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人警惕心脑血管病

  糖尿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全身慢性进行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于存在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的紊乱,往往会引起大血管、微血管和周围神经的病变,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眼底病变、肾病等。糖尿病患者晚期多会并发心脑血管病,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的作用下,动脉内皮细胞容易受损,血管壁的通透性就会增加,脂质很容易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血管狭窄。不少糖尿病患者,血脂较高,若控制不好,容易发生动脉硬化血液黏稠度高,易形成血栓,发生血管病变,可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神经需要微循环运送营养来滋养,由于微血管的病变,导致肢端组织和周围微小血管缺血缺氧,就会出现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不仅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几率要远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而且发病时间早,与没有糖尿病的心脑血管病人相比有很多不同的表现。比如,并发冠心病时很多患者症状不典型,在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时感觉不到疼痛,很容易被忽视。并发脑血管病的多为缺血性,而且治疗效果与血糖关系密切。

  这些并发症都比较隐蔽,如果不能在早期得到有效的控制,到了晚期病情加重,治疗起来就很困难。所以要防治糖尿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就必须早预防,除控制好血糖外,还要戒烟限酒,控制肥胖,控制好血脂、血液黏稠度和高血压等。

  此外,还可以服用一些有保护血管、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硬化效果的药物。速效救心丸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降血脂的作用,糖尿病人服用此药可以抑制血管内皮受损,同时减少脂质在血管内壁上的沉积,抑制动脉硬化发展,能很好地抑制血管狭窄,防止血管的病变。它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长期服用可以抗血栓。另外,它还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增加对周围神经的营养供给,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实践证明,长期服用速效救心丸安全性高,价格便宜,适合普通老百姓服用。


糖尿病人警惕心脑血管病更多糖尿病最新资讯,请关注39糖尿病频道——中国第一糖尿病门户

(实习编辑:吴晓薇)

2009-01-14 08:26:00浏览2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郝宝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突发的心脑血管病基本上都是什么问题造成的
突发的心脑血管病可能是由吸烟、饮酒、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如有不适,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就医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1.吸烟 长期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使血液中的脂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患者应注意立即戒烟,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2.饮酒 过量饮酒会损伤肝脏功能,导致血脂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适量饮酒可能对心脏有益,但过度饮酒则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患者日常应避免饮酒,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3.肥胖 肥胖者通常伴有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异常,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以及两次以上的力量训练。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高血压 持续的高血压会使血管壁受到压力增大,容易出现硬化现象,进而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遵医嘱用温水送服降压药,如卡托普利、氨氯地平等,保持血压稳定。并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如快跑、踢球等,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减弱,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这会引起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包括血脂异常、血小板聚集增强等,这些都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良好的血糖控制以及定期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日常应避免高糖、高脂的食物,如奶油、糖果、肥肉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另外还要积极遵医嘱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等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日常建议在餐前和餐后测量血糖,便于监测血糖水平。 此外,建议患者每年进行一次体检,特别是针对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早期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
孟恬宇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所有心脑血管病的核心病因是什么
心脑血管病和核心病因是是血液和血管的问题,而引起血管和血液病变常见有的病因有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吸烟 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液黏稠度,诱发血栓形成,从而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戒烟是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措施,建议患者尽早戒烟。当烟瘾发作时,尝试深呼吸、咀嚼口香糖、做运动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2.肥胖 肥胖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进而影响血液循环,使心脏负荷加重,长期处于超重状态可能会引起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患者咨询营养师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并坚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高血压 血压升高会使心脏负担加重,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甚至形成斑块,最终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定期监测血压并保持正常范围是预防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对于已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应遵循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药物可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并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如低盐饮食、规律作息等。 4.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质含量过高,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高血脂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同时适度锻炼,如散步、慢跑等,建议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血脂水平。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减弱,导致血糖持续升高,这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严格控制血糖是管理糖尿病的关键,患者需遵医嘱按时用温水服药,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并定期检测血糖水平。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也对控制血糖有益处。 除了以上提到的因素外,还应注意心理健康,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因为情绪波动也可能影响心血管健康。定期体检,特别是针对心电图、血压、血脂、血糖等方面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