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专家访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首席专家肖海鹏:二甲双胍乳酸酸中毒风险微乎其微

举报/反馈
2012-05-28 13:36:0039健康网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有很多治疗手段和不同种类的药物,二甲双胍作为经典药物,疗效可靠、价格低廉,副作用小而备受推崇,而最新的《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更是将二甲双胍作为一线药物,成为了众多药物中的“大明星”。但就在近日,“丁香园”微博转发的一则消息却让我们震惊:一些人使用“二甲双胍”来减肥,殊不知双胍类可能导致乳酸酸中毒!难道临床上最安全的“二甲双胍”也会导致用药风险吗?

 

  专家介绍:肖海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中山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医学教务处处长,内分泌科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乳酸酸中毒

  双胍类药物最严重副作用

  据记者了解,二甲双胍在药物学分类中属于双胍类药物,而双胍类药物最大的风险莫过于“乳酸酸中毒”。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首席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肖海鹏解释,双胍类药物之所以能够降低血糖,就是因为该类药物可以干扰人体“化呼吸链”, 促进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吸收,然而,早期的双胍类药物在起效的同时却无法代谢乳酸,从而导致人体内乳酸过度蓄积发生“乳酸酸中毒”。

  专家表示,发生乳酸酸中毒时,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尤其血浆乳酸>25mmol/L,病死率高达80%。“人体内乳酸浓度取决于两方面,一个是糖酵解的速度和乳酸被利用分解的速度,因各种原因导致组织缺氧,乳酸生成过多, 或因肝肾等疾病使乳酸利用减少和清除障碍,都可以使乳酸浓度升高。”

  早期的双胍类药物风险高已淘汰

  违规添加危害大

  肖海鹏院长指出,早期的双胍类药物,如甲丁双胍、苯乙双胍曾经在临床上有所使用,尤其是苯乙双胍(降糖灵)在较早的一段时间里更是成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常规药物,但这些传统的药物却因为严重的乳酸酸中毒最终被临床淘汰。

  据介绍,苯乙双胍乳酸酸中毒风险高达1/500,也正因如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早就将苯乙双胍作为禁止使用的降糖药物从临床中淘汰,但每年糖尿病患者因误服违规添加苯乙双胍的保健品或药品而发生意外的事情仍然屡有发生。

  “很多保健品和不正规的药品,在宣传的过程中并没有提示自己添加了某些药物,尤其是因为苯乙双胍已被淘汰,价格便宜,所以违规添加的现象十分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乱用保健品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肖海鹏院长说。

  二甲双胍躺着中枪

  乳酸酸中毒发生率不到1/100000

  既然双胍类药物的普遍副作用就是乳酸酸中毒,二甲双胍作为该类药物中的“大明星”,是否也存在药物风险呢?专家认为这是“冤枉”二甲双胍了。

  肖海鹏院长说:“糖尿病患者是不幸的,但二甲双胍的存在却是不幸中的万幸!二甲双胍经过全球数以亿计糖尿病患者的考验和时间的检验,最终幸存下来,其它的双胍类药物都因为严重的乳酸酸中毒风险而被临床禁止使用了,而二甲双胍的乳酸酸中毒发生率不到1/100000。”

  专家提醒患者,只要患者肾功能良好,二甲双胍几乎不会引起乳酸酸中毒,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张蓝飞 通讯员:李绍斌)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