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心情不好易惹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三种情绪要不得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其实笑一笑不止十年少,还能笑出个健康身体。众所周知,病从口入,但病由心生,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心理社会因素之所以能影响身体内脏器官功能,一般认为是通过情绪活动而实现的,积极的情绪对人 体活动常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使人保持健康;而消极的情绪如愤 怒、怨恨、焦虑、忧郁、恐惧、痛苦等,如强度过 大或持续过久,可导致神经活动机能失调,由于情绪的变化引起体内化学物质-交感神经素的改变和 大脑功能的改变,而引起某些内脏生理功能和病理形态方面的变化。

  情绪与哪些疾病有关?

  有人研究了植物神经所控制的器官功能与不良情绪 的关系,认为是最能表现情绪的器官之一,当情绪 不畅时,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胃部肌肉的强烈收 缩而致胃部疼痛,在易感素质倾向上,发生消化性溃疡

  情绪与心血管、肌肉、呼吸、泌尿、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等功能也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情绪激动达 到高潮时便是愤怒,那时,植物神经系统中交感神 经极度兴奋,大量释放肾上腺素,而致心跳突然增 快,血压急速升高,如患有高血压,便容易导致脑 血管破裂,引起脑溢血;如患有冠心病,由于冠状 动脉强烈收缩,引起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

  情绪的不稳定可以引起荨麻疹,长期的情绪不稳定,干扰了大脑对皮肤的调节功能,引起皮肤阵 发性剧痒,皮肤肥厚呈苔藓样变,而发生神经性皮炎

  糖尿病的发生和情绪有怎样的关系?

  糖尿病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糖尿病的心理障碍与年龄、病程等因素密切相关。行动畏缩、依赖心理较强是儿童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情绪低落、力不从心是中年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而老年患者多表现为急躁易怒,难以接受他人为其安排的治疗及护理,甚至有自杀行为。某三甲医院就有一名78岁的女性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跳楼自杀,就是因为糖尿病困扰阿婆20多年,使其出现了情绪低落、轻生自杀的心理障碍,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治疗。

  糖尿病人情绪波动会导致患者的血糖升高,对患者的健康和病情的稳定很不利。大家都知道,坏心情让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使我们的免疫力变弱。具体到糖尿病,还有一点复杂的身体机制:现代心身医学发现,人在坏情绪时,脑会刺激身体大量分泌一些拮抗胰岛素分泌的激素。人的胰岛素不足,血糖就会升高。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加速脂肪的分解,使血液中脂肪酸大量增多,导致酮症酸中毒。

  三种情绪或诱发糖尿病

  1、敌意。现在生活节奏比较快,电子产品发展也越多越快。有的人忙着挣钱特,有的人喜欢与高科技大打交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则是越来越少。所以人们脾气也越来越差,心中的敌意就会越来越深。长时间心中积郁怨气不但伤身,还会招来更多的疾病,其中也会诱发心脏病糖尿病。

  2、愤怒。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消极的情绪是回避不了的。当我们遇到烦心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愤怒。临床中,30%~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心理障碍。抑郁、愤怒患者不仅血糖控制差,而且慢性并发症也多。经常愤怒的人,不但容易上火,还会诱发其他的疾病。

  3、抑郁心理。近年来患抑郁证的人不断在增加,产后抑郁,生活所致的抑郁,工作抑郁。正常人罹患抑郁症也会产生很多不健康的心理,那么糖尿病患者罹患抑郁症,则会加重病情。在一开始没有出现忧郁症状的人群当中,治疗糖尿病的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忧郁症状几率较高。与此相反,空腹血糖未受损者和未经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忧郁症状风险下降。所以,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不但会远离疾病还会让你的生活更和谐。

  因此,糖尿病人要放宽心境,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疾病。这对控制血糖非常关键。此外,平时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及适量的体育运动,也有助于改善心情,控制病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2014-12-15 04:10:38浏览8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