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预防低血糖要靠“巧安排”

  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主要有:①降糖药物,如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剂量过大,或服药时间不当。②吃饭时间太迟或进食量不足。③剧烈运动或运动量过大,而未增加进食量。④空腹过量饮酒。⑤营养不良、肝肾功能不全、使用磺胺药以及上了年纪者对降糖药物的敏感性增强。此外,晚上睡觉前使用中效胰岛素,而未加餐,结果导致夜间低血糖。

  发生低血糖时,患者常会有出虚汗、面色苍白、乏力、饥饿感、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烦躁等症状,还可出现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如视力模糊、昏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如果反复发生低血糖,对患者的健康危害更大。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一、定期到医院复查,并遵从医嘱,以预防低血糖,特别是要预防低血糖的反复发生。

  二、定时、定量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

  三、准时进餐。若不能准时进餐,应在进餐前吃点水果、果汁饼干

  。 四、不宜空腹运动。运动前要吃些点心,并保持运动量适当、恒定。

  五、外出时,一定要备些饼干、糖果,出现低血糖先兆时及时食用。

  六、随身携带糖尿病信息卡(包括个人信息、联系方式等),并注明在意识不清时,请将口袋内糖果放入患者口中或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七、戒烟,少量饮酒或不饮酒,禁忌空腹时饮酒。

  八、为预防夜间低血糖,睡前应适量食用含能量缓释系统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一杯“安素益力佳SR”、一杯酸奶或低脂牛奶、一份水果、3~5块饼干等。尤其是“安素益力佳SR”,作为糖尿病患者的睡前点心,不仅可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而且能有效防止血糖波动。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低血糖,应及时自我处理,以使症状迅速缓解,避免因处理不及时而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主要处理方法如下:①有条件的患者应立即用血糖仪测量血糖,若血糖小于3.8毫摩/升,应迅速补充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半杯甜果汁、半杯糖水、一汤匙蜂蜜、3~5块饼干、3~ 4块方糖、2~3块糖果等。②10~15分钟后,若症状未减轻,可再吃一次。若症状消除,但离下一餐还有一个多小时,应加食一份主食,如一片面包、一只馒头、3~5块饼干等。如出现神志不清、突发昏迷等,家属应及早将患者送往医院。

  (实习编辑:黄熙琳)

2008-03-21 00:50:00浏览7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