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专家提醒:消渴丸一次最多10粒

  自从“糖脂宁”事件之后,中成药中含有西药成分的问题再次为人们所关注。这其中,尤以标榜有降糖作用的中成药最受关注。对此,记者采访了海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启煜,他告诉记者:“许多打着降糖旗号的中成药,大多都含有西药成分。这其中有些做得比较正规,有些则不做说明,给医生用药带来很大不便,更给广大患者带来不少隐患。”

  不过,郭启煜提醒,即使标明西药成分的正规降糖药,也不能因为它是中成药而大剂量服用,如已在临床应用多年,至今仍然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线口服降血糖药物之一消渴丸,其西药成分是格列本脲,也就是优降糖,属于第二代磺脲类降血糖药物。消渴丸在药品成分和注意事项中都对此进行了明确标注,所含的格列本脲剂量是每10丸含有2.5毫克,正是1片优降糖的剂量,而且每个消渴丸中所含格列本脲的剂量也非常均匀,因此临床使用中根据血糖情况调节起来非常方便。

  但不少患者一贯的观念就是“中成药毒副作用低”,因此有些人“降糖心切”,不注意控制剂量,有时一次吃一小把,导致服药后出现低血糖的情况。郭启煜提醒患者说:“千万不要因为消渴丸是中成药,就片面认为副作用小,为求迅速降糖而过量服用。事实上消渴丸中真正起到降糖作用的成分正是西药格列本脲,因此服用消渴丸要像服用优降糖一样,严格控制剂量,观察自身血糖状况,发生变化要及时调整剂量。”服用消渴丸时最好从小剂量开始,每次3—5丸,最多不要超过10丸,不可随意加量,而且要在餐前半小时吃,用药后及时进餐,以防出现低血糖。

  最后,郭启煜强调:“对于其他中成药,就算真的是纯中药制剂而成的中成药,也都有其各自的严格剂量。而且‘是药三分毒’,中成药一样也存在毒副作用,广大患者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2013-02-27 05:57:19浏览2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皮肤有红斑、不痛不痒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皮肤出现红斑且不伴有痛痒症状,可以通过外用药物治疗、口服抗组胺药物、免疫抑制剂治疗、光疗等方式进行治疗。若红斑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专业的诊断和治疗。1、外用药物治疗:对于由蚊虫叮咬或轻微过敏引起的红斑,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乳膏、硼酸氧化锌软膏等药物进行局部涂抹,以减轻炎症和刺激,促进红斑消退。2、口服抗组胺药物:若红斑由过敏反应引起,且症状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这些药物能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从而缓解红斑症状。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嗜睡、口干等,并遵循医嘱进行剂量调整。3、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由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红斑,免疫抑制剂是常用的治疗手段。环孢素软胶囊、甲氨蝶呤片等药物能够干扰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红斑症状。但这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4、光疗:光疗是利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患处,以破坏异常增生的表皮细胞,促进色素沉着和皮损愈合。对于某些类型的红斑,如银屑病所致的红斑,光疗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需注意治疗次数和剂量,避免过度照射导致皮肤损伤。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穿着透气、棉质的衣物,避免过度摩擦和刺激皮肤。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不痛不痒的红色丘疹是什么
不痛不痒的红色丘疹可能涉及多种疾病,常见的有樱桃状血管瘤、过敏性紫癜、前驱斑阶段的玫瑰糠疹等。建议患者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摩擦,防止皮疹破损继发感染。1、樱桃状血管瘤:樱桃状血管瘤发病原因可能与皮肤老化、遗传因素等有关。初期表现为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之后逐渐增大,呈半球形隆起,质地柔软,颜色鲜艳如同樱桃。通常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面部、颈部也可出现。樱桃状血管瘤一般不会恶变,也不会引起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对身体健康基本无影响,只是可能影响美观。随着年龄增长,其数量可能会逐渐增多。2、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血液渗出形成皮肤紫癜。其皮疹特点为针头至黄豆大小的瘀点、瘀斑或荨麻疹样皮疹,颜色初起为紫红色,按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严重时可出现水疱、血疱。早期部分患者的皮疹可能仅表现为不痛不痒的红色丘疹,常见于下肢和臀部,呈对称性分布。3、前驱斑阶段的玫瑰糠疹:玫瑰糠疹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炎症性皮肤病,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在典型皮疹出现前,部分患者会先出现一个孤立的、较大的椭圆形或圆形淡红色或黄红色斑片,称为前驱斑,边界清楚,表面有细小鳞屑,常无明显疼痛和瘙痒症状。前驱斑多发生于躯干或四肢近端,之后随着病情发展,躯干和四肢近端会陆续出现许多皮疹,沿皮肤纹理分布,呈玫瑰红色,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但前驱斑阶段通常不痒。若发现身上出现不痛不痒的红色丘疹,不要自行猜测病情或随意用药。及时前往皮肤科就诊,详细向医生描述丘疹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是否有扩散趋势、身体其他部位有无类似症状等信息。同时,按时复诊,观察病情变化。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皮肤上有小红点像血点不痛不痒
皮肤上出现不痛不痒的小红点可能由环境刺激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过敏性紫癜、老年性血管瘤、樱桃状血管瘤等疾病因素引起。一、非疾病因素:长期暴露于紫外线、冷热交替环境或干燥空气,可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出现散在小红点。建议使用防晒霜,冬季注意保湿,选择无香料护肤品修复皮肤屏障。二、疾病因素:1、过敏性紫癜:IgA 介导的小血管炎,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分布的可触及性紫癜。病因与感染、食物或药物相关。治疗需卧床休息,口服维生素 C 改善血管通透性,严重时使用泼尼松,合并肾炎者需加用免疫抑制剂。2、老年性血管瘤:皮肤老化导致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表现为直径 1-5mm 的红色丘疹,常见于躯干。组织病理学显示内皮细胞增生伴管腔扩张。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影响美观时可选择激光治疗或电凝术。3、樱桃状血管瘤: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的良性肿瘤,表现为圆形红色丘疹,随年龄增长数目增多。组织学显示内皮细胞呈小叶状增生。通常无需治疗,若出现出血或疼痛,可采用液氮冷冻或脉冲染料激光去除。建议密切观察红点变化,记录出现时间、分布部位及发展趋势。避免搔抓或热水烫洗患处,穿着棉质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红点在2周内未消退、数量增多或伴有发热、关节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过敏原检测。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小红点像血点不痛不痒特别小正常吗
皮肤上出现小红点,像血点但不痛不痒,且特别小,部分情况是正常的。如果小红点短期内自行消退,不伴其他不适,多为正常现象,是皮肤对外界刺激的常见反应。反之,如果小红点持续存在、增多、扩大,或伴有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异常表现,可能是疾病所致,如紫癜、血管痣等。正常情况下,穿粗糙衣物、进行摩擦性活动,可能导致皮肤下毛细血管破裂出现小红点;蚊虫叮咬注入唾液引发局部过敏,初期也可表现为此类小红点;不小心碰撞硬物导致的外力挤压,同样会使局部皮肤出现小红点。这些小红点一般数天内会随身体自我修复而消失。 待如果类似血点的小红点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不适,则可能与疾病有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为常见,由于血小板减少影响凝血,皮肤易现出血点。治疗常只要注意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提升血小板数量,严重时可能需脾切除手术。过敏性紫癜是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机体对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血液渗出形成紫癜。治疗通常按医嘱用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减轻过敏症状,必要时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血管痣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若影响美观,可能需激光治疗。 若皮肤上这类小红点长时间不消退或伴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做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注意避免皮肤过度摩擦与外伤,减少刺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度锻炼,增强免疫力。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