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要做什么检查?

  每次出专家门诊时,我总会听到患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仅查尿糖能不能确诊糖尿病?”“糖尿病不就是血糖升高吗?还有必要做其他项目的检查吗?”“我的视力正常,为什么还要检查眼底?”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果不将其解释清楚,患者有可能对检查不配合,甚至引起误解。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可以导致心、脑、肾、眼、神经等多脏器损害。因此,疑似糖尿病的患者到医院就诊时,除了要明确诊断以外,还应进一步明确是否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等代谢紊乱性疾病,以及有无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等。只有把这些问题都查清楚了,才能更好地进行治疗。那么,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时应做哪些检查呢?   

糖尿病要做什么检查?


 

  一、与诊断、分型有关的检查

  1.血糖: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在临床上,经常化验的血糖有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当一个人的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126毫克/分升),或者其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即可被诊断患有糖尿病。在这里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能忽视餐后血糖,因为它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意义更大;二是尿糖的检查结果只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线索,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也就是说,不能根据尿糖的检查结果来确诊或排除受检者患有糖尿病。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当一个人的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比正常人偏高,但还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时,就需要做OGTT试验,以明确其是处于糖调节受损(I-GR)阶段,还是真的患有糖尿病。

    3.胰岛功能测定:它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和C肽释放试验(CPRT)。该试验是通过测定患者的空腹及餐后各个时点的胰岛素以及C肽的分泌水平和曲线特点,了解胰岛功能的衰竭程度,并协助判断该患者所患糖尿病的类型。

    4.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它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等的检查。做该项检查主要用于明确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类型。1型糖尿病患者的这些抗体往往呈阳性,2型糖尿病患者则正好相反。其中,GA-DA在糖尿病患者的血中出现得早、持续的时间长,对诊断最有意义。

    二、反映血糖平均控制水平的检查

    无论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小时血糖,反映的都是一个人在某一时刻的血糖值,其结果会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响,血糖波动大的患者尤其如此。要准确了解自己某一段时期内的血糖总体水平,患者必须检查下列指标: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它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中的葡萄糖结合而成的,其正常值为4%~6%(糖化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结果通常不会受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一个人近2~3个月内的血糖总体水平。

  2.糖化血清蛋白(GSP):它是由血浆中的白蛋白与葡萄糖结合而成的,其正常值为1.5~2.4毫摩尔/升。糖化血清蛋白的状况可以反映一个人近2~3周内的血糖总体水平。

  三、与代谢紊乱及并发症有关的检查

  糖尿病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它的各种并发症。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病情,糖尿病患者必须检查下列指标:

  1.尿常规:包括尿糖、尿酮体、尿蛋白、白细胞等多项指标的检查。这些指标可以间接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明确其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和泌尿系感染等情况。另外,尿微白蛋白的定量测定还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重要依据。

  2.血脂: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脂代谢紊乱的情况。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患者,应适当地选用调脂药物,以纠正脂代谢紊乱。

  3.血压和血黏度: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被称为糖尿病患者的四大隐形“杀手”。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时必须了解自己的血压、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状况,若有异常应及时地进行对症治疗。

  4.体重指数(BMI):它的计算方法是: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体重指数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热量多少的参考依据,同时可以指导其临床选药。例如,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应首选双胍类药物进行治疗,而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应首选磺脲类药物进行治疗。

  5.肝功能和肾功能:通过检查患者的肝功能和肾功能,可以了解其是否合并有糖尿病肾病,同时可以指导其临床选药,因为某些降糖药不适宜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服用。

  6.眼底:糖尿病患者在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往往没有眼部症状,到了该病的晚期其眼病常常难以控制。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时应做眼底检查,以了解其是否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或青光眼,绝不能到了眼睛看不清东西时才去查眼底。

  7.神经系统:糖尿病患者可用10克单尼龙丝进行触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另外,还应做植物神经方面的相关检查,例如,可测量其处于站立位和卧位时的血压,以判断其有无体位低血压

  此外,初诊的糖尿病患者还应做心电图、心脏彩超、下肢血管超声和造影、胸部X片以及骨密度等项目的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下肢动脉硬化或狭窄、肺部感染或结核以及骨质疏松等相关疾病

  一般来说,已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应每周检查一次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每2~3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每半年化验一次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眼底。由于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浮肿、蛋白尿、视力下降、手足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其并发症大多已处于不可逆转的中晚期,治疗难度相当大,所以,在初诊时就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注意按时用药,定期复查,以平稳地控制血糖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要做什么检查?小编推荐:《糖尿病+高血压 我该吃什么》——患糖尿病的时候,我听从医生的指导学吃糖尿病餐,后来又被诊断出高血压,一下子我就懵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吃了。专家能否帮我建议应该怎么吃,患高血压后在饮食上有哪些地方必须注意......详情请点击查看


糖尿病要做什么检查?更多糖尿病最新资讯,请关注39糖尿病频道——中国第一糖尿病门户

(实习编辑:刘新兰)

2009-05-14 00:38:00浏览5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