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糖尿病,必须谈到饮食,老百姓天天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其实糖尿病相关指南中都有饮食指导,但提到调料的却很少,调料除了在烹饪中能让食物更美味,其实和糖尿病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调料有:酸、甜、苦、辣、咸等。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吧。
酸
醋能调控血糖的作用机制可能包括延缓胃排空、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抑制某些与合成脂肪相关的酶(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等,对于餐后血糖的调节具有一定作用,此外,还有研究表明醋可缓解疲劳和抗氧化,还有一定的降压作用[1]。
1988年Ebihara and Nakajima第一次报道醋对血糖的影响。表明大鼠口服淀粉溶液后醋(2%乙酸)可以降低其血糖。以后的临床研究也发现,醋的摄入量显著降低餐后血糖。还有研究表明醋可以降血糖、降血脂、改善肥胖及胰岛素敏感性。机制包括延迟的胃排空和肠内吸收,抑制肝葡萄糖生成,提高葡萄糖利用率,改善血供,促进胰岛素分泌,减少脂肪生成,增加脂肪分解,刺激粪便胆汁酸排泄,增加饱腹感,增强能量消耗[2-3]。
目前已确认醋中够起到降血糖作用的关键成分是乙酸。尽管一些证据支持将醋作为糖脂异常患者的补充治疗,但目前没有大规模长期试验。也有其他研究,表明醋对新陈代谢没有任何有益的影响。
苦
▎苦味中药
黄连、黄柏:两者均含小檗碱。可以降低血糖的水平,与改善胰岛素的抵抗有一定关系。
栀子:主要含黄酮类栀子素,栀子素具有很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并且该药有可能对胰岛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苦味食物
苦瓜:苦瓜通过类胰岛素样作用、刺激胰岛B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影响组织时葡萄糖的摄取、影响葡萄糖代谢酶、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可能存在的机制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另外有研究表明苦瓜提取物可提高糖尿病小鼠抗氧化能力,苦瓜提取物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
苦荞:有研究表明苦荞面有明显的和一定限度的降血糖效果[4-6]。
还有很多苦味中药及食物均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不一一列举。
辣
辣椒中富含辣椒素,动物实验发现,辣椒素具有降糖,降压,减重,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还能改善脂肪肝,减少肠道肿瘤发生等多种功效。
▎血糖方面
2017年宁光院士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学术会议上发布了中国饮食地图,通过大数据分析:辛辣饮食能够减少糖尿病发病,而油炸食品增加糖尿病发病。辣椒素是辣椒的主要辛辣和生物活性成分,辣椒素有减重,抗癌,降糖,止痛和止痒作用。降血糖作用是通过在下调肠中GLUT1,GLUT2和GLUT5的表达而增强。有研究表明辣椒素激活TRPV1离子通道并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辣椒素一方面是刺激胰岛素分泌,另一方面改善胰腺功能障碍,第三是改善糖代谢[7-8]。
▎糖尿病并发症
新鲜的辣椒富含维生素C,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维C具有抗氧化性、清除机体自由基,抗疲劳作用。在牙买加,就有用辣椒素来治疗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
另外:重庆大坪医院的祝之明教授研究发现,烹饪时加一点辣椒,可以明显减少用盐量,还能有效减盐控压。
甜
甜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特殊食品,一般要控制的。
对于含糖食物的摄入,适可而止,大量进食高糖食物还是不可取的。WHO强烈推荐人们终生限制游离糖的摄入量,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建议把游离糖的摄入量限制在每天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最好能进一步限制在5%以下。
咸
▎钠:
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6 g以内,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2000 mg,合并高血压患者更应严格限制摄入量[9]。
同时应限制摄入含钠高的调味品或食物,例如味精、酱油、调味酱、腌制品、盐浸等加工食品等。
需要强调的是,各种调料中即使降血糖,但对于血糖的调节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并不能代替药品。最终改善血糖控制,除了迈开腿,一定管住嘴,调料只是控制血糖的“调味剂”,不可过分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