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人应做好年度体检计划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糖尿病病友来说,很有必要做一个年度体检计划。这个计划能帮助你了解病情、掌控病情,对正确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一月一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压、体重指数

  空腹血糖

糖尿病人应做好年度体检计划

  正常值:4.4-6.0mmol/l。意义:了解血糖控制的一般状况。空腹血糖高,意味着基础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差。

  餐后血糖

  正常值:4.4-8.0mmol/l。意义:餐后血糖高,往往提示胰岛素分泌的储备能力差或存在胰岛素抵抗。

  特别提醒:糖尿病病友每次就诊时,都要检查血糖,可以同时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也可以间隔地检查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或者血糖很不稳定的病友,最好自己备有血糖测定仪,学会在家里自测血糖。

  对于大于60岁,又合并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的病友,要求空腹血糖<7.0mol/L,餐后血糖<10.0mol/L,讲求平稳降血糖,不可过猛。对于年轻的病友,如四五十岁以下的病友,血糖控制的目标可以更严格些,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5.6mol/L,餐后血糖应控制在4.4~7.8mol/L。

  原则上,血糖稳定者,监测血糖的次数可以少些,每周甚至每月测定一次空腹和餐后血糖即可。血糖不稳定者,伴发一些特殊情况者如感冒发热、腹泻等,或者是接受胰岛素治疗者,应该增加监测血糖的次数。

  血压

  正常值:<140/90毫米汞柱意义:高血压可以促进和加重糖尿病并发症,如眼底病、肾脏病等。

  特别提醒: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病友,建议购买血压计,学会在家里自测血压,每天1次。血压高且不稳定的病友可能还要接受血压动态监测。

  体重指数BMI

  正常值:18-24kg/m2超重:体重指数>24;肥胖:体重指数>28

  意义:我国2型糖尿病病友约一半以上属于超重或肥胖,了解自己的体重,便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

  特别提醒:如果糖尿病病友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5%,就应提高警惕,并寻找原因。

  三月一查:糖化血红蛋、足

  糖化血红蛋白

  正常值:7.0%以下,如果能控制在6.5%以下则更好。

  意义:糖化血红蛋白代表的是近两三个月的血糖水平,不受血糖波动的影响。能更全面地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目前,国际上一些大型的糖尿病临床研究都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达标率作为血糖控制好坏的金指标。

  特别提醒:糖化血红蛋白一般每个季度检查一次即可。

  

  正常情况:无畸形、无皮肤受压破溃、无感染

  意义:糖尿病病友中约一半以上有神经病变。神经病变可以导致双足的感觉减退,或者麻木、疼痛等,还可引起足部肌肉萎缩,造成足部的压力改变,甚至会在压力高的区域出现皮肤溃疡。足的检查不复杂,主要是看看足背和胫后动脉的搏动、足有否畸形、皮肤是否有破溃或老茧,以及鞋子是否合适等。

  特别提醒:有足部畸形、胼胝俗称老茧、水疱、溃疡等情况的糖尿病病友,最好找当地的糖尿病专科医生或骨科医生来治疗。

  半年一查:血脂系列总胆固醇、尿白蛋白、尿常规

  血脂系列

  总胆固醇(TC) 正常值:<5.17mmol/l

  三酰甘油(TG) 正常值:<1.7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正常值:>1.14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正常值:<2.0mmol/l

  意义:合并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病友,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高。

  特别提醒:如果血脂正常,一般每年检查一两次即可。如果血脂不正常,则有必要增加检查的频度,一年检查2-4次,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别和程度来调整治疗。

  尿微量白蛋白

  正常值:<20ug/min或<20mg/L

  意义: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说明肾脏已经受损。

  特别提醒:尿标本容器须洗干净,最好晨起留尿。如果是第一次检查,既往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发现尿蛋白异常,应该注意复查尿。发热、剧烈运动的健康者也可以出现少量的尿白蛋白。一般认为,3-6个月内有两次尿蛋白异常且排除其他原因后,才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尿常规

  正常情况:无细胞,无酮体,也无尿糖或进餐后微量的尿糖。

  意义:帮助了解有否尿路感染。尿常规检查对女性糖尿病病友尤为重要,因为一部分女性病友可以发生无症状的尿路感染。

  特别提醒:如果尿白蛋白和尿常规检查有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检查血肌酐和尿素氮。如果这两项指标明显升高,说明肾脏排除血液中废物或有毒物质的能力下降。

  一年一查:视力和眼底、心电图、X线胸片、血液学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血尿素氮、血肌酐、肝胆超声和神经系统检查

  视力和眼底

  意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病友失明的主要原因。

  特别提醒:糖尿病病友的眼底检查必须在扩瞳滴特殊的眼药,使瞳孔扩张后进行。

  心电图

  意义: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第一位死因。许多病友可以有心血管并发症而无症状,也就是说,一些糖尿病病友并不知道自己有心血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定期检查心电图就显得更为必要。

  特别提醒:以往有过心肌梗塞;最近频发心前区不适、闷胀疼痛;发现自己心律不齐,有时会停跳者,都需及时检查心电图,有的甚至需要做24小时的心电监测或加做心脏彩超。

  其他需要一年一查的还有X线胸片、血液学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血尿素氮、血肌酐、肝胆超声和神经系统检查。

  糖尿病患者的定期检查是很重要的,这有助于监控病情的发展,为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减少不良反应(低血糖等)。如果检查发现并发症就可及时进行治疗。

  可将上述检查结果作好记录,并注明检查日期,同时记录下自觉症状,每餐的进食量和热量,工作活动情况,有无低血糖反应的发生。这些都会为制订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责任编辑:张静文)

2012-04-08 01:04:00浏览7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毅飞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糖尿病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
糖尿病的妈妈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的。但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不建议母乳喂养。糖尿病妈妈如果血糖控制相对稳定,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身体状况良好,能够正常分泌乳汁,一般是可以母乳喂养的。对于糖尿病妈妈来说,母乳喂养有很多好处。首先,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妈妈产后血糖水平,因为哺乳会消耗能量,有助于控制血糖。其次,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营养丰富,含有各种免疫因子,能增强婴儿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而且母乳喂养还可以促进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婴儿的心理发育。如果糖尿病妈妈血糖控制极差,波动很大,或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的感染等,在这种情况下,妈妈的身体状况不适合母乳喂养。血糖控制极差可能会影响乳汁的质量,也可能导致妈妈身体虚弱,无法满足哺乳的需求。严重的并发症会危及妈妈的生命健康,需要及时治疗,无法进行哺乳。因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婴儿的配方奶粉进行喂养。在日常生活中,产妇要注意定期监测血糖情况,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糖食物,比如巧克力、蛋糕等,以免影响血糖控制。若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尽快就医治疗。
舒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筛查做什么检查
糖尿病的筛查可以通过血糖测试、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尿常规分析、胰岛素C-肽水平测定、眼底检查等来进行。如果怀疑患有糖尿病或相关并发症,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应检查。1.血糖测试血糖测试用于快速评估体内葡萄糖含量是否过高,是糖尿病的主要筛查手段。通过抽取血液样本后,在无创条件下即时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2.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反映过去8至12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有助于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评估。通常采取静脉抽血或指尖采血的方式采集血液标本,并将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3.尿常规分析尿常规分析可以检测是否存在高血糖导致的葡萄糖尿现象。一般需要收集晨起后的第一次排尿样本,并按照指示处理和送检至检验室。4.胰岛素C-肽水平测定胰岛素C-肽水平测定旨在间接评估体内胰岛β细胞的功能状态。通常空腹状态下抽取血液样本,并在指定时间点再次采样以比较C-肽浓度变化。5.眼底检查眼底检查能够辅助诊断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由专业医生使用专用仪器对眼球内部结构进行细致观察。以上各项检查均需在医疗机构内完成,建议提前禁食12小时后再行血糖测试。若计划进行其他有创性检查如胰岛功能测试,则应告知医护人员自身患有糖尿病的情况,以便做好充分准备并减少风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