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新型传感器有望利用唾液检测血糖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新型传感器,这种新型传感器可以利用唾液而不是血液,来检测血糖水平。

  Brown大学科学家们创造了新的传感器,成功地使用人工唾液测试其测量糖浓度的功效。新的传感器由光源、金属以及一个当暴露于血糖,会改变颜色的特殊酶组成。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刺破手指采血来检查血糖,并且每天需要重复多次。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另一种测试血糖的可能性,结果发现唾液是可以用于测量血糖的另一种体液。

  但是该传感器目前无法得到广泛使用,因为美国FDA批准过程将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必须确认这个装置如何可以准确用于检测人类血糖,尤其对于那些大吃大喝的患者,因为这些患者唾液中含有大量物质,这很可能会污染测试样品,影响测试结果。

  研究结果发表在Nanophotonics杂志上。新型传感器采用一种光源和金属表面,其中金属表面能干扰光击中(接触)样品的方向,光“读取”特异性酶如何对唾液存在的糖作出反应,以测量样品中糖的浓度。

  研究人员利用人工唾液测试了该传感器,看看它如何工作(人工唾液没有实际唾液中的潜在混合物,例如口腔中食品或饮料会改变测试结果)。结果发现该传感器能够检测血糖水平,并且精确度很好。 Palmore说,下一步是使该设备便于携带,还需要利用真正的唾液测试传感器,同时找到便宜的光源。此外在测试唾液样品前,还需要某种冲洗剂洗漱测试者的口腔。比如漱口剂就可以去除口腔残留食物或其他可能影响血糖读数的污染物。

2014-07-17 09:19:23浏览2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徐文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不同时间检测血糖的意义是什么
不同时间段测量血糖是为了明确血糖是否在正常范围内。通常情况下,检测项目包括空腹血糖、餐后1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随机血糖、长时间测血糖等,可以判断患者的血糖水平是否存在异常变化。1.空腹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血糖是监测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空腹血糖正常值为4.4-6.1mmol/L。如果空腹血糖过高,则提示胰岛功能较差,可能需要加强饮食管理和药物治疗。反之,如果空腹血糖偏低,则可能存在低血糖的风险,需注意补充能量。2.餐后1小时血糖:在进食后的短时间内,身体会迅速产生大量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浓度。因此,餐后1小时血糖可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功能是否良好。若此时血糖升高明显,则说明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但如果餐后1小时血糖处于6.7-9.4mmol/L范围内,则被认为是正常的反应。3.餐后2小时血糖:也称为餐后血糖,是指从开始进食算起,2小时后测量的血糖水平,正常值应低于7.8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的测量和管理是糖尿病患者日常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维持血糖在健康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风险。4.随机血糖: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时,应考虑是否存在糖尿病的情况。此外,当出现高血糖症状如多尿、脱水等时,无论血糖高低都应及时就医检查。5.长时间测血糖:长期监测血糖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趋势,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例如,可以通过记录每天的三餐时间和食物种类,以及每次测量的血糖值,来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综上所述,不同时间段的血糖测试有助于评估血糖控制状况,并帮助个人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建议定期检测血糖,并与医生合作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