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当糖尿病遇上便秘该怎么办?

  周老是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今年73岁,患糖尿病有20多年了,平日生活很有规律,非常注意食结构与养生之道。但近来视力下降得非常快,经常莫名其妙地撞到墙或者其他障碍物,有时候本想把东西放在桌子上,却落空摔在地上。在老伴的催促下,周老去医院检查了身体。

  医生详细询问,得知周老除了有糖尿病外,还患有便秘,经常坐在马桶上一坐就是半个小时,甚至40分钟,用了很多泻药,后来对药物越来越依赖,药量不断增加,便秘还是没有解决。

  医生告诉周老,他的视力下降和便秘有着一定的关联,更严重的时候便秘能造成失明。而且他属于虚症便秘,不适合使用泻药治疗,应该使用补益通便的疗法。

  在糖尿病的诸多并发症中,失明和心肌梗死是两项重要的致残、致死病因。高血压和高血糖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失明和心梗的高危因素,令人想不到的是,便秘也可能是导致这些严重后果的原因之一。

  有研究显示,人在用力排便时,血压水平较平时可翻一番。而许多病人收缩压可一过性达到200mmHg以上。糖尿病患者多有视网膜微血管瘤或新生血管,瞬间的高血压可造成血管破裂,引起视网膜出血,导致失明。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伴有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硬化,便秘可造成血压急剧升高,心脏负荷加大,诱发急性心梗的几率就大大增加。

  所以,糖尿病患者出现便秘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平时应该适当调整饮食,在没有糖尿病性胃轻瘫时,要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大白菜等。对于长期顽固性便秘的糖尿病患者,目前西药治疗较为困难,“湿化药”(如硫酸镁等)实际上是肠道促进分泌剂,仅对由于肠液分泌不足所致的大便硬结有效;而润滑剂(如矿物油)可引起脂肪肝脂肪溶解的维生素吸收不良,应避免使用。医学认为糖尿病便秘患者多由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属于虚症便秘,多与糖尿病患者、肾虚弱密切相关,肾气虚则不能温煦脾阳,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大肠传导无力而致便秘。故此不宜选用大黄、番泻叶、果导之类的泻药。否则,服用大黄泻后便秘会更严重,服番泻叶则恶心呕吐,服用果导也仅能治标。另外,大黄、番泻叶、果导等这类泻药长期服用还可致肠肌层的神经节细胞发生退性病变。

  对于糖尿病人便秘怎么治的问题。很多医学专家建议微生态治疗法,特别推荐水苏糖。一方面水苏糖含有大量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增强肠蠕动和肠内水分,解决便秘问题;另一方面水苏糖可制造大量的水溶性维生素B6,同时,又可酸化肠道,使机体摄入的离子的溶解性增加,提高吸收率水苏糖在结肠内分解出的多种免疫因子,也可提高糖尿病人的抵抗力。

  70水苏糖可以通过增殖有益菌,使肠道内菌群保持在有益菌占90%以上的平衡水平,从而改善肠胃功能,代谢产生酸性物质,促进肠道蠕动;水苏糖有极强的吸水性,可以增加粪便的含水量,起到润滑肠道,软化大便的作用,从根本上清除大便干结(便秘)产生的根源—菌群失衡。

(责任编辑:张蓝飞)

(实习编辑:乌英)

2011-05-04 07:57:00浏览6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口炎清颗粒是开水冲服吗
口炎清颗粒通常是通过开水冲服的方式服用。正确的冲服方式对于药物发挥最佳疗效、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口炎清颗粒由天冬、麦冬、玄参、山银花、甘草等多种中药材经现代工艺制成。这些中药成分在开水的高温作用下,能够加速崩解与溶解。例如,其中的多糖类、苷类等有效成分,在开水冲泡时,能更快速地从药物颗粒中脱离,均匀分散于水中,形成易于人体吸收的溶液状态。相比其他温度的水,开水能最大程度促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释放,从而为后续被胃肠道吸收、发挥药效奠定良好基础。若冲服水温过低,药物可能无法充分溶解,部分有效成分难以释放,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发挥。从药物稳定性来看,开水冲服能保证口炎清颗粒在溶解过程中,其化学性质相对稳定。该颗粒剂中的成分在适宜的温度(开水温度)下,相互之间的化学反应能够有序进行,不会因温度过低导致溶解不充分。此外,开水本身经过煮沸消毒,可减少因水质问题引入细菌、微生物等杂质,降低在冲服过程中药物被污染的风险,确保患者安全用药。若采用未经煮沸的生水冲服,生水中的微生物可能与药物成分发生不良作用,不仅影响药效,还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在服用口炎清颗粒时,务必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适量开水冲服。一般加入150-200毫升的开水,搅拌均匀,待水温适宜后(一般冷却至40℃-50℃)服用,避免烫伤口腔及食管黏膜。若在用药期间,口腔炎、咽炎等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重新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