性进补,为来年的身体强壮做好准备。

每到冬天,不管是网络还是店面就开始宣传各类补品,不少市民轻信其功能宣传,不管合不合适就先补了再说,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反映出现了牙龈肿痛、便秘、鼻血、感冒等症状,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而没有医学背景的老百姓很难做出恰当的选择,所以不管食疗进补还是膏方进补,最好找专业人士给出专业的判断。要想来年能“打虎”,冬季还得对症进补。

 

到了吃萝卜的最佳时令,“冬吃萝卜赛人参”到底有怎样的养生道理?名中医这么说。

 

 

【医生介绍】

黄鹂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医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岭南名医

世界中医联合会中医体质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珠海市引进创新团队人才;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项目成果评审专家;《广东医学》特约审稿专家。

长期从事治未病、中医体质与健康状态辨识和健康促进工作,主治失眠、咳嗽、及内科系统疑难杂病。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行业专项、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8项。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其他类型课题7项。目前发表论文50篇,SCI收录5篇,EI收录5篇。获得中国科技部-医促会华夏医学奖三等奖一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一项,取得国家专利授权2项,广州市科技成果1项,制定并发布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3项。

 

2022-12-30 09:24:57浏览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剑波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冬天手掌脱皮是什么原因
冬天手掌脱皮可能是生理因素如皮肤干燥、新陈代谢变化,以及病理因素如手癣、汗疱疹等导致。如果症状严重,需要积极查明病因后治疗。一、生理因素:1、皮肤干燥:冬季气候寒冷干燥,空气湿度低,手部皮肤的水分流失加快,角质层失水变干,容易脱落,进而引发脱皮。日常应注意涂抹护手霜、润肤乳,尤其在洗手后及时保湿,减少水分散失,还可适当多喝水,从内部补充水分,缓解皮肤干燥。2、新陈代谢变化:冬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相对减缓,皮肤更新换代的周期变长,老化角质层堆积,若不及时清理,就会出现脱皮现象。可定期用温水来泡手,软化角质后,使用温和的去角质产品轻轻揉搓手掌,帮助去除死皮,促进新皮生长。二、病理因素:1、手癣:由皮肤癣菌感染所致,真菌在手部皮肤寄生繁殖,破坏皮肤的正常结构,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手掌脱皮、瘙痒,还伴有红斑、水疱。可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外用酮康唑乳膏,坚持涂抹至症状消失后一段时间,防止复发,同时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手套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2、汗疱疹:多与过敏、精神因素等有关,冬季若接触过敏原,如某些洗涤剂、金属饰品,会使手部皮肤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手掌深处长出米粒大小水疱,水疱干涸后脱皮,还常伴有瘙痒、刺痛。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症状较轻时可遵医嘱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严重时需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缓解过敏症状。若冬天手掌出现脱皮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真菌镜检、斑贴试验、血常规等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对因治疗。
陈慧敏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冬天吃甘蔗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冬天食用甘蔗具有补充营养、促进排便、补充水分、提供能量、促进口腔健康等好处。但如果过量食用,则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肥胖、腹泻、损伤口腔黏膜、细菌滋生等坏处发生。 一、好处 1.补充营养: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氨基酸以及多种矿物质成分,适当进食后能够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促进排便:由于甘蔗中还含有较多的水分及粗纤维,所以对于大便秘结、排便困难的人群来说,在冬季适当地吃一些甘蔗,通常能帮助改善症状,起到辅助缓解便秘的作用。 3.补充水分:甘蔗是一种含水量很高的水果。在干燥的冬季,适量食用甘蔗可以为身体提供必要的水分,有助于保持皮肤的水润和身体的健康。 4.提供能量: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这些糖分可以为身体提供快速的能量补充。在寒冷的冬天,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保持体温和进行日常活动,适量食用甘蔗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5.促进口腔健康:咀嚼甘蔗可以锻炼牙齿和口腔肌肉,同时甘蔗汁还有助于清除口腔异味和缓解疼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量食用可能会损伤口腔黏膜,因此应适量食用。 二、坏处 1.血糖升高:但由于甘蔗中的糖含量较高,如果患者长期大量食用,容易引起体内血糖水平波动较大,从而诱发血糖升高的情况发生。 2.肥胖:若长期大量食用甘蔗,还可能造成热量堆积,增加机体发胖的风险。 3.腹泻:甘蔗中含有一定的纤维素,过度食用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增快,进而导致腹泻的情况发生。 4.损伤口腔黏膜:甘蔗的粗纤维在咀嚼过程中可能会不断摩擦口腔黏膜,导致口腔黏膜受损,甚至引发口腔溃疡等问题。 5.细菌滋生:如果甘蔗储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后可能会导致胃肠不适或感染等问题。 在购买甘蔗时,应选择表皮光滑、无裂纹、无霉斑的新鲜甘蔗。避免购买和食用已经变质或储存时间过长的甘蔗。食用甘蔗后,应及时漱口或刷牙,以减少糖分在口腔中的滞留时间,降低细菌滋生的风险。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怎样进补
进补一般是指服用滋补类中药。通常情况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西洋参、黄芪、白术、天麻、山药中药材进行调理,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 1、西洋参 西洋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阴的功效,也具有清热生津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的疾病,可能会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咳嗽咳痰等情况,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西洋参进行调理。 2、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等症状。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芪进行调理。 3、白术 白术是一种中药材,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糖尿病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白术进行调理。 4、天麻 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小儿惊风、癫痫抽搐、肢体麻木等病症。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的情况,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天麻进行调理。 5、山药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泄泻、肺虚喘咳、倦怠乏力等病症。如果患者存在糖尿病的情况,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山药进行调理。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秋季适合进补的药材
秋天气候逐渐干燥,天气也变得寒冷起来,此时人体内脏及器官的功能活动处于相对低落状态,因此在秋季需要进行滋阴、养肺、润燥等调理。常见的适合秋季进补的中药材有沙参、黄芪、西洋参、阿胶以及冬虫夏草。1.沙参: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口干舌渴、痰中带血等症状,也可以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肺燥咳嗽、虚劳咳嗽等情况。2.黄芪:属于常用的一味中药,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便溏、体倦乏力等症状,还可以改善气血亏虚所引起的病症。3.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阴亏、虚热烦倦、咳喘痰血、伤津口渴等症状。4.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熬制而成的胶块,具有补气养血、滋阴润肺、止血安胎的功效,对于出血而导致的贫血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还可以辅助治疗心肝血虚所致的失眠多梦、眩晕心悸的症状。5.冬虫夏草:是常见的一种名贵中药,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虽然上述药物均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芥末等,同时也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及时增添衣物。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病后身体虚弱如何进补
进补是指通过进食来补益身体,大病之后可以适当吃些瘦肉、鱼类、鸡蛋、红枣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来补益身体。1.瘦肉:瘦肉富含高质量蛋白质,对于大病后的身体恢复至关重要。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物质,对于修复受损的器官和组织、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瘦肉中的铁元素还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这对于大病后常见的贫血问题尤为重要。2.鱼类:鱼类不仅提供优质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Omega-3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对于降低炎症反应、促进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大病后,身体可能处于高炎症状态,摄入足够的Omega-3脂肪酸有助于缓解炎症,促进身体恢复。3.鸡蛋:鸡蛋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大病后,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增加,鸡蛋是满足这些需求的理想食物之一。此外,鸡蛋中的蛋白质对于修复受损组织、增强免疫力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4.红枣:红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性化学物质,如黄酮类和多酚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大病后,身体可能处于虚弱状态,红枣的滋补作用有助于增强体力、促进恢复。此外,红枣还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为大病后常见的贫血问题提供辅助治疗。5.新鲜蔬菜和水果: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于维持身体健康、促进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大病后,身体消化功能可能减弱。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同时减轻消化负担。建议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等蔬菜,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的菠菜、芹菜等绿叶蔬菜。请注意,以上食物建议仅供参考,具体饮食计划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若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尽快就医诊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