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临床医生为何更青睐这个降糖药?指南更新风向标给你答案!

  新型降糖药处方趋势分析,恩格列净为何能在SGLT2i中拔得头筹?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增加,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则是T2DM患者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降低患者的CVD风险是T2DM治疗的核心目标之一。目前已有研究证实,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可改善CVD患者或高心血管风险患者的心血管结局,多个权威指南和相关药物说明书随之相继更新。那么,在临床实践中这两类药物处方趋势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今年2月,发表于《Diabetes Care》的一项研究发现[1],在药物说明书和指南推荐等因素的影响下,SGLT2i恩格列净和GLP-1RA周制剂度拉糖肽的处方偏好明显增加,两种药物已然成为临床医生控制血糖的给力“武器”。

  01

  新型降糖药势如破竹,起始处方比例增加51.7%!

  这项研究基于美国行政索赔数据库2013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商业保险数据,对SGLT2i和GLP-1RA的处方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相似的纳入标准,确定了起始SGLT2i(卡格列净、达格列净或恩格列净)或GLP-1RA(阿必鲁肽、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度拉糖肽或索玛鲁肽注射液)的两项患者队列。并将5年期划分为10个相等的间隔,在每个时间间隔内估计诊断为心肌梗死(MI)、卒中或心力衰竭(HF)的患者比例,这些疾病统称为CVD(包含HF)。研究结果显示:

  起始SGLT2i的患者特点(n=90,096)

  男性56.5%,平均年龄(SD)55.7(10.1)岁。CVD(包含HF)患者比例增加了3.4%(8.8%→12.2%;趋势为P<0.001)。内分泌医师起始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下降了12.0%(但绝对处方数增加;P<0.001),内科医师则没有变化(P=0.58),心内科医师仍然较低,但略有增加(P<0.001)。

  起始GLP-1RA的患者特点(n=71,348)

  男性48.3%,平均年龄(SD)56.0(11.5)岁。CVD(包含HF)患者比例增加了3.9%(10.5%→14.4%;P<0.001)。内分泌医师处方比例有所下降(但绝对值增加;P<0.001),而内科医师保持一致(>55%;P = 0.12),心内科医师仍然较低(<0.5%)。

  单个药物的处方趋势

  在SGLT2i中,起始卡格列净减少了75.1%(100.0%→24.9%;P<0.001),而起始恩格列净增加了51.7%(13.9%→65.6%;P<0.001)(图1A)。

  在GLP-1RA中,起始利拉鲁肽减少了32.1%(72.4%→40.3%;P<0.001),而起始度拉糖肽增加了43.8%(5.0%→48.8%;P<0.001)(图1B)。

  恩格列净是起始SGLT2i患者中唯一CVD(包含HF)患者比例增加(8.8%→14.1%;P<0.001)的药物,变化最大的时期是在更改药物说明书之后(图1C)。

  在起始利拉鲁肽的患者中,CVD(包含HF)患者比例增加5.1%(10.5%→15.6%;P=0.018),艾塞那肽增加2.1%(10.3%→12.4%;P =0.003),度拉糖肽增加0.5%(13.3%→13.8%;P =0.77)。

  1:EMPA-REG研究发表,显示恩格列净对CVD死亡、非致死性卒中和MI的综合获益。

  2:FDA批准恩格列净的新适应症,用于减少已确诊CVD患者的CV死亡风险。

  3:CANVAS研究发表,显示卡格列净对CVD死亡、非致死性卒中和MI的综合获益,但该试验还报告了截肢风险增加,导致卡格列净出现黑框警告。

  4:2018年ADA指南推荐将SGLT2i(特别是恩格列净)作为合并CVD患者的二线治疗。

  5:LEADER研究发表,显示利拉鲁肽在CVD死亡、非致死性卒中和MI方面的获益。SUSTAIN-6也显示出索玛鲁肽注射液对CVD死亡、非致死性卒中和MI的获益。

  6:利拉鲁肽获得了减少合并CV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新适应症,而此时EXSCEL研究发表,表明艾塞那肽周制剂没有心血管益处。

  由此可见,随着降糖药物心血管获益研究及指南推荐的变迁,恩格列净的处方偏好得到快速提升,并成为SGLT2i中处方率最高的药物。而在GLP-1RA中,由于给药频率降低和易于操作等因素,度拉糖肽的起始处方量逐渐超过利拉鲁肽。对于这两类药物,目前临床处方的来源仍集中在内科医师和内分泌医师,即使在已确诊的CVD(包含HF)患者中,心内科医师处方仍然较少。

  02

  恩格列净如何成为SGLT2i中处方率最高的药物?

  与本文研究结果相一致,2019年全球药物销售额 TOP100数据显示,度拉糖肽和恩格列净分别以41.3、40.2亿美元的好成绩拿下降糖药物的第一和第二名,而恩格列净增长势头更为迅猛,从众多口服降糖药中脱颖而出,将No.1收入囊中。此前,恩格列净还被授予2018年国际盖伦奖“最佳药品”,该奖项被称为医药界的“诺贝尔”奖,是制药研究与创新领域最负盛名的奖项,旨在表彰获奖者在制药研究与开发领域的杰出贡献和成就。在心血管安全性日益被重视的降糖时代,恩格列净为何能成为更受临床医生青睐的处方药物?

  我们先看恩格列净如何强效控糖,满足糖尿病管理的核心需求。恩格列净是高选择性的SGLT2抑制剂,拥有独特的不依赖胰岛素的降糖途径,即通过减少葡萄糖在肾脏的重吸收从尿中直接排糖。既往研究证实其降糖疗效明确,单药治疗显著降低HbA1c高达1.45%[2],平稳持久控糖疗效显著优于格列美脲[3],而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可以为糖尿病患者实现更好的血糖控制。

  此外,还必须要说到的是糖尿病治疗领域极具影响力和临床意义的里程碑式EMPA-REG OUTCOME研究。EMPA-REG OUTCOME是一项在来自42个国家7,020例T2DM合并CVD患者中展开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心血管结局研究(CVOT),其结果显示,对于T2DM合并CVD患者,恩格列净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3P-MACE)达14%;显著降低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达38%[4]。

  基于这一研究结果,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16年12月批准恩格列净用于降低T2DM合并CVD成人患者的CVD死亡风险的适应症,欧洲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EMA)也于2017年1月批准恩格列净在说明书中标明具有控制血糖与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的双重效用*。EMPA-REG OUTCOME研究使恩格列净成为全球首个经CVOT证实有心血管获益,目前唯一降低心血管死亡的口服降糖药。不仅翻开了口服降糖药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的新篇章,而且推动T2DM的治疗策略从“关注血糖”向“关注心血管结局”的方向转变。

  随后,SGLT2i在指南中的地位迅速提高。2020年最新版ADA指南[5]和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第三版《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心血管疾病指南》[6]更是打破传统格局更新降糖治疗流程,直接推荐T2DM合并高风险因素或确诊ASCVD的患者使用SGLT2i或GLP-1RA作为降糖治疗方案,无需考虑基线A1c或个体化A1c目标。这意味着SGLT2i已经跻身一线口服降糖药之列,使用范围扩展到ASCVD高危患者,使用条件也不再受HbA1c是否达标限制。

  综上可以看出,恩格列净降糖疗效明确,能够满足糖尿病管理的核心需求,同时还是全球首个经CVOT证实有心血管获益,目前唯一降低心血管死亡的口服降糖药,获得多个权威指南共同推荐,从而影响着降糖药物的处方趋势,成为T2DM患者的控糖利器,并助力提高糖尿病诊疗水平,全面优化血糖管理!

  * 恩格列净在中国批准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配合饮食运动控制,可以单药、联合二甲双胍或联合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治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2020-04-06 00:55:42浏览8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晚上吃葱会有什么不好
偶尔在晚上适量食用一些葱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不良影响。但如果长期大量进食,则可能会影响睡眠、胃肠不适、过敏反应、上火和便秘等。 1.影响睡眠:葱含有刺激神经的成分,如辣素、硫化物等。这些成分可能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神经紧张等症状,导致晚上睡眠时不适感加重,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因此,有失眠问题或睡眠质量不佳的人群,在晚上应避免或限制食用葱。 2.胃肠不适:葱具有刺激性较强的气味和味道,一定程度上会刺激胃肠道分泌消化液,进而可能增加胃肠负担。对于原本胃肠不适的人群,如胃炎、胃溃疡等患者,晚上食用葱可能会加重恶心、胃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3.过敏反应:对于部分易过敏体质的人群而言,在吃完葱之后则有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过度免疫反应的情况发生,从而诱发一系列不适症状,比如皮肤瘙痒、红疹等。对于这类人群应避免食用葱,若伴有其他不适现象,建议及时就医诊断。 4.上火:从中医角度来说,若经常在晚上过量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则可能会导致体内阳气过盛,进而引发上火的症状,导致眼睛红肿、视物模糊、口腔溃疡、咽喉疼痛等虚火上炎的表现。 5.便秘:此外,葱的辛辣、刺激性还可能提升肠道内的虚火,导致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增加便秘发生的风险。 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建议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食用葱都应适量,避免过量摄入带来的不良影响。不同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食用葱。日常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可以适当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白菜等,少吃辛辣刺激油腻性的食物,有助于减少对人体的影响。
王磊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吃葱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适量食用葱对身体有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的好处。但若过量进食葱,则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口腔溃疡、过敏反应等。 1、促进消化 葱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对于便秘的人群也具有一定辅助调理的作用。 2、增强免疫力 葱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C、钙元素、铁元素等,适量食用后能够为人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且还可以起到增强自身免疫能力的效果。 3、胃肠道不适 由于葱属于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大量摄入会增加胃肠负担,从而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不建议患有胃炎、肠炎等疾病的患者食用葱,以免加重病情。 4、口腔溃疡 因为葱中含有大蒜素,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在咀嚼时会对牙龈和牙齿造成损伤,进而诱发口腔溃疡。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冰硼散、桂林西瓜霜等药物进行治疗。 5、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对葱过敏,食用后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不良反应。此时需要及时停止食用,并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苹果、香蕉、牛奶、鸡蛋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吃葱姜蒜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通常来说,吃葱姜蒜具有杀菌消炎、开胃健脾、抗氧化、促进血液循环、补充营养等好处,但过量食用可能会有刺激胃肠道、损伤黏膜、诱发上火、影响口气、过敏反应等坏处。一、好处:1.杀菌消炎:葱、姜、蒜中含有大蒜素等抗菌成分,能有效杀灭和抑制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对预防感冒、肠炎等感染性疾病有一定作用。2.开胃健脾:葱、姜、蒜味道辛辣,能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改善食欲不振,对于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3.抗氧化:葱、姜、蒜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对保护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益处。4.促进血液循环:葱、姜、蒜中的辛辣成分能刺激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对于缓解手脚冰凉、关节疼痛等症状有一定效果。5.补充营养:葱、姜、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素。二、坏处:1.刺激胃肠道:葱、姜、蒜味道辛辣,过量食用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2.损伤黏膜:这三种食物的辛辣成分还可能损伤黏膜,导致口腔溃疡、胃炎等问题。因此,口腔、食道、胃等黏膜有损伤的人群应避免过量食用。3.诱发上火:葱、姜、蒜属于热性食物,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体内阴阳失衡,引发上火症状,如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等。4.影响口气:葱、姜、蒜味道浓烈,食用后可能留下异味,影响口气清新。在社交场合或需要保持口气清新的情况下,应适量食用或避免食用。5.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可能对葱、姜、蒜中的某些成分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疹等过敏反应。建议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多进食葱、姜、蒜,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不利于自身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