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六大血液检测法监测糖尿病

  血液检查

  (一) 、血糖  

  1. 空腹血糖 过夜空腹早晨6-8点抽血检测。早期和轻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往往轻度升高或正常,对糖尿病的诊断敏感性低于餐2小时血糖。因此,1999年WHO已把诊断糖尿病的空腹血糖值从140mg/dL降到126mg/dL,表示患者的岛储备功能较差。

  2.餐前血糖 午餐和晚餐前测定。主要用于治疗中病情监测。

  3.餐后2小时血糖 从进食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采血。如检查目的为确定有糖耐量异常,应给予标准餐负荷,进食100克馒头或米饭;如目的为观察糖尿病治疗效果,了解糖尿病控制程度,检查日应按平时进食和治疗用药,不要改变原有治疗方法。

  4.夜间3点血糖常规作3AM血糖。对1型糖尿病来说,3AM血糖不应<70mg/dL,若低于该值,表示夜间可能出现过低血糖

  5.随机血糖 一天中任何时候检查,在怀疑有低血糖或明显高血糖时随时检查。

  6.自我监测血糖。每天测定多次,常用的测定时点有:早晨空腹,早餐后2小时,中、晚餐前,中、晚餐后2小时,晚10点,3AM。有时夜间还要增加监测频率。多次监测血糖适用于作强化治疗者、胰岛素治疗且病情不稳定者,为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数据。病情稳定患者,单纯食控制或用口服降糖药者,至少每周监测血糖一次(至少包括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病情稳定后延长间隔时间。

  (二)、馒头餐试验

  100克面粉(含碳水化合物75-78克,蛋白质7-10克,脂肪1-2克)制作的馒头,相当于75克葡萄糖。从吃第一口馒头起计时,1和2小时后准时采血测血糖,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不习惯吃馒头者可吃米饭,大米重量与面粉相等,也为100克。

  (三)、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

  要求标准化,即试验前三天至少每天进食150克碳水化合物。试验前过夜空腹10-16小时,上午6-8点作试验。75克纯葡萄糖粉溶于300ml左右温水中,5分钟内喝完,从吃第一口糖水计时,空腹和服糖后1和2小时准时采血,其中2小时血糖采血时点要求前后误差不超过3分钟。血糖标本预先要加氟化钠和草酸,以防在放置过程中血糖明显下降。血糖用葡萄糖化酶法或已糖激酶法测定。

  (四)、100克葡萄糖耐量试验

  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可出现反应性低血糖,多发生在餐后3-5小时,这时可作100克葡萄糖耐量试验,抽血时点为空腹、1、2、3、4、5小时。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也作100克糖耐量试验。采血时点为0、1、2、3小时。若0时血糖>95mg/dL,lh>180mg/dL,2h>155mg/dL,3h>140mg/dL,其中有二个点超过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五)、糖化血红蛋白(HbAlc)

  可反映采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目前反映血糖控制好坏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指标。一般认为<6.2%为控制良好,6.2-8.0%为一般,>8%为控制不良。每3-4个月测定一次即可,1型糖尿病可缩短检测间隔时间,但也不要少于2个月。

  (六)、胰岛素释放试验

  口服100克葡萄糖,于0、30、60、120和180分钟采血测胰岛素,正常人空腹胰岛素水平为5-20mu/L,服葡萄糖后增加5-20倍,高峰在30-60分钟。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正常或高于正常,服糖后胰岛素增加量可与正常人相近,其主要异常为高峰延迟。随着病程的延长,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储备功能差。

  相关阅读:

  保护肾脏有效防糖尿病高血压

  小编总结糖尿病低血糖的症状

  糖尿病高血压有哪些症状?

(实习编辑:乌英)

2011-06-16 02:15:00浏览6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没有糖尿病家族史,为什么血糖会高
没有糖尿病家族史,患者出现血糖升高,多考虑是由于饮食不当导致的,也不排除是运动量过少、药物刺激、应激因素、糖尿病等原因导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饮食不当 可能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吃了太多含糖量的食物或者是含糖量的食物摄入过多,从而导致体内的血糖出现升高的现象。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控制每日糖分以及热量的摄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如果血糖持续升高,则需要至正规医院进行就医,同时可以遵医嘱口服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运动量过少 可能是由于日常生活中长期不运动,或者是每天的运动量过少,从而导致身体内的糖分消耗过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每天适量的运动,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多注意休息,症状可逐步缓解。 3、药物刺激 可能是由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服用了一些刺激性的药物,或者是服用了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从而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盲目用药,症状通常可逐步缓解。 4、应激因素 如果患者受到严重的外伤、手术等,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紊乱,从而引起血糖升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体育锻炼,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5、糖尿病 该现象也可能是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胰岛素利用障碍等因素引起的。由于体内糖代谢紊乱,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荞麦等。 患者可以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多食用高糖、高脂的食物,比如奶油蛋糕、奶茶等,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的危害一般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比较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酮症酸中毒、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胰岛素不足和拮抗胰岛素激素过多所致的严重代谢紊乱综合征,可能会出现多饮、多尿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在医院通过补充葡萄糖、补充胰岛素等方式进行治疗,平时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指一系列由糖尿病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损害引起的病变,在血糖升高的时候,葡萄糖以及其代谢物可能会进入眼球的晶状体当中,从而导致引起视力变化的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格列美脲片、格列齐特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用眼健康,避免长时间用眼。 3、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足部感染、溃疡形成以及深部组织的破坏。可能会出现足部缺血、感染、坏疽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卡马西平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可以穿宽松透气的鞋子,保持足部的干燥卫生。 除上述情况外,还可能会出现感染、肌无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平时要增加饮水量,避免吃高盐类的食物,例如酱油、咸菜等。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血糖高到20mmol/l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血糖高至20mmol/l,可采取生活调理结合药物治疗措施。糖尿病人血糖高至20mmol/l,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随机血糖,都是严重的高血糖,需要立即到就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完善尿常规、 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检查,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 1、生活调理 血糖高的患者,日常护理十分重要。日常应遵医嘱规律用药,同时注意适当运动,合理均衡饮食。并注意自我监测血糖,定期去医院复查。采取平衡膳食,食物选择应多样化,营养应合理。应做到主食粗粮搭配,副食荤素搭配,可适当食用荞麦、燕麦、小米等粗粮,西红柿、胡萝卜、苹果等蔬菜水果。提倡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少吃含糖、油脂、胆固醇高的食物,如甜菜、肥肉、动物肝脏等。患者还需保持作息规律,避免劳累、熬夜。劳累、熬夜、休息不好,夜间会大量分泌较多升高血糖的激素,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另外,平时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增强自身抵抗力,对疾病也有一定帮助。 2、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口服降糖药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注射制剂有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磺脲类包括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通过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双胍类目前广泛应用的是二甲双胍,可单用或联合其他药物,同时需加强血糖的监测以便及时调整。胰岛素可分为常规胰岛素、速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等。根据患者的具体降糖需求选择不同的胰岛素。胰岛素的常见副作用为低血糖和体重增加,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还可出现局部皮下脂肪增生或萎缩,因此患者还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发展。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