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是什么?

  检查糖尿病的时候,在听到医生说,你要注意了,你的糖耐量异常(或者你的空腹血糖受损要注意预防糖尿病),要多注意饮食,多锻炼等等。很多人就疑惑了,什么是空腹血糖受损啊,糖耐量异常又是个什么东东呢?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的定义

  在这里我们简单解释一下,糖耐量异常指的是血糖偏高但是不足以诊断为糖尿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糖耐量异常的诊断标准为静脉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为7.8~< 11.1 mmol/L。

  而空腹血糖受损则是指空腹血糖受损是指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且又低于糖尿病诊断标准(在5.6~6.1mmol/L或100~126mg/dl之间)。空腹血糖受损是指服糖后2小时血糖正常<7.8mmol/L(<140mg/dl); 而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水平,即≥6.1mmol/L(≥110mg/dl)但<7.0mmol/L(<126mg/dl)。

  它们都是通往糖尿病的一条“必经之路”

  糖耐量异常是2型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表现在:

  (1)糖耐量异常阶段属于可逆的阶段,是人体处于糖代谢紊乱的代偿性阶段,是由糖耐量正常向2型糖尿病的过渡阶段。在我国,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正在低龄化,越来越影响到正在工作黄金年龄段的人群。

  (2)糖耐量异常患者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糖耐量异常患者相比血糖正常的对照者,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要高出3倍。欧洲糖尿病政策委员会提出:餐后血糖< 7.5mmol/L (135mg/dl)水平,动脉病变的危险性下降,餐后血糖< 8.9 mmol/L (160mg/dl)则降低微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大血管病变可以在比微血管病变相对低一些的血糖水平上发生。

  糖耐量异常除了本身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外,往往还同时合并其它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胰岛素血症、微量白蛋白尿等,这就是所谓的代谢综合征。国内外的资料还证明,糖耐量异常患者已经存在一些糖尿病特征性的表现,如眼底的微血管瘤、微量白蛋白尿以及24小时血压改变等。

  空腹血糖受损也是从正常过渡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阶段,患者如果注意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也许还可加一些口服降糖药)的话,血糖有可能逐渐变为正常。否则的话,也有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者约有1/3在几年后发展成糖尿病,有1/3维持不变,另外1/3转为正常。因此,这些人也应该经常检查,并且积极预防。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会转成糖尿病吗?

  如前所述,大多数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患者,最终都进展为糖尿病。从病理生理的角度来看,进展为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分泌能力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对胰岛素抵抗程度和胰岛细胞分泌能力的测定,远远比血糖测定要复杂和昂贵。相比之下,测定和观察血糖水平的变化,是了解机体糖代谢状态的一个更加简单和可行的方法。

  了解了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的病理生理,我们希望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细胞分泌功能,从而减慢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速度。已有多种治疗方案用来干预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进展为糖尿病。这些临床试验,都是以血糖水平变化作为主要的终点目标。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干预措施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相对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总的来说,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两者均为糖耐量异常,也有人称为糖尿病前期,它有3种转归的可能性:

  1 )维持在这个阶段不变;

  2 )如未经科学的、饮食加运动的有效干预,大部分人将转为2型糖尿病;

  3 )如经科学的、饮食加运动的有效干预,有部分人可以恢复正常而不转为糖尿病。

  美国的多项研究表明大多数糖耐量异常的病人如果不予医学干预,在十年之内会发展成2型糖尿病。由此可以看出环境的因素对糖耐量异常的病人很重要,我们应该让这部分病人改变现在的生活习惯,减少热量的摄入,增加体育锻炼,尽可能使更多的这部分人不转成糖尿病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2014-07-29 00:23:50浏览9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