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很重要

  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在几类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中,磺脲类药物的降糖作用最强,而且服用磺脲类药物的患者血糖达标率显着高于服用二甲双胍食控制的患者。

  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在几类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中,磺脲类药物的降糖作用最强,而且服用磺脲类药物的患者血糖达标率显着高于服用二甲双胍和饮食控制的患者。因此,磺脲类药物得到了各类指南的推荐,2005年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治疗指南推荐磺脲类作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或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肥胖患者。

  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很重要

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很重要

  糖尿病治疗的理想选择

  法国糖尿病学会副主席Charpentier教授日前指出,在多种口服降糖药物中,磺脲类药物既可降低空腹血糖,也能降低餐血糖,从而有利于血糖控制达标。磺脲类降糖药具有公认的良好疗效,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仍居重要地位。特别是新一代磺脲类降糖药(如亚莫利),具有双重降糖机制,不仅促进胰岛素分泌,同时又能改善岛素抵抗。

  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很重要

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很重要

  B细胞功能的衰减与磺脲类药物治疗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结果显示,论是强化治疗还是一般治疗,患者血糖均呈进性恶化,除非能够有效保护B细胞功能,否则不能阻止2型糖尿病的进展。在有临床症状的2型糖尿病第一阶段,磺脲类药物单药治疗可有效降低血糖和改善糖化血红蛋白;发展至第二阶段,由于剩余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严重受损,可释放的胰岛素已不足以控制血糖,此时磺脲类药物需要与其他类型的降糖药联用才可达满意疗效;到最后的第三阶段,胰腺B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非常差,此时磺脲类药物效。因此,在B细胞功能衰竭的糖尿病晚期不宜使用磺脲类药物。

  另外,研究者对B细胞功能进行纵向评价,发现在单纯饮食治疗组、二甲双胍治疗组、磺脲类药物治疗组中,2型糖尿病患者的B细胞功能以相同的速率衰减,因此提示B细胞功能的衰减与治疗药物关。

  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很重要

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很重要

  磺脲类药物不会引发B细胞凋亡

  过去认为,磺脲类药物通过持续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达到降血糖的作用,这种长期的持续刺激,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的基础上,可诱发胰岛B细胞凋亡。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比较了接受饮食控制、磺脲类和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在随访6年间B细胞功能的改变。结果显示,饮食控制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的患者B细胞功能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服用磺脲类药物的患者,在治疗的第1年,B细胞功能有所增加,随后缓慢减退,但在治疗结束时,仍好于基线时的B细胞功能。总体上,磺脲类药物组的B细胞功能变化趋势好于二甲双胍组和饮食控制组。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还比较了饮食控制、胰岛素、磺脲类和二甲双胍在9年随访期间对血糖控制的疗效。在最初的3年期间,胰岛素、磺脲类和二甲双胍的疗效相似,但至第9年,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对血糖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二甲双胍。

  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很重要

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很重要

  磺脲类药物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

  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糖尿病指南首次根据经济情况设定了“保健层次”,即最低保健、标准保健和高级保健。以标准保健为例:对于肥胖患者,二甲双胍疗效较好,从一开始就可使用,而有肾功能损害或对二甲双胍不耐受者应禁用。对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治疗首选磺脲类药物。对二甲双胍不耐受者应以磺脲类药物作为一线治疗。无论双胍类或磺脲类药物,只要单药治疗时HbA1C>6.5%,都可采用联合治疗,如果药物的依从性有问题,则可使用每天1次的磺脲类制剂。

  国际糖尿病联盟指出: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仍是一线治疗选择,磺脲类药物适用于从最早期至晚期各阶段的治疗。因此,磺脲类药物仍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在2型糖尿病降糖治疗中仍居重要地位。

(责任编辑:张蓝飞)

2011-04-01 09:18:00浏览6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