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导读:7月11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卫生分会基层糖尿病学组发起的《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在京发布,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协办本次会议。大会上,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卫生分会基层糖尿病学组组长,东南大学孙子林教授介绍了《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重点内容,小编将发布会内容分享如下。
6130万未诊断糖尿病
首先,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非传染性流行病,2017年,全球约4.25亿20-79岁人群患有糖尿病,2045年,将会有6.29亿的20-79岁人群患有糖尿病。
未诊断糖尿病人数众多:2013年我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显示,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0.4%。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1.14亿,其中未诊断糖尿病患者6130万人。糖尿病前期患者4680万人,这些人进展成2型糖尿病的风险很高,可以说是糖尿病的后备军,需要及时发现和干预。
糖尿病筛查的必要性:各国指南都推荐了2型糖尿病筛查的重要性,孙子林教授从六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1)早期2型糖尿病症状多隐匿。(2)36%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3)22%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存在未确诊的2型糖尿病。(4)控制2型糖尿病有助于减少血管并发症。(5)早期筛查2型糖尿病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6)早期筛查2型糖尿病降低全因死亡率。此外,从疾病预防的角度来说,早期筛查,早期干预能够很好地减少医疗支出。而且,糖尿病和很多慢性疾病相关,甚至和癌症等也有相关性,预防糖尿病的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基层筛查亟待加强
那么为什么要制订《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呢?孙子林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从国情来说,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民族多样化,在筛查人群、方法、阈值,以及简便易行的一线筛查工具等方面缺乏统一的认识。其次,有87%的糖尿病患者就诊于基层医疗机构,而基层糖尿病筛查能力及同质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各国糖尿病指南虽然都提到了2型糖尿病的诊断,但如何筛查并没有详尽说明。
纪立农教授团队进行的研究发现(尚未发表)新诊糖尿病患者中41%因糖尿病症状而就医被诊断,38%是通过查体发现的,20%在诊疗其他疾病时发现,1%来自社区筛查发现。相比如87%就诊于基层医疗机构的糖尿病患者,这个筛查发生率非常低,这也印证了我们基层糖尿病筛查工作亟待加强。
分步走的筛查流程
如何缩小筛查范围: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但要早发现早治疗。我国有60%-70%未诊断糖尿病不能得到及时干预和治疗,待确诊时已经存在一些并发症!那么如何早期诊断发现糖尿病呢?在全人群中进行筛查并不现实,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中提到要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没有糖尿病危险因素者每3年筛查1次,有糖尿病危险因素者每年都筛查1次,糖尿病危险因素评分≥25分者就是高危人群,是重点筛查的对象。
分步骤多方法筛查:为了提高筛查的依从性,专家共识中提到了多种筛查手段,比如对于糖尿病危险因素评分≥25分者进行尿糖定性或者定量测试,或者进行毛细血管血糖测定,如果结果超标,那么推荐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便确诊糖尿病。
无创检查法:如今逐渐被淡化的尿糖在糖尿病筛查中再次被重视起来,因为这种方法无创,因此可接受度较高,对于尿糖阳性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做OGTT检查。除了我们常采用的空腹尿糖之外,孙子林教授提到了餐后2小时尿糖的概念,指出测餐后2小时的尿糖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微创法:便携式血糖仪(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出的毛细血管血糖虽然不能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但是作为筛查手段简便易行,对于空腹指血≥5.6mmol/L或随机指血≥7.8mmol/L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做OGTT试验确诊糖尿病。
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
今天发布的《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和去年CDS年会上公布的《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是相关的,我们应该以筛促防,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有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二级预防有:多重危险因素管理和药物合理选择,三级预防有:并发症筛查和管理。糖尿病筛查可以做到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糖尿病管理针对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之后,针对《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将进行全国范围内容内的线上和线下培训,拟定2019年进行20场,2020年进行50场。通过微信线上直播、线上课件讲座、微信医生调研将指南内容和共识解读分享出去。
本次教育的对象除了基层医生之外,还应该涉及其他相关科室,以提高对糖尿病的认知,更好地开展糖尿病的防控工作。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长征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厦门市中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青岛市海慈医院 中医内分泌糖尿病科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 糖尿病科
黑龙江省中医院 糖尿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