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得了带状疱疹,如何预防发生后遗神经痛?

黄穗翔 疼痛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级甲等

患带状疱疹时应注意避免传染给他人,避免加重皮疹,同时需要观察皮疹的变化情况。如果皮疹和疼痛顺利消失,则不需要复诊。如果疼痛持续、反复存在,则建议在皮肤科和(或)疼痛科复诊,复诊间隔根据病情及治疗效果而定。

2022-02-24 14:12:35浏览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眼睛皮肤红肿痒痛用什么药
出现眼睛皮肤红肿痒痛的症状时,患者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红霉素眼膏、氧氟沙星眼膏等药物进行治疗。1.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首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属于复方制剂,其中的主要成分有妥布霉素和地塞米松。妥布霉素属于抗生素,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而地塞米松则属于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减轻皮肤的炎症反应。但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青光眼患者需要慎用此药。2.红霉素眼膏其次,红霉素眼膏主要用于治疗角膜炎、结膜炎等疾病,引起的眼部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的问题。该药可通过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来起到杀灭细菌、控制感染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需要禁用此药。3.氧氟沙星眼膏最后,氧氟沙星眼膏属于喹诺酮类抗菌药,通过抑制细菌DNA复制过程,来发挥抗菌作用。该药主要用于治疗化脓性链球菌、弯曲杆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眼部炎症,对于结膜炎、角膜炎等疾病引发的眼部皮肤红肿、瘙痒、疼痛的症状,常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此外,患者治疗期间还应注意用眼卫生,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用脏手揉搓眼睛,以免加重原有症状。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绝经以后小腹隐痛正常吗
绝经后出现小腹隐痛可能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病理因素等原因有关,是否正常通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1.生理因素 首先,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通常会明显下降,进而导致子宫内膜变薄、生殖器官萎缩等改变,最终引发小腹隐痛。上述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建议女性做好保暖措施,可用暖水袋或暖宝宝等物品来辅助缓解不适。2.心理因素 其次,绝经后的女性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因而可能会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中,最终出现小腹隐痛等不适症状。建议女性保持心态积极、心情愉悦,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适当宣泄精神压力。必要时,也可咨询专业心理医师进行心理辅导。3.病理因素 最后,女性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持续衰退,因此可能会出现身体免疫力降低的问题,此时可能会更易罹患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疾病,进而引发小腹隐痛的问题。此外,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也可能会导致小腹隐痛。综上所述,女性因绝经本身引起的激素水平紊乱、心理压力增大等原因,导致的小腹疼痛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小腹隐痛还可能与妇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原因有关,女性应积极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同时,建议女性定期进行体检,以排除其他可能潜在的健康隐患。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拉深绿色的稀便并排气正常吗
拉深绿色的稀便并排气,可能与食物因素或药物因素有关,也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是否正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1.食物因素首先,进食大量绿色食物或含铁食物,如菠菜、空心菜、猪肝、鸭血等,可能会因色素沉着或铁元素沉积等原因,而导致大便颜色呈现深绿色。同时,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也会引发排气的现象。上述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停止食用上述食物后,症状通常会逐渐消失。2.药物因素其次,若近期存在服用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补铁药物,也可能会因铁元素与胃酸发生反应,产生的有色物质随大便排出体外而呈现深绿色的情况。此种情况通常不需要医疗干预,停药一段时间后症状即会逐渐改善或消失。但若同时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则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更换治疗方案。3.消化不良最后,暴饮暴食、胃肠动力不足等原因导致的消化不良,可能会因食物长时间滞留,导致消化道内出现大量气体,而导致排气增多。同时,消化不良还可能会导致胆汁无法被完全分解利用、随粪便排出体外,最终导致深绿色稀便的症状出现。此时,出现上述症状通常是不正常的,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患者恢复期间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并养成均衡饮食的良好习惯。同时,建议患者结合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对改善上述症状通常也有一定的帮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