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友易发“心病” 心理疗法少不了

  李大爷患糖尿病十几年,一直靠药物维持治疗,长期的患病使他情绪日渐低落。前不久,他试图服用过量安眠药自杀,幸好及时被家人发现并送到医院治疗,经医生诊断为“糖尿病合并抑郁”。

  糖尿病是一种身心疾病。据科学研究证实,心理和社会因素在该病的发生及血糖水平的控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中,最主要的是抑郁和焦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糖尿病患者需要承受终生患病、反复血糖检测、长期胰岛素注射、食物限制、严重并发症等造成的长期压力,容易出现负面情绪;2.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可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而这些激素都是升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这些激素长期大量的释放,势必造成内分泌代谢调节紊乱,引起高血糖,从而加重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好血糖及其并发症,还要调整心理平衡,克服消极情绪。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治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了解糖尿病的必要知识,增加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了解。初患糖尿病或新入院的患者,常由于对糖尿病缺乏认识,一般都存有不同程度的消极、疑惧、悲观等情绪。医护人员要帮助病人消除不适当的预测、误解和错误信念,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

  2.支持心理治疗。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通过解释,说理、疏导、安慰等,对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以帮助病人消除各种消极情绪反应。

  3.适当运动并保持愉悦心情。鼓励患者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适当的运动能使患者心情舒畅,并有利于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

  糖友及其家属要正确认识糖尿病,了解其危害性,懂得治疗糖尿病的必要性,积极防治由糖尿病导致的心理问题。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05-03 04:23:25浏览5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