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物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降糖药物

选药的时候要考虑肾功能

举报/反馈
2014-04-04 00:29:38MSN健康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有些患者一看到药物说明书上标有类似“影响肝肾功能”的内容就非常担心,即使该药物对自己的病情非常适合,也会弃之不用,而去另外寻找一些所谓对肝肾无任何毒副作用的“良药”,毕竟,谁也不愿意“一病未平,一病又起”。但是,药物真的有这么大的毒性吗?应该如何在治病吃药和保护肝肾功能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呢?

  由于不同的口服降糖药作用机制不同,起效快慢不同,副作用也不同,何时服用很有讲究。

  双胍类药物--进餐中服用

  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等,主要作用机制为减少肝糖输出,增加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吸收等。二甲双胍对正常血糖并无降糖作用,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由于其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少数患者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因而,主张进餐中服用或进餐后立即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餐前20~30分钟服用

  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如甲苯磺丁脲(D-860)、格列本脲(优降糖、消渴丸)、格列吡嗪(优哒灵、美吡达、迪沙、瑞易宁)、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美脲(亚莫利)等。主要作用机制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其降糖作用有赖于尚存在的相当数量有功能的β细胞(30%以上)。服药时间应在进餐前20~30分钟内,如服药后未按时进餐可致低血糖反应,如服药后过早进餐甚至餐后才服用,往往达不到理想的降糖效果。当然,由于瑞易宁是控释片,格列美脲为长效制剂,也可于早餐前即刻服用,同样有效。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餐前15分钟服用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如那格列奈(唐力)、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等。主要作用机制也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其特点为口服后作用快,为快速餐后降糖药,宜在餐前15分钟或餐前即刻服用。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进食第一口食物时嚼服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拜唐平、卡博平)、伏格列波糖(倍欣)等。主要作用机制是在小肠黏膜刷状缘竞争性抑制葡萄糖淀粉酶、蔗糖酶、麦芽糖酶和异麦芽糖酶,延缓葡萄糖和果糖等的吸收,可降低餐后血糖。应在吃第一口食物时嚼服,不进餐或不进食碳水化合物时则不服药。

  噻唑烷二酮类--早餐后服用

  噻唑烷二酮类,如匹格列酮(艾可拓)、罗格列酮(文迪亚、爱能、维戈罗)等。主要作用机制是增强胰岛素在外周组织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为胰岛素增敏剂。主要用于较肥胖的2型糖尿病,尤其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者,可单独或与其他类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联合应用,可于早餐后服用。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