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记住三二一 弄懂胰岛素抵抗

  专家小传:郭启煜,海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糖尿病协会副会长

  编者的话: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胰岛素抵抗”是个经常被提到的重要概念,但很多糖友对其感到一头雾水。其实,胰岛素抵抗现象与糖尿病的发病及治疗密切相关。因此,无论糖友或是健康人,都有必要进行知识扫盲。

  三大危害  高糖、肥胖心脏病

  胰岛素抵抗,指的是人体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因而使其生物学效应降低、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通俗点讲就是胰岛素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糖友若存在胰岛素抵抗,就会表现为血糖较难控制。

  胰岛素抵抗形成原因较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中包含遗传缺陷和基因突变等。肥胖、吸烟及缺乏运动等可以归结为环境因素。其中,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最常见原因,很多体型肥胖者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现象。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胰岛素抵抗的形成通常远远早于糖尿病的发生。一个没有糖尿病的人发生胰岛素抵抗,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得糖尿病,这还取决于胰岛β细胞的功能。有的人可能胰岛素抵抗很严重,但并未患有糖尿病,这是因为他的β细胞功能较好,可以通过多分泌胰岛素来弥补胰岛素的效率下降。打个比方说,如果将胰岛素看作是执行降低血糖任务的“工人”,发生胰岛素抵抗后,就相当于是工人的效率下降了,原来两个工人能完成的任务,现在要4个人甚至6个人来完成。当β细胞功能完好时,它可以派出更多工人来完成降低血糖的任务。虽然耗费人力增加了,但是活儿还是可以干完的,因此并不会发生糖尿病。然而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会伤害胰岛β细胞。一旦β细胞功能受损,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下降,也就是派不出更多的工人来干活儿,那么血糖就降不下去了,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糖尿病。可以说,胰岛素抵抗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胰岛素不仅是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它还有促进蛋白质、脂肪和糖原合成的重要作用。肥胖会促成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体为了代偿胰岛素的功能,必须分泌更多胰岛素,而由于机体对其敏感性下降,大量胰岛素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囤积在血液中形成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脂肪合成,又进一步加剧了肥胖。可以说,胰岛素抵抗与肥胖是一个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胰岛素抵抗造成的高胰岛素血症对健康危害极大,它是心血管事件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当前研究认为,糖尿病前期患者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胰岛素抵抗。因此,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关键在于纠正胰岛素抵抗。如果能够及时逆转这一现象,糖尿病可能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改善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前期的最主要干预手段,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方式。

  两个特征 肚子大、胰岛素高

  存在胰岛素抵抗的人,通常还可能会伴有肥胖、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甚至还会有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血黏(血液黏稠度增高)、高尿酸血症等一系列病理表现。这些情况通常合并出现,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是上述代谢异常共同的危险因素,可以说它是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糖代谢紊乱形成的“共同土壤”,甚至与引起女性不孕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也有关。

2015-10-18 00:34:46浏览10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武志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治疗胆汁反流的中药方子
治疗胆汁反流的中药方子,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选择,多考虑是饮食不当、情志不畅等原因引起的,也不排除是肝胆湿热、胃阴不足、肝气犯胃等原因引起的,建议遵医嘱进行治疗。 1、饮食不当 患者如果长期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从而引起胆汁反流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爬山等,可以增强体质,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2、情志不畅 若是长期情绪抑郁,可能会导致肝胆疏泄功能失常,从而引起胆汁反流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患者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3、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是指湿热邪气淤积在肝胆,疏泄功能失常,可能与外感湿热、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口苦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茵陈五苓丸、龙胆泻肝丸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改善。 4、胃阴不足 若是长期饮食不节或用药不当,可能会导致胃阴不足,使胃失去阴液濡养,胆汁上泛,出现口苦、口干、咽干、胃脘疼痛、呃逆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阴虚胃痛颗粒、养胃舒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熬夜。 5、肝气犯胃 肝气犯胃是指肝气不舒、横逆犯胃,可能与情志因素、病邪侵扰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脘疼痛、嗳气、呕吐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舒肝健胃丸、柴胡舒肝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进行改善。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